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丽丽
摘 要: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日益稳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的优化已经在进行当中,因此,经济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中。财政收入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也在面临着许多调整和改变,这些改变不再是单纯的数字变化,更是结构上的优化。关于地方财政收入结构趋势的研究,势必会为提高财政收入的综合效用而服务。因此,我们会在陈述新的历史阶段特点时对现在财政收入的改变或变化进行阐述、解释和分析,进而看到现状中的本质特点,最终更好地预测财政收入结构与趋势,以服务于国家整体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财政收入;结构;趋势;探究
从整体的角度而言,经济发展与财政收入的关系是正相关的。如我国在改革开放后二十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阶段,这个高速增长阶段的财政收入也在高速增长,特别是一些地方的财政收入在某些时段超过了经济增长的速速。经济发展的转型和结构的调整与优化促进经济增速进入了一个稳定的状态,因此,稳定状态下的财政收入必然也会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国民经济没有了财政收入是不行的,所以,财政收入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途径和手段。因此,于有必要探究地方财政收入结构趋势,同时,其也是使经济在当下以及未来阶段健康持续发展的基石。
一、现阶段基础分析以及经济新常态下地方财政收入趋势变化与探析
(1)现阶段基本情况概述及分析
实际上,我国现阶段的情况可以用“经济新常态”来表述,传统意义上讲,是指某国经济发展在经历过长期或是短期的高速甚至是更高速的发展后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或是发展阶段,这种变化是被驱动的,同时也是宏观经济主动适应的结果,它们驱使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与之前的经济发展阶段对比,现阶段从理论上分析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是六个方面的:第一,经济发展方式由追求规模的粗放型转变为注重质量、效率的集约型转变;第二,经济增长速度由高速增长转变为中低速增长;第三,经济增长的源动力由要素驱动转变为创新驱动;第四,产业结构逐步优化,逐渐向中高端进军;第五,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的作用由基础性作用向决定性作用转变;第六,经济发展成果的共享更加均衡,实现向均衡共享转变。基于这六条,地方各级政府需要认真分析当下现状和本质特征,进而更有效地分析和预测地方财政收入的未来趋势和变化,为推动我国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做贡献。
(2)收入增速逐步转变为中低速增长
财政收入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是正相关的,所以,在我国经济进入新的历史阶段的新形势下,地方财政收入可能会面临增速下降的问题。财政收入攀升速度的下降是财政新的历史阶段的主要体现之一。尽管财政收入增速的下降不会立刻造成财政收入在数量上的下降,但限制于我国的财政体制,同时还由于我国并没有建立起一种与财政收入有关联或是动态链接的财政支出制度,所以,与保持原有增速的财政支出相比较而言,新的历史阶段下的财政收入事实上是下降的,这同时也是很多地方政府出台“优化财政支出” 等措施的出发点。因此,在这种情况的基础上,地方财政工作依然要做好财政收支平衡,不要一味追求增速情结,要脚踏实地地面对财政收入增速,努力纠正和预防财政违规行为,使财政和经济发展的联系更紧密,进而使地方财政发挥出更积极的作用。
(3)财政收入类型结构变化以及收入分配结构变化
从1994年分税制改革开始,地方各级政府的财政积极性得到充分激发,随后的经济发展状态呈现出高速增长或是超高速增长,因此,财政收入出现了高速提升,地方各级财政收支在大部上表现出“收入宽裕,支出宽绰”的特征。自1994年后的二十年间,我国经济进入了长期修整阶段,许多人开始意识到粗放经济发展中的问题,比如高污染环境、低劳动成本等等,进而造成了“环境承载力达到极限”这样的窘境。在以往的财政收入模式下,财政收入结构主要以商品服务相关税收为主,其中增值税、营业税等商品服务相关税收占据税收整体的70%以上,随后地方各级政府出现了不少财政问题,但是也在不断解决当中。
