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的生活意蕴与数学理解
——兼思考初中数学教学

2019-07-14 00:06:56
探索科学(学术版) 2019年12期
关键词:同心圆实例思维能力

聊城市文苑初级中学 山东 聊城 252000

引言

随着学生进入初中数学教学阶段,我们可以深刻感知到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热情明显降低。因为教师课堂教学时只注重学习成绩的提升,而忽视自身教学模式的改善,在教学时仍旧沿用比较老旧的教学方式,进行一味的“填鸭式”教学,从而导致学生丧失积极性。还有由于数学本身的复杂难懂性,从而使数学学习能力下降,所以初中数学教学中为了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发现乐趣,进而提高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我们在教学时应该积极结合生活实例,在数学理解中结合生活蕴意,在生活中发现数学美,积极构建生活与数学中的“圆”。

一、圆的生活蕴意增添感性认识

“圆”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环视整个现实生活,到处充满着“圆”:圆的生活用品、圆的交通工具、圆的建筑设施等,抬头仰望星空,月亮、太阳等一系列天体也都在圆形的轨道上周期性的运行。因此,圆在人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圆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同时,在数学课堂上也经常运用到生活中圆的例子教学,从而实现构建“圆”的概念。将数学中抽象复杂的“数学圆”与实际的“生活圆”相结合,在生活的蕴意中加强数学的理解。在实际教学中,比如青岛版七年级下册《圆》中关于“圆”的讲解,首先是我们可以在课堂中引导学生踊跃列举生活中有关“圆”的事物,比如聊城的摩天轮,比如圆桌、车轮、轴承等物品,使学生在理解生活中“圆”的含义的同时也将学生从生活中的圆转移到数学中圆的认识上,在进行切身体验“生活圆”的同时感知数学的魅力,进而理解生活中圆的蕴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通过列举生活实例,使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进而在生活含义的引申下对数学概念进一步理解,同时也加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圆的数学理解提高理性思维

数学理解就是让学生建立一个科学有效的数学理解过程,在过程思考中提高学生的数学理性思维。在进行“生活圆”的认识后学生可以将抽象的“数学圆”转化理解为“生活圆”,便于学生在脑海中构建“圆”的图形认识,为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拓展提供有利的先决条件,进而达到数学的深度理解。比如同心圆教学认识时,在数学理解上我们进行概念性的理论讲解时可以结合教学过程的思维能力与动手能力,例如在生活感知的认识条件下结合手动能力让学生进行同心圆的描画,进而完成课前同心圆模型的准备工作。在象形基础的理解上结合问题的发现、提出以及分析等步骤,进一步加深对同心圆的理解,同时也构成一系列问题的思考模式,提高了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步骤中进一步提高了数学思维能力,也增强了数学教学课堂的趣味性,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三、初中教学中数学与生活关系的理解

基于生活实例中数学知识发现,我们不难从生活中找到数学的真谛,同时也可以将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由此可见数学与生活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两者的相互理解都能促进彼此的不断提升。比如,青岛版七年级上册中《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这一节,通过我们对直方图、统计调查等的学习理解,在生活运用方面,例如数据记录时更加便于我们直观的理解。基于生活中数字知识的构建,学生在生活实例中可以更好地对数学进行感知认识和深刻理解,能够从生活中的数学进一步向纯粹的数学迈进,从而提高数学教学水平。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圆”而言,我们在结合“生活圆”实例的蕴意感知上运用象形知识等对“数学圆”进行深刻理解,从而使初中数学教学更加圆润化。同时,在这一教学过程中也提高了学生在数学方面的逻辑思维能力,坚持从实际生活出发,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并对数学进行感知认识和深刻理解,从生活中的数学进一步向纯粹的数学迈进。在这样的数学教学中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也提高了初中数学教学水平。

猜你喜欢
同心圆实例思维能力
同心圆梦再出发
黄河之声(2022年1期)2022-03-16 02:41:22
同心圆梦再出发
黄河之声(2021年21期)2021-03-22 03:27:08
培养思维能力
绣出里下河畔最美“同心圆”
华人时刊(2020年19期)2020-11-17 07:09:56
同心圆变变变
启蒙(3-7岁)(2020年7期)2020-07-08 03:13:28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儿童绘本(2018年19期)2018-10-31 21:02:34
培养思维能力
儿童绘本(2018年9期)2018-06-04 16:40:12
完形填空Ⅱ
完形填空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