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水利统计数据质量的提升路径

2019-07-13 03:08:23韦雪梅
探索科学(学术版) 2019年5期
关键词:统计人员统计数据水利

韦雪梅

平南县平南街道水利站 广西 贵港 537300

水利在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均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近年来,水利投资的增长也充分证明了水利在国家经济建设和发展中的地位,其价值得到了明显的提升。而我国防洪标准较低,旱涝灾害十分常见,水污染和生态环境持续恶化,阻碍了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故而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及保护水资源,成为了水利部门管理工作中的首要任务。

1 水利统计概述

水利统计通常是对水利工程行业的统计,统计的内容较多,如水资源相关工程建设、环境保护措施、引水和输水设施的建设中。不仅如此,还要完成水利部门发展概况的统计工作。水利统计以确保水利工程监管工作的效益及财政投入为标准。水利统计工作人员需第一时间记录报表中的主要内容,并且第一时间上交报表,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且建立更加科学和完善的数据监督管理机制,以此为基础建立规范化的水利行业统计指标体系。

2 统计数据质量

衡量统计数据质量的指标主要由数据的准确性、时效性、完整性和适用性四个部分组成。其中,统计数据的准确性主要体现在统计信息的客观性和真实性上,其能够第一时间展现水利工程多个领域发生的新变化,同时也能够更加合理地制定水利发展政策、水利规划计划管理决策以及分析未来水利发展的基本形势等。再者,其对统计数据形成的速度、节奏和效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完整性主要指的是使用者需要的所有数据,在统计的过程中,积极转变传统的统计方式,结合实际和工作要求,针对工作定位,加大调整力度,并与水利多个专业之间的统计部门及人员沟通交流,促进统计与水利多个专业的高度融合,这样在扩大信息统计领域的同时,也可保证统计服务的质量。

适用性展现了统计工作最终的目的,在工作中,统计人员应当注重统计结果的准确性,从而充分发挥信息数据的价值。以上四个方面互相影响,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因此,也成为了衡量统计数据质量的重要因素。

3 水利统计数据质量的提升路径

3.1 依法开展水利数据统计 依法完成统计工是统计工作的重要基础。《统计法》是水利统计的关键要素和重要依据,并应用了诸多的法律条例和规范制度。严格按照法律的要求落实水利统计数据调查和收集活动,能够避免数据内容泄露,并且有效规避虚报、瞒报和迟报等问题。创建更加科学和完善的规章制度能够使工作人员依法开展水利统计的任务,加强水利统计数据的准确性。

3.2 确定水利数据统计指标 水利数据统计指标主要指的是水利数据统计指标之间的关系,进而提高统计数据的质量。统计工作中应在制度规范和指标体系的要求下,完成水利工程建设数据统计工作,限制和约束数据统计的方式。以水利建设实际为基础,设置科学完善的统计指标。数据指标可分为效益指标和设施指标两大类,前者主要指水利在人们生产、生活和发展中的作用与价值。后者主要是水利工程建设中增大了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率,从而显著改进人们的生活质量,为人们提供更加高质量的服务。

水利统计指标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在数字内容的协助下,展现其内部的数量关系,如统计灌溉面积,就需要统计该区域内用水灌溉的植被和地被的面积。节水灌溉面积通常是指采取不同灌溉方式灌溉的土地面积。上述两种灌溉方式组合形成的灌溉面积均是以水利工程建设面积为基础,采用与之相协调的方式来实施灌溉的面积。另外一种是充分利用具有数字联系的数据完成统计分析工作的既定目标。如自来水厂是城镇中水利统计数据的主要来源。自来水厂的数据统计工作中,需统计自来水供水数量、自来水使用人数、水资源的运输和水体排污处理等多项活动。而且废水的循环利用和污水处理达标的概况,也是指标中需要关注的重点内容。