在国家财政收入总量处于稳定的状态下,做好“大蛋糕”的分配优化是相当重要的,因为“大蛋糕”的分配优化会直接关系到宏观经济资源配置的高效性。“大蛋糕”的量是不变的,等同于财政收入分配主体之间存在“次增比减”关系,如某部门的财政收入的增加会造成另一个同级部门财政收入的减少。财政收入过高就会造成居民收入减少,同时也使居民和企业的收入利益缺乏合理增长。所以,居民收入的增长会变得更加难,但是这会推动财政收入分配结构的优化。
二、面对财政增速减缓以及财政收入结构优化的合理对策
(1)面对增速减缓,应从内部结构入手
针对现阶段财政收入增速减缓的基本情况,同时满足保持经济发展的潜在要求,地方各级政府的财政工作应当正面分析该状况的本质,同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积极探讨对策。特别要积极调整和优化财政收入内部结构,这个是切入点。从内部结构入手,包括财政收入的类型结构和分配结构,在经济总量不变的情况下,通过结构性优化和调整来激发财政收支的活力,从而有效降低财政收入增速减缓的不利影响。因此,要结合之前地方各级政府财政收入出现的问题,分析预测问题后果的极端性。如“政府债务”会造成负债运行的不良现象,所以要采取对策,进而使新的历史阶段中的财政收入结构发生变化。比如,强制要求地方各级政府杜绝“寅吃卯粮”的发生等等,首先从内部结构来分析这些情况,并最终落脚于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落脚点。
(2)财政支出与收入的均衡探究具有充分的必要性
对于财政收入以及支出的多年度均衡分析,从全球化的角度看,以美国等发达国家为例,他们大多数通过“相继决策”以及“需求管理”的逆周期政策来保持财政收支的总体稳定,以达到对经济周期的“削峰填谷”,因而取得了良好的效益,如增加了就业等等。但我国作为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发展中国家,使用的却是“顺周期“的相关财政政策,所以出现了现阶段中财政收入放缓的现象,“多收多用”等现象出现较多。在新的历史阶段中,出现经济波动增大的现象会较容易造成财政收支的不稳定,同时导致财政政策的宏观调控作用不能够充分发挥出来。所以,在现阶段,我们的财政收入和支出应当一步一步实现“以丰补欠”的动态缓和机制,一个作用是能够发挥出财政政策的经济调节作用,另一个作用是为探索多年度财政收支动态变化与均衡做铺垫。地方各级政府财政收支的均衡应该是长期、动态、整体性的,而不是以一年收支为基础的静态变化,这是一种面对新形势下的新模式。这种新模式是在新的历史阶段下提出的,在同等问题上的研究,务必要经历一段长期的探索、研究和实践,从而达到为我国经济发展激发新活力的效果。
(3)地方各级政府的财政收入分配是重中之重
基于新的历史阶段这个论述,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未来我国财政收入的重点应当是趋向于地方各级政府,只有地方各级政府的财政收入分配合理,整体的财政收入分配才会显得更加完善合理,从而在收入源头上一步一步减轻居民和个人的税务输出。财政收入分配是关乎整体经济的问题,同时也是关系到居民和个人的生活发展問题。对于分配,从本质来讲,是如何进行高效率的资源配置的问题,因此,如何做好资源配置,则需要从财政收入的优化配置来进行分析。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财政收入分配的实质是切实提高财政收入的效用,在机会成本充分利用的情况下发挥出财政收入的较高效用,进而使地方各级政府充分发挥出财政支出的活力,让更多的惠民项目得以推进,同时让全社会有效地减轻负担、共同享用经济稳固发展的“大蛋糕”。
三、结语
鉴于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的基本情况,能否做好地方各级政府财政收入的分配关系着人民生活的幸福程度,甚至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度推进,所以探究地方财政收入结构趋势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关于财政收入分配的理论与实际分析是适宜的。改变当前财政收入现状,不应只是从内部结构入手,还应关系到财政收支均衡问题的探究,更重要的是要让财政收入分配更多地趋向于地方各级政府,进而实现“全社会共享发展成果”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付敏杰.分税制二十年:演进脉络与改革方向[J].社会学研究,2016(05).
[2]王鹏.财政均衡、地方行政目标与民生预算安排[D].重庆大学,2016.
[3]申康林.科学发展观在财政分配活动中的具体体现[J].时代金融,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