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如何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新策略

2019-07-13 03:08:23杜虹良
探索科学(学术版) 2019年5期
关键词:人居整治垃圾

杜虹良

重庆大学法学院 重庆 400030

1 引言

据民政部2018年元旦前夕统计我国行政村数量已经接近七万多个,可见农村的发展改善在我国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地位。但是随着农村城镇发展过程中,逐渐暴露出了很多环境问题,比如水污染、土壤污染、工业污染等,还有部分地区的垃圾随处乱扔,污水随处排放,饮水污染严重等,上述的一些环境污染问题对于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带来了巨大的阻碍。对此应该维护保障好广大农民的基本生活条件为主,重点整治农村环境工作,从实际出发进行新农村建设,为改善农村人民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做贡献,为建设美丽中国奠定坚实的基础。

2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大意义

2.1 是建设美丽中国的要求 在党的十九大会议上,清晰提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指示,这个建设的基本就是要对大幅改善农村的村容村貌,增强农民的生活质量。美丽农村便体现在自然美、生态美和环境美上,而现实却是农村的环境水平不容乐观,是建设美丽中国的软肋,也是农民想要迫切改变的地方,想要在根本上满足农民的改善环境的愿望,需要不断地调整做出努力,把改善农村生活环境作为发展的重要着力点,落实到位,让老百姓满意。

2.2 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有效途径 随着我国发展脚步的加快,城乡发展的差距逐渐增大,尤其是许多年轻劳动力涌入城市,农村留守老人和儿童的增多,均为农村的发展带来阻碍。彻底的将此问题解决掉务必要提高城乡一体化的发展速度,如对农村当地发展环境进行完善,不过实行过程是艰难的,要重点做好这方面的资金部署,比如基础设施、环境保护、医疗卫生等方面,只有这些基础条件实现了,和城市发展亦步亦趋,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才能推动当地的发展和建设,增加农民的收入,改善农村的面貌。发展经济的同时绝不能牺牲大自然环境来换取效益的增长,要彻底改变以往粗放的发展模式。

2.3 是农民群体的迫切愿望 随着时代变迁,农民的素质也在发生质的改变,人们追求的也不仅是吃得饱穿的暖,而是要求生活的各方面都得到提升,包括精神的领域,他们的愿望是过上和城市人一样的生活。习近平对此曾有论述:“我们要以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愿望为奋斗目标”,这不仅是实现对广大人民的承诺更是治国理念的贯彻落实。良好的人居环境,既是经济良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更是人民美好生活的印记。因此,亿万人民群众对于生活条件改善的期待便是各级政府部门的工作目标,也是工作的动力源泉。

3 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大困境及原因

3.1 污水排放系统有待进一步完善 我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不仅城乡发展存在很大的差距,村村之间的发展也存在巨大的差异,尤其是经济发展较快、交通便利的农村和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农村之间的差距较为凸显。对于人口较为集中、经济较为发达的社区和村庄,污水排放系统的建立符合国家的标准,但是地处偏僻、人口稀少的地区,甚至没有污水排放系统的存在,污水的排放仅仅靠着沟渠自行解决,污水不断地污染地下水源、土壤等,污染的资源又被当地的农民使用,造成了恶性循环。只有不到两成的村庄没有对生活污水放任自流,尽管这一状况在不断改善,但是生活污水对自然造成的严重损害仍然在加剧。

3.2 对农村环境投入资金严重不足 首先,在涉及大部分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定位问题,认识不统一,处理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单一,科学的指导和规划欠缺,良莠不齐。比如在垃圾处理中选择的区域不正确,导致周围环境的破坏,农民的怨声载道;比如在布局上不合理,造成了布局的混乱,规模偏小,无法满足农民的日常需求。其次,在环保技术的选择中,因为受到资金的限制,只能选择一些便宜的处理技术或者城市使用中的处理技术,但是选择的这种处理技术不一定适合当地农村的环境。最后,因为农村的人口和占地面积比城市大,国家相应的补贴达不到完善的标准,而当地的财政收入也无法支撑进一步的改革和发展,就造成了治理结果达不到要求,资金的投入缺口较大。

