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报表失真与治理对策研究

2019-07-13 09:16刘娜
财讯 2019年31期
关键词:失真财务报表企业

刘娜

摘 要:财务报表是反映企业过去一段时期内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的重要依据。通过加强企业财务报表监管与披露,保证财务报表数据信息的真实性,对提升财务报表的使用价值起着积极作用。本文分析了企业财务报表失真的原因,提出了企业财务报表失真的治理对策,期望对保证企业财务报表质量有所帮助。

关键词:企业;财务报表;失真

一、引言

在企业经营管理中,财务报表是企业业绩评价数据的重要来源之一,企业经营层、投资者、债权人、政府部门、金融机构通过财务报表评估企业资产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和价值创造能力,能够全面了解企业经营业绩,做出正确决策。但是,部分企业为达到利益最大化的目标,存在着粉饰财务报表、造假财务信息等违规操作行为,导致财务报表失真,难以为信息使用者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为提高企业财务报表质量,有必要加大对财务报表失真的治理力度。

二、企业财务报表失真原因分析

(1)治理结构不完善

企业内部治理结构不完善,大部分企业存在着内部人控制问题,从内控体系建设层面缺乏对经理层的约束力和监控力,易出现财务报表失真问题。具体表现为:一是在企业治理结构中,董事会成员中有部分经理人员,经理人员在利润分配、聘用财务负责人等方面拥有一定的决定权,就使得经理人员可能会出现职业风险,為谋取个人最大化利益而操纵财务报表信息,导致财务报表失真。经营业绩是考核企业经营者能力的重要内容,直接关系经营者年薪报酬和激励方案的实现,这就使得企业经营者为了达到业绩考核目标,可能存在着粉饰财务报表的情况,以达到提升经营业绩的目的;二是企业监事会的监事职能弱化,对企业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审查不严,难以从根源处遏制企业财务违规操作。

(2)满足企业融资需求

企业在运营和投资活动中需要大量的资金作为支撑,但是受企业自有资金不足的限制,使得企业经常采取外部融资的方式获取充足的发展资金。从企业融资方面来看,银行贷款是最为主要的融资方式,而银行在审批信贷业务中,要求企业必须提供财务报表,根据财务报表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进行数据分析,用于评估企业信用等级,将其作为是否放贷的审批依据。这就迫使一些资信状况不佳的企业采用粉饰财务报表的手段,以达到银行信贷业务的审核要求,造成企业财务报表失真,难以反映出企业真实的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除银行贷款融资之外,企业还要通过粉饰财务报表吸引其他投资者进行投资,增强投资者的投资信心,以满足企业的融资需求。

(3)盈余管理动机

盈余管理是企业为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目标,在会计法、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对会计收益信息进行调整的一种管理手段。适度的盈余管理可提高企业内部管理水平,但是过度的盈余管理则会使企业面临财务报表失真风险。从企业盈余管理现状来看,大部分企业存在着过度盈余管理行为,通过粉饰财务报表、虚增销售收入、扩大成本支出等方式达到利益最大化的目的。如,企业通过提前确认收入、虚构交易活动、多计应收账款、扩大销售核算范围等会计处理手法增加账面收入;企业采用不同的存货计价方法调节成本,或通过计提、转回存货跌价准备调节当期的主营业务成本。

(4)外部监督不力

外部监督是提高企业财务报表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从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层面来看,我国尚未对财务信息真实性做出立法解释,并且对企业财务信息失真的惩处力度不强,使得企业违规操作成本偏低,这就造成部分企业管理者对人为操纵财务报表信息存有侥幸心理。同时,会计事务所作为第三方监督机构,在开展审计委托业务时受制于企业的干预,缺乏审计的独立性,很难保证注册会计师客观、公正的出具审计报告,弱化了外部监督机构对企业财务报表质量的监督约束效力。