此外,在制定指标的过程中,应当结合实际适度筛选指标,避免遭受不可抗力因素的影响。对于已经逾期报废的水利工程,需结合基本规范和要求设置水利数据统计的基本内容。水利工程建设中,工程的总体长度就是要在统计中增设的重要指标。在日常工作中需采取多种措施防止出现重复统计的问题。水利工程数据统计的过程中,需认真分析原始数据内容,明确其范围和技术指标,技术指标是水利工程统计工作中的依据和标准,其主要体现在预防洪涝灾害,预测抵抗能力和已建成水库的水量等方面。范畴指标主要指的是判断指标,如需要处理洪涝灾害的面积,新建的治理洪涝灾害的工程,其统计清除时间为三年,其他指标不可划归到清除洪涝灾害的范围以内。

3.3 保证水利统计数据的质量 水利统计信息是国家有关部门认真研究和分析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计划,制定政策的主要参考和依据。水利统计原始数据信息的质量直接影响了统计报表的综合水平。工作人员需采取多种措施提供准确的统计信息,这也成为了统计调查和统计分析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基层统计单位在日常工作中要与基础数据重点项目关系密切的单位保持联系,亲自调查,从而获取最为准确的第一手信息资料,分析评价采集数据,然后还要核对调查结果和统计指标,避免工作中的过于随意和盲目。且积极创建统计数据质量定期监督检查制度,以报表的基本要求为基础,制定数据采集、评估、处理、汇总和上报等多个环节的执行标准,从而加强统计数据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准确性。水利工程建设与很多领域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在数据统计的过程中,也应与水利工程建设和施工单位保持紧密的联系,做好各部门数据的调查和整理工作。

3.4 建立全面细致的统计台账,做好统计资料归档管理工作 在工作中需积极建立完整且全面的统计台账,做好统计资料的归档和管理工作,不断提高统计数据的质量。建立台账,丰富统计资料能够引导工作人员以较短的时间查阅不同时期的历史资料,按照特定顺序登记原始资料,建账立卡的同时还要按照类别丰富资料信息。再者,结合水利建设和水利统计指标体系,以时间及内容为基础做好信息数据的分类工作,建立统一的台账,共同管理,永久保存,以便能够在第一时间找到指标的来源和数据,优化并完善水利统计工作。

3.5 重视基层水利统计队伍建设 水利统计是水利管理部门工作中不可忽视的内容,建立长期稳定的水利统计队伍是水利统计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前提,而统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也是工作中最为重要和关键的部分。各级水利部门在日常工作中应当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开展水利统计队伍建设,组织统计人员参与水利统计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一方面提高水利统计人员的工作能力,另一方面增强水利统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思想觉悟。以先进的办公设备为基础,改进水利统计工作的效率,同时也要积极建立与水利现代化建设相协调的水利统计人才团队。

3.6 建立健全的统计制度 首先,水利部门要在发展和改革过程中高度重视水利统计工作,建立更为科学和完善的统计制度和统计体系,明确并落实各部门的职责,制定科学的工作计划,从而改进水利统计工作的质量。其次,各地水利统计机构需结合实际遵照规范的要求开展统计工作。最后,建立年终评审机制,加大跟踪调查力度,确定定点监测的范围,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增强统计工作的科学性和创造性。

3.7 做好基层统计工作 基层水利部门在工作中要建立一支专业性强的人才队伍,水利统计人员一方面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另一方面还需具备过硬的实践能力,并且加大对统计人员的培养力度,积极改善统计人员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从而增强水利统计人员队伍的稳定性。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建设的多个监管部门在工作中搜集整理的数据即为水利统计数据,不断加强水利统计工作,提高水利统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一方面能够完善水利统计人员的职业素养,另一方面也可为水利统计工作的平稳进行奠定坚实的基础,最终促进水利工程建设的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统计人员统计数据水利
创新视角下统计数据的提取与使用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Ⅱ)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Ⅰ)
水利工会
国际统计数据
全球化(2018年6期)2018-09-10 21:29:09
2017年居民消费统计数据资料
试论如何提高财政局统计人员的素质与能力
环球市场(2017年1期)2017-03-10 13:06:34
试分析街道基层统计工作的存在问题和对策
统计数据
提高统计分析水平始于提高统计人员素质
化工管理(2014年23期)2014-08-15 00:5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