广州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刘佩华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形成,对企业形成了竞争压力的同时也提供了动力,智慧型的企业必须励精图治,致力于构建并锻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策动并掌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系统工程,这是企业致胜的王者之道。
美国战略管理专家帕拉哈德和哈默在1990年《哈佛商业评论》中提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他们认为,科技的发展和应用,国际国内环境急剧变化,竞争趋于白热化,产品的生命周期缩短,企业面临更多的变数和巨大挑战。企业的成功不再仅归功于偶然的灵机一动或单项的技术成果,而必须是基于缜密的思考,系统的战略谋划和策略的相机运用,其中居于关键和枢纽地位的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此观点一经提出即在西方引起强烈反响,得到广泛认同。
企业核心竞争力,在广义上,一般是指企业独具的核心资源,包括企业的基本要素、战略目标设计、管理系统、组织结构、运营模式、企业文化等。在狭义上,是指企业能够创造独特客户价值的专门技能和技术,通过战略决策、系统控制、组织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配置以及企业文化的契合,动态调控,使企业获得长期、持续的高回报的竞争优势。
不同的企业,其核心竞争力不同,如由掌握了某种重要技术而具有竞争优势;由出色的市场营销经验和高效的分销网络形成的市场营销方面的优势等。即使是同一个企业,在多种竞争力同存互动的格局中,也不应等量同观,我们必须发现和专注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指那些最基本的、能确保企业持续稳定地获得领先优势及超额利润的能力。其中,主导产品或服务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核,创新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灵魂,人才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精髓。
企业核心竞争力已成为衡量企业成败的重要标志和指标。它展现的是企业独具的不易被竞争对手替代或仿效的独特的风格和能力,是企业生存的定海神针,是企业发展的神奇魔杖。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的一笔巨大的无形财富,它以物质资源为载体又高于物质资源,起统摄之作用。企业核心竞争力以其创新求变的本质,引领企业顺势而为,大有所为。如华为潜心打造5G技术,制订“备胎”计划,将争当新技术的领跑者和强烈的责任意识高度融合,沧海横流,尽显中华有为的英雄本色!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是企业核心人才的能力,因为其本身具有独特性、稀缺性和能动性的特征,是资源中的资源,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核心,决定着企业的状况和水平,影响着企业发展的广度和深度,在企业所有的因素中,人是第一宝贵的。“如果你把我们的资金、厂房及品牌留下,把我们的人带走,我们的公司会垮掉;相反,如果你拿走我们的资金、厂房及品牌,而留下我们的人,10年内我们将重建一切,”宝洁公司新任董事长理查德•德普雷如是说。
通过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解构与分析,我们已充分认识到企业核心人才队伍的培育至关重要,不可或缺。要实现优质高效的企业核心人才的培养目标,必须充分认识核心人才的价值,探求独特的核心人才培养途径。眼下极为流行的经济学现象,即“80~20”效应理论认为:在企业中往往是20%的人才创造80%的效应,这20%的人才才算得上是企业的核心人才。
任何企业的管理都离不开刚性管理和柔性管理两种模式,两者之间存在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相互作用。我们应在构建合理的管理模型的同时,探索新模式,要巧借力,求取管理效益最大化。
刚性管理是指:“以规章制度为中心”,凭借制度约束、纪律监督、奖惩手段等对员工进行管理。这种模式最早的蓝本是泰勒提出的,他把员工看作是“经济人”的管理模式,强调组织的权威、专业的分工、标准明确、以经济手段为主要方法的管理制度。这是西方早期的企业通行的基本的模式,它重在适应员工的经济的、刚性的需求,建规立制,规范管理,刚性管理在早期的企业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企业管理模式面临新的挑战。作为“社会人”“复杂人”的员工,素质全面提高,需求更加多样化,员工的社会需求、精神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日趋主流,这些软性需求呼唤着新管理模式的产生。
所谓柔性管理,是指企业根据自身形成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良好的企业文化,通过人格化的、非强制性的管理方式,在员工中产生一种潜在的说服力,从而把企业的意志转变成员工的意志进而导致自觉的行为。它强调对于员工的心理和行为规律加以研究和引导,崇尚人性化和个性化的管理,重在内功的修炼,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柔性管理突破了刚性管理的某些局限性,也体现了在新的时空条件下的管理艺术。柔性管理具有深刻的内在驱动性、持续的辐射影响力、机敏的灵活应变力和广泛的作用力,其体现了以人为中心的“人本管理”理念。
