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衣没有那么红
雨微
周朝时,婚服的色彩遵循“玄纁制度”。时人认为,玄、纁二色象征天地并存,最为尊贵,是以婚服通常选用黑色打底,镶以红边,也表现了周朝人对天地玄黄的敬畏之情。秦汉婚服延续周礼,也以玄、纁二色为基调。
魏晋南北朝时期,玄学盛行,追求“以无为本,返璞归真,清新淡雅”的境界,所以那时比较崇尚白色,在婚服的选择上也是以白色为主。
唐朝婚服既保留了秦汉时期的庄重感,又加入了新的元素。新郎服饰以绯红为主,新娘则着青衣,这就是成语“红男绿女”的由来。这样的时尚一直延续到宋朝,就连当时的皇后在许多重要场合也大多挑选青色服饰。
明朝的婚服和唐朝有異曲同工之妙,只不过是“绿男红女”,新郎着青色的状元服,新娘着真红对襟大袖衫、红罗裙,假鬓花钿。清朝主要沿袭了明朝的传统,只是样式多为旗袍,男女都开始着红色服饰。而红色作为中式婚礼的习俗也是从这时开始的。
份子钱出自朱元璋
字媒体
提起份子钱,很多人都觉得好像自打懂事以来,大人们都是这样相互随礼的,仿佛这个传统已经延续了两千多年。然而在明清之前,古人并没有随份子钱的习俗。
朱元璋立国不久就对“乡饮酒礼”制度进行重新修订,并把邻保相助的精神写进了制度里, “凡我同里之人,各遵守立法……其婚姻丧葬有乏,随力相助。”意思就是,如果哪个穷人家要娶妻生子了,那么乡里就要合力救济一下,最好这家提供一点被褥、那家提供一些吃食,今日你帮助别人渡过难关了,日后自家有红白喜事时别人也会帮你一把。慢慢地,这个规定逐渐演变为随份子。清末时,随份子才发展为必不可少的婚庆礼节,那时家家都有一本礼簿,每逢接到婚嫁请帖,就要按照账目中的数字出份子。
虽说随份子这个习俗传承自明清,但上升至人情债还是近百来年的事情。份子钱刚出现时就是一种带着祝福的民间融资,然而后来就成了沉甸甸的包袱。
晚清就有清洁工
王笛
从晚清起,警察局开始雇用街道清洁工,他们穿着前后写着“清道夫”三个字的制服,工具是一辆手推车、一个柳条编的篮子和一把扫帚。所有家庭必须在七点钟清道夫收垃圾和清扫街道之前把垃圾拿出去,清道夫把收集的垃圾运到指定的地方。
当时清道夫的社会地位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低,因为是被警察雇用的,所以他们认为自己是“官方雇员”。1914年《国民公报》的一篇以“清道夫之恶焰”为题的报道,指责了一个“欺压人民”的清道夫。文章说,一个清道夫推着垃圾车在街上横冲直撞,撞倒了一个妇女和她的小孩,他不但不道歉,还破口大骂。他的行为激怒了居民和行人。该报道也愤然说: “清道夫何人?不过巡警部分之走卒耳。
当然,这个报道是想要抑恶扬善,但字里行间仍流露出对清道夫的歧视。如果真是一个“官家人”在公共场所耀武扬威,不知这位作者是否也会同样义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