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春
民航东北地区空中交通管理局 辽宁 沈阳 110000
从本质上讲,开展机场管理的核心要点在于保持良好的机场秩序,确保乘客能够实现顺利乘坐航班的目标。与之相比,空中交通管理则侧重于解决空中交通拥挤,其最终目标在于保障空中交通安全[1]。通过运用正确的方式来衔接上述的两项交通管理内容,该举措对于空中航空行业的平稳发展具有明显的必要性。
(一)关于机场管理。机场管理的基本要点应当包含监控航站楼、监控机场运行、机场建设以及机场上空的交通管理[2]。在这其中,监控航站楼的作用在于妥善处理旅客上下飞机、候机以及票务等事项,并且保障飞机停靠的安全,协助旅客完成托运货物以及行李中转等各项操作;机场运行监控的重要职责在于运用科学方式来疏导与调度机场范围内的车辆与飞机交通工具,从而维持高效与安全的机场运转状态;机场上空的交通管理主要体现在调度飞机并且保证平衡的飞机配载状态,对于随机的航班文件予以全面的提供[3]。在目前的现状下,很多地区都在逐步建成复合型与一体化的全新航空枢纽,确保机场能够真正成为具备门户枢纽功能以及运输集散功能的航空枢纽基地。
从全面推进机场建设的角度来讲,完善机场建设的关键举措在于健全机场内部的各类软件与硬件设施。对于受控航班的放行而言,为了达到妥善管理受控航班放行的目的,那么目前需要做好机场协同、终端协同以及区域协同的措施。机场管理的有效开展能够为空中交通管理提供必要的保障,而良好的空中交通秩序也可以确保体现最佳的机场管理效果。
(二)关于空中交通管理。空中交通管理指的是运用体系化的方式来管理各类空中飞行的对象,确保达到最佳的空中交通秩序。由此可见,空中交通管理的基本宗旨在于监管空中飞行对象,确保顺畅的空中交通秩序,并且最终达到保障空中交通安全的目标。从现状来看,民航空域增长缓慢,航班量呈现井喷的趋势,进而导致空中交通压力较大。并且,很多航班不能按照计划时刻起飞。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证航班能够实现正常运营,那么作为航空公司以及其他相关部门需要做到紧密进行配合,并且根据预计的航班起飞时刻来进行全方位的控制。
空中交通管理应当属于综合性的概念。作为空中交管部门必须致力于紧密衔接机场管理以及空中交通管理的两个关键领域,进而形成了完整性较强的空中交通管理体系[5]。具体在实践中,关于衔接机场管理与空中交通管理主要体现为如下的操作要点:
(一)适当控制航空器的运行路线。控制航行路线以及确保飞行航行安全的举措在衔接机场管理与空中交通管理应当包含高效利用现有的机场空间资源,对于飞机的等待时间与延迟飞行时间都要做到严格加以控制。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某些航班需要调整既定的降落时间或者起飞时间。如果遇到此种状况,那么必须借助实时性的航空流量监控手段来进行灵活的调整,对于现有的飞行高度以及飞行航线予以适当的改变,保障乘客的安全[6]。
(二)借助信息科技手段来监控空中航行秩序。从现行的航空管理体制角度来讲,对于现有的空中交通服务体系主要可以分成进近管制、航空区域管制、机场管制与其他的重要管制领域。在上述的航空管理体系中,机场管制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是机场管理与空中交通管理的节点。在信息科技手段作为辅助的基础上,对于机场搭台的措施应当予以正确的利用,确保技术人员都能做到妥善操作现有的机场监控硬件与软件设施。运用机场搭台管理措施的重要目的在于正确操控机场现有的雷达监控系统以及演示系统,进而达到结合机场监控软件与系统硬件的目的,运用可视化的手段来处理各个时间段的机场监控信息。
作为机场部门、空中管理部门以及公司之间需要尽快成立联合协商部门,进而对于空中交通管理的最大化效率进行全面的发挥。通过运用统计软件的方式,运用定量判断的技术手段来统计现阶段的航班运营信息,提供准确与及时的航班运营数据信息,进而实现针对航班延误现象的有效控制。在机场管理部门以及空中交管部门开展有效配合的基础上,对于航空器就可以将其限定于正确的航行路线,并且还能达到避免超过航空器最大承载限额的目的。空中交管部门针对航空器的路线必须能够做到精确予以控制。
经过分析可见,空中交通管理主要应当包含空中交通流量的管理、空中交通管制以及机场操作管理。因此,对于机场管理应当纳入空中交通管理的范畴。近些年以来,很多地区针对空中交通管理都在逐步尝试改进,并且致力于整合与衔接机场管理以及空中交通管理的两个重要管理体系。为了达到空中航行秩序以及机场运行秩序得以全面保障的目标,那么相关部门目前亟待运用科学措施来全面衔接上述的两项关键管理部分,在确保飞机安全航行的基础上创建良好的空中交通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