刚性管理和柔性管理就像孪生兄弟,在企业管理中不可或缺。而两者又有其丰富的内容和灵动的展现方式,我们必须探求两者的辩证关系。
刚性管理先于柔性管理而产生又为柔性管理奠定了基础;柔性管理基于刚性管理又是对刚性管理的突破和升华。两者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而是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的关系,因此,我们必须构建“刚柔并济”的管理模型。
然而,社会不断发展进步,企业面临着挑战与机遇,必须勇于探索、创新管理新模式。刚性管理已日趋成熟并相对稳定,某些局限性已显现,迫切需要一种突破和提升。柔性管理应运而生,以其精深的内涵、独特的魅力和灵活的方式,在管理的领域开疆辟地、捷报频传。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核是核心人才的要素,企业之间的竞争往往是核心人才的竞争。企业必须从决定企业成败的高度来认识核心人才队伍的培育问题。
华为的总裁任正非,崇尚“权力智慧化,知识资本化”,以独特的狼性企业文化,培养出一批具有狼性的核心人才,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华为唯一可以依存的是人,认真负责和管理有效的员工是华为最大的财富,员工在企业成长圈中处于重要的主动位置。”任正非的观点十分精辟。
智慧型的企业必须把核心人才队伍的锻造放到重要的核心位置来看待,寻求有效的核心人才培育模式。
人才竞争的焦点往往是待遇问题,物质需求是人才最基本的需求。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清晰地说明了物质需求、社会需求和精神需求之间的关系,是可资借鉴的。我们应建立合理的弹性的薪酬制度,依据“80~20”理论,适当拉开核心人才和一般员工的收入差距;要关注并及时调整薪酬标准,实现企业外部的社会公平;采取年薪制或股票期权制,激发核心员工的主人翁意识;设计并实行形式多样的福利体系,提高核心人才的自豪感,自信心,提高满意度,使其长期热爱并忠诚于企业。
核心人才因其具有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相匹配的素质和能力,在企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企业应为他们铺设赛马的场地和跑道,培养他们锐意进取、勇攀高峰的精神,有针对性地满足核心人才的特殊需求,使其个人的发展目标与企业发展目标契合。一是为他们提供宽松的工作环境,开阔的思维空间,尊重他们的自我意识,帮助他们实现自我发展的需求;二是完善培养机制,制订并落实人岗匹配的培训计划,在实行全员培训的同时又致力于核心人才的培训,为其晋升提供条件;三是拓宽晋职晋级的渠道,为他们打通职业通道,架设职业阶梯,在竞争中不断进步,永无止境;四是创立创新专项奖励基金,鼓励创新,奖励发现发明,发挥他们的潜能。使核心人才能深刻地认识肩上担负的责任,从内心深处认同企业,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获取一种植根于内在心灵的归属感。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通过实践形成并为全体成员遵循的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是一个企业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并以价值观为核心的文化管理模式。企业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品牌文化等方面。企业文化是企业之魂,它影响甚至决定企业的方方面面。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曾说:“有生于无,无形财富可以变成有形财富。”
企业应该对核心人才施以全方位的影响,通过多种教育和活动,使他们认同企业的文化,并以此来规范自身的思维和行为;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充分评价他们的价值观并为其价值的实现提供条件;要让他们了解企业发展的方略,积极参与咨询决策,参与各层面的管理;建立合谐的文化氛围,弘扬团队精神,使企业成为他们的精神家园。如华为根据狼所具有的嗅觉敏锐、奋不顾身且不屈不挠、群体奋斗等特质,形成独特的狼性文并将其上升为核心竞争力,培育了一大批具有狼性的人才,引领整个公司锐意进取,参与国际竞争,勇立潮头,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待遇、事业、感情”是企业吸引、留住和培育核心人才的三大法宝,其中,待遇是基础,事业是关键,感情是保障。
综上所述,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蕴含在企业内质中的、企业独有的,能为企业带来长期竞争优势的能力,企业核心竞争力对企业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创新是其灵魂,核心人才是其精髓。要加速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必须探索“刚柔并济”的管理模型又着力于柔性管理模式的探讨和运用,从待遇、事业、感情等方面吸引、留住并培育核心人才队伍,方能加促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