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居住者为中心的住宅健康性能要素研究

2019-07-13 03:08:23刘吉恒
探索科学(学术版) 2019年5期
关键词:生理住宅人体

刘吉恒

广州实地集团海南区域三亚实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海南 三亚 572000

1 住宅性能与人体健康

住宅的功能性设计要完全思考住户的使用特征以及人体工程学要素,功能空间大小、组织流线设计和部品构件尺寸都会影响到用户的体验。环境设计应充分考虑人群之间个体差异性和生活行为差异性,运用环境—行为关系的理论和应用体系开展住宅建设,有利于建筑环境与心理及行为之间的协调。WHO 对健康的定义为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四个方面。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很难作出准确的客观评价,生理健康由于其可测性、可验证性而备受关注。毒理学和流行病学的生理健康研究主要是通过研究污染物与人体靶器官或生理系统之间的作用机理,从而建立污染物与疾病的风险预警模型。主动健康研究应更注重对人体机体内部生理过程的分析,了解生命重要进程所需的环境。近日生理学研究表明昼夜交替的光照刺激对人体的睡眠—觉醒节律具有重要影响,人体多种生理特征如呼吸、血压、体温、心率等具有明显的近日节律特征,研究认为环境应给予人动态的周期性刺激信号,以保障人体各项机能能够得以持续。VELUX 公司更是提出了“节律住宅”的概念,“健康”与“节能”在可持续性建筑建设中是同等重要的,“节律住宅”的主要目标是保证人体的内部进程与昼夜和季节同步。综上所述,人体行为活动是判断和影响住宅性能与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也是开展健康增进研究的重要前提。

2 以居住者为中心的住宅健康性能要素

2.1 加强跨学科研究,提高住宅健康性能试验研究水平 居住环境的健康风险评估与防控涉及跨学科的多个领域。从建筑与医学领域对与居住环境有关的健康损害或疾病开展定性或定量的关联性研究尤为迫切,从疾病预防和控制的角度,实施居住环境致病源头治理和健康风险预防,以住区和医院为载体完善主动疾控服务模式,达到降低住区健康损害发生概率、保障促进健康的目的。值得一提的是,基于住宅科技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员资源建立起来的开放实验室,能够开展以住宅原型为试验对象的各类足尺试验,包括以住宅室内排水和排气卫生性能为主的万科建筑性能实验塔,以住宅保温、隔热、防潮性能为主的宝业足尺环境仓和以人体工效性能为主的方太足尺实验厨房等。这些足尺试验设备将为住宅的安全、适应、私密、舒适和卫生等性能指标的定量化提供试验手段,试验能力已经达到或超过国际先进水平。

2.2 减少、降低和消除居住环境的健康风险迫在眉睫 随着社会结构、经济结构以及生活方式的变化,发达国家的国民健康意识,已经由被动求医型和疾病预防型向保健服务型和健康促进型转变。在我国,求医问药和疾病预防仍然是目前人们的主要健康理念,而保健服务也刚刚来到老百姓的身边。目前,造成人们健康损害或疾病的危险因素很多,学术上称为健康风险,是指人们的机体内外环境中存在的与疾病发生、发展甚至死亡有关的诱因,包括环境危险因素、心理和行为危险因素,也包括生物遗传和医疗服务中的种种危险因素。最常见的环境危险因素是居住环境。当前,已经发现或者被社会关注的居住环境健康风险因素,主要体现在住宅周边环境不良引发的疾病、由规划设计不当引发的疾病、由室内环境污染引发的疾病和由不合格建筑装饰材料引发的疾病等。充分的证据表明,居住环境能够非常明显地影响人们的心理与行为。居住环境引起的生理和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引起了国内外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消除或降低居住环境中的健康风险因素,有效提高国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降低国家和居民疾病治疗的直接支出,延长国民寿命已经或正在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因此,减少、降低和消除居住环境的健康风险迫在眉睫。一方面,我国仍处于住宅建设的快速发展期,满足人们的基本居住条件是国家的基本住房政策。在此基础上,如能实现社区公共卫生安全由被动应对型向主动保障型转变,在社区规划和住宅设计中避免和消除健康风险因素,将会大幅减少居民患病后的医疗费用,并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们的居住理念和生活方式。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医疗改革的深入推进,主动医疗服务模式将成为普遍需求。目前,国内针对医疗的主动服务主要体现在疾病发生后的主动治疗,包括针对疾病的干预与护理服务、医患信息对称与医疗流程完善等。更加直接的服务模式是建立医疗体系与社区环境相结合的主动医疗模式。从建筑角度,推广居住环境健康风险防控建设技术,建立基于居住环境的疾病一级预防体系;从医疗角度,基于医院体系,建立居住环境健康风险管控系统,拓展传统医疗模式,建立以人为本、多元化的医疗服务体系,提高居住环境的健康水平。

2.3 从疾病预防和控制的角度 实施居住环境致病源头治理和健康风险预防,就需要建立居住环境健康性能关键指标体系、设计建造运营策略和评价标准,引导社会各界从保障居住者可持续健康效益的角度,系统、定量的评价和协调影响居住健康性能的环境因素,将由政府、设计师和开发商主导的住区建设转化为以居住者健康痛点或体验为主导的全过程健康维护与促进策略,鼓励人们开发或选择健康住宅产品。鼓励社会各界通过对居住环境的建设前评估、建设中跟踪、建设后认证和持续健康促进,让由于居住环境健康风险因素引起的健康损害降到最低。

结语

我们希望在较短的时间内将健康住宅的理念传播给住宅领域的相关利益主体。因为无论是新一届政府的执政纲领,还是老百姓不断提升的生活理念,我们都有理由相信,绿色和健康已经或正在成为居住生活的主旋律。关注百姓健康,从关注住宅开始。

猜你喜欢
生理住宅人体
人体“修补匠”
人体冷知识(一)
Jaffa住宅
现代装饰(2021年4期)2021-11-02 07:08:22
排便顺畅,人体无毒一身轻
基层中医药(2021年5期)2021-07-31 07:58:34
挂在“树”上的住宅
学生天地(2020年30期)2020-06-01 02:25:50
MHS住宅
现代装饰(2020年3期)2020-04-13 12:54:20
A住宅
现代装饰(2020年2期)2020-03-03 13:37:40
打破生理“平衡”
世界科学(2020年1期)2020-02-11 07:39:34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旋转血泵生理控制
奇妙的人体止咳点
特别健康(2018年3期)2018-07-04 00:4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