3.3 未实施垃圾分类,垃圾污染较为严重 我国除了在上海等多个大中型城市进行垃圾分类试点以外,其他地区还未进入垃圾分类的行列,尤其是对于农村来讲,就算实施垃圾分类,实施的难度将会以倍数增加。现在的农村进行垃圾收集和处理的时候缺乏有效的程序,有的农村没有垃圾桶,农民想把垃圾倒哪里就倒哪里,有的虽然放置了垃圾桶,但是垃圾桶的数量满足不了农民的需求,有的农村的垃圾收集并不是一天一次,堆积的垃圾很多,造成垃圾桶周围苍蝇满天飞,刺鼻的臭味很远就能闻到。

3.4 农村当地环境和资源损害较严重 因为近年来,农民以发展经济为主要目的,为改善生活为主要目标,忽视了存在的环境问题,日积月累造成了的资源损害越来越严重。习近平总书记说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但是因为农民缺乏相关的思想觉悟,当地政府部门没有做相关的教育和指导,对当地资源造成了损害和污染,比如砍伐森林树木、开辟山石,造成农村当地山林及原生态环境的破坏;比如没有节制性进行旅游业的开发,造成当地古遗迹承载力不足,环境破坏严重。

4 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新策略

4.1 对农村的规划和建设应做长远规划 对农村的规划和建设着眼长久,是科学改善农村环境的政策需要。首先,需要超前的发展眼光来看待农村的发展,需要领导者根据农村的未来10年、20年、50年的人口发展、经济发展、环境改善策略等,来制定相应的科学规划方案。规划方案必须因地制宜,符合当地农村的发展需要,才能取得最佳的效果。另外,生活区域的划分必须和城市看齐,逐渐配备相适应的生活施舍,比如学校、医院、停车场、健身场所等,布局要与当地的人口数量承载力相符,调动起全民参与的积极性和热情。

4.2 加大政策的倾斜和财政的支持 从政府角度来讲,需要将政策和财政的支持向农村的发展和环境治理相倾斜。建立相应的国家、省市和地区的专项补助系统,各个地区要严格对资金进行控制和把关,加大对环境治理的投入力度。例如设立相应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做好对污水的治理;加强对土壤污染的控制,加大宣传力度和整治力度。此外,除了政府的投入以外,还可以进行资金的融资,调动社会力量进行积极地参与治理,引导有条件的农村进行相关设施的改善和建设,推进农家旅游和观光农业的发展,通过倡导相应的新乡贤文化,凝聚社会各方人士和企业的力量,为农村环境的改善奉献一份力量。

4.3 实施垃圾分类 垃圾分类是现在比较热门的话题,垃圾一旦放错地方,垃圾的回收利用就是一个巨大的难题。各级政府要承担起保护环境的重担,引导人们逐渐学会垃圾分类。前期如果有农民进行垃圾分类,后期有相应的政府部门进行回收,才能形成一个完整垃圾回收利用体系。因为垃圾的回收利用的成本远高于利益,因此很难得到企业的支持投资。所以,要加大这部分的研究投入,将垃圾的回收再利用成本缩短,效益提高,吸引更多的企业来进行投资开发,形成完善的企业发展链,推动农村垃圾分类回收的可持续发展,减少垃圾对环境造成的巨大影响。

4.4 全面整治农业面源污染 要从宣传的角度入手,加大对农业面源污染的宣传和控制工作,让农民认识到这类污染物对社会的损害,引导他们主动地回收农药袋子、农药瓶子等,全面整治村里的小河小湖,清除河道的杂草、淤泥、垃圾等,恢复河道的排水功能。逐步实现农药零增长的目标,建设智能化的农药田间监测点,根据当地害虫的特点实现生物防治,尽最大可能削减化学农药对自然的破坏。推进家养禽类、畜类的管理,实施清洁生产和粪污的治理技术,同时,还要加快推进无害化厕所的改造和建设工作,对这些工作的开展进行有效的评价,对不符合标准的及时进行整改,逐步实现农村发展的新格局。

5 结语

本研究就加强农村环境建设的重大意义进行了梳理,分析了在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治理过程中的多方面困扰,并且提出了对农村的规划和建设眼光需长远、加大政策的倾斜和财政的支持、全面整治农业面源污染和进行垃圾分类等解决策略,旨在更好的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迫切愿望。

猜你喜欢
人居整治垃圾
笃行不怠 奋力深化提升三年专项整治
专项整治
垃圾去哪了
专项整治
人居一世间 愿得展素顏
那一双“分拣垃圾”的手
当代陕西(2019年24期)2020-01-18 09:14:46
倒垃圾
人居环境中的园林绿化设计构建
现代园艺(2018年2期)2018-03-15 08:00:19
倒垃圾
养殖业整治需多措并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