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晓颖 (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25000)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版)》中指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具有思想性、人文性、综合性、实践性的特性。面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人文性缺失严重的现状,实现人文性教学有何重要意义,人文性特性如何准确把握,提升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要求在实践教学中如何落实,本文将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什么是人文?《辞海》解释为“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人文具体到如今的社会中,不仅包括外在的文化现象,还包括人们内在的心理、意识活动。人文性是判断个体是否具备处理与自然、社会和集体关系的能力以及是否具备理性精神、情感意志的依据和标准。在教学过程中,往往过于强调知识的工具属性,将教学等同于知识的灌输,把人作为学习的机器,漠视知识可以提升思想境界的人文价值。人文性有助于思想道德情感的发展,培养人的主体意识、团队精神、生命情怀和审美情趣。
人文性教学是民主和谐的、以学生为本的、能够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教学。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人文性教学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彰显和优秀文化、民族精神的继承发扬。人文性教学要求教师提升自身人文素养,树立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关注学生的情感动态,把握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营造愉快和谐的人文教学氛围,构建突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人文目标,教学内容强调优秀文化与民族精神,教学活动围绕学生生活展开,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和改造自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不仅是作为整体的社会发展和作为个体的个人发展的目标,也是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重要命题。《道德与法治》课的根本任务就在于提高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对初中学生来说,全面发展包括充分发展身体素质和思维能力。实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人文性教学的积极意义在于强调以学生为本的学生观,以学生为根本立足点和出发点,把握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关注学生的基本需求,使学生获得身体素质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依据的课标包括四个部分: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实施建议。前言部分阐述了课程的性质。课程目标部分是对总目标和分类目标的规定,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置于三维教学目标的首要位置,凸显了教学目标的人文性。课标还从初中学生的生活与发展需求出发,课程内容侧重于初中学生成长、人际交往、社会责任,帮助初中学生正确处理生活中的各种关系。课标还对对老师包括人文素质在内的综合素质提出了要求。
邓小平同志在会议上强调,社会主义建设离不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能否加快建成社会主义强国,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国家精神力量培育都需要人文精神,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人文性教学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着密切联系,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方面,《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内容与思想道德建设内容具有一致性,另一方面,《道德与法治》课的人文性教学促进思想道德建设的发展。
教师首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教师的人文素养反映在他的内在思想、道德情操、文化修养等方面。其次,教师要掌握丰富的科学和人文知识,充实自己的教学内容,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还获取了其他知识,扩大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最后,在教学中,人文素养深厚的教师,语言富有感情色彩,不但能够生动有趣的教学,而且能激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强化情感体验和责任意识。教师应该发挥课堂中的主导地位,树立民主平等的教学观。教师应更加注重学生自身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真正的发展需求,和学生建立平等的关系。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应该积极树立民主平等的教学观,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真正的发展需求,给予学生思考、表达的机会,帮助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关和价值观。人文性教学的课堂应立足于学生,践行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初中生尚处于身心发展不平衡的阶段,对于世界的认识存在一定的片面性。这就要求教师切实关注学生的变化,不仅关注学生课堂上的心理变化,还要关心学生课外的经历等,全面把握学情,让学生在和教师的相处过程中感受到人文的温度,彰显《道德与法治》课的人文魅力。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总目标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培养初中学生形成正确思想观念,促进初中学生良好品质的发展,二是为初中学生成长为社会主义“四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课程总目标是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学目标确立的依据,教学目标反过来又是课程总目标在具体教学活动中的具体实现。深入把握课程目标,有助于把握教学工作的方向性,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三维目标中居于首位,它关系着初中学生思想道德意识的塑造。同时,初中学生身心发展还不成熟,还不具备正确进行价值选择的能力,此时就需要教师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进行引导。因此,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培养学生对于价值选择的能力,实现从过分关注知识向关注“全面发展的人”和人格的培养目标的转变。
依据课标的教材编写建议,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材本身就包含着丰富的人文性内容,教师要充分发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的人文价值,深入挖掘和把握教材中蕴含的人文性资源,与教学的三维目标紧密结合在一起,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实现人文性教学。注意教材的系统性,把握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还可以与其他人文学科的相关知识有机融合,从《道德与法治》学科角度进行解读,使思想、道德、文化、审美、心理教育融为一体。人文性的《道德与法治》课堂不能囿于课本,而要充分挖掘社会生活中的人文性教学资源,形成人文性教学的情感基础,使课堂不仅有理论内容,而且有实际内容;不仅有理性内容,而且有感性内容。融入生活化案例,扩大教学空间,创设教学情境,把课堂与生活统一起来,避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重理论、轻实践的错误倾向。应加强对中华优秀文化价值的挖掘和阐释,强化文化的人文功能。教学内容应不断更新、补充,把握教育契机,抓住蕴藏着宝贵教育资源的时间节点,培育学生民族精神。因此,要将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与培育民族精神有机结合,增进学生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感情,提高对祖国文化传统的认同感,增强建设祖国的使命感。
启发式教学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该在学生积极主动思考的基础上给予启发,在学生无法充分表达自己所思所想时及时开导,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最终通过学生自身能力解决学习中的问题。要求教师以学生为主体,把握启发的原则和规律,运用循循善诱的语言、生活化的案例,激发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素质,引导学生发挥主动性来实现教学目标。情感教学模式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有选择的创设生活化的,具有一定感情色彩的,生动、形象、具体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获得情感体验,满足学生实际学习与生活的需要,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情感教学可以促使学生将内在的思想规范转化为外在的道德行为,实现由他律到自律,由自发到自觉。应将教学过程与情感融为一体,寓教于情,用丰富的情感实现教学目标的达成和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