三、企业财务报表失真的治理对策

(1)完善企业内部治理结构

为避免企业财务报表失真的情况发生,企业应当逐步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消除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具体措施如下:一是加大经理人员的监督力度。企业应当对内部控制体系进行健全,据此加大对经理人员的约束力度,监控经理人员决策权的使用情况,防止出现以权谋私的现象,从而促进会计信息质量的提升,防止财务报表失真。经理人员的监督虽然需要一定的成本,但由此却能够大幅度提升企业价值,有助于推动企业的发展。二是实行绩效审核。要对企业经营者的业绩考核方式进行改进和完善,采取绩效审核的方法,改变薪酬评定标准,从而使绩效不再是工资评定的唯一指标。同时,要进一步提升企业管理者的综合素质,防止他们为自身利益而采取一些手段粉饰财务报表的情况发生。三是强化监事会职能。要充分发挥出企业监事会的监事职能,对财务报表的真实性进行严格审查,从源头上杜绝财务违规操作的情况发生,防止财务报表失真。

(2)强化财务分析

财务分析能够有效识别出经过粉饰后的财务报表。因此,在治理财务报表失真时,可进一步强化财务分析,具体做法如下:以财务报表中的数据为基础,对企业的变现能力、资产管理、负债以及盈利能力的比率进行方法,将所得的数据与企业上一年度的数据进行比较。由于企业的经营发展具有持续性的特点,且在一段时间内会保持相对稳定的发展态势,若是比较时发现某个数据存在较大的差异,则应针对该数据进行具体分析,找出产生差异的原因。粉饰的财务报表比较常用的会计账户包括应收与应付账款、投资收益、存货等。同时,可以借助其它方式,对异常数据进行判定,看是否真实、可靠,如果与历史数据相差的特别大,那么说明发生变动的项目数量比较多,此类报表粉饰的可能性非常大。

(3)加强财务内部控制

企业要加强财务内部控制,规范财务报表编制,严格按照会计法、会计准则开展会计基础工作,杜绝出现过度盈余管理行为,减少企业管理层对财务部门工作的干预。企业财务部门要根据企业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会计核算,在选定会计政策后不得随意变更政策,不得出现造假会计信息、虚增收入、调节成本的情况。同时,财务内部控制要充分发挥出内部审计的职能,要求内部审计部门将财务报表真实性、完整性作为审计重点,对财务报表质量进行客观评价,针对财务报表中的差错提出纠正意见。此外,企业内部审计部门还要加强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情况的审查评价,督促财务部门严格执行内部控制制度,强化岗位之间的牵制,有效规避财务人员职业风险,从而保证财务信息质量。

(4)强化外部监督

在企业财务报表失真的治理中,外部监督是较为有效的途径之一。为此,要不断强化外部监督,具体措施如下:一是健全注会监督管理体系。成立会计监督机构,由该机构负责对企业财务审计业务进行监督、调查,对不按国家现行准则执业的注会及其所在事务所进行严厉处罚,以此来确保审计质量。同时,要进一步加大对注会行业的管理力度,实行无限责任制度,增加违约成本。此外,政府应遵循适度的原则对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管理,利用行政措施提高外部监督效果,确保企业能够真实、完整地将会计信息披露给公众。二是建立同业检查机制。有些注会受到利益驱使成为企业财务报表舞弊的同谋,为杜绝此类现象的发生,应建立同业检查机制,并加大注会的职业道德教育和培训,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四、结论

新时期下,企业要将财务报表治理作为经营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强化财务分析、落实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构建起完善的企业财务报表治理体系。同时,政府部门和会计师师事务所还要加强对企业财务报表的外部监督,有效遏制和严厉查处企业财务报表造假行为,督促企业严格执行会计法、会计准则做好会计核算工作,编制高质量的财务报表,从而使财务报表能够如实反映出企业的经营业绩。

参考文献

[1]田洪光.企业财务报表内在逻辑探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6(22).

[2]陈双.关于企业财务报表失真与治理对策探讨[J].财会学习,2016(23).

[3]张健.企业财务报表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20(04).

猜你喜欢
失真财务报表企业
财务报表分析法在中小企业管理诊断方面的应用
2018上海企业100强
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的整合思路
数据时代下国企会计信息失真成因分析及治理对策思考
数据时代下国企会计信息失真成因分析及治理对策思考
2016,中国企业500强发布
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及其解决对策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
企业名片Enterprises C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