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洋 辽宁特殊教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扎染这项手工防染技艺较为古老,具记载其肇始于我国秦汉,发展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兴盛于唐代。东晋时该技艺已在民间广为流传。指依设计方案对适宜的纺织面料等运用捆绑、缠绕、缝抽、裹系、折叠、打结、夹结、包套等手工方法进行加工处理,而后采用专业染料染色的防染技术。现该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人们的生产生活,如服装、服饰、各种纺织艺品等。也是艺术设计、服装设计、装置等创作所常用的艺术表现手段。
鲜明而独特已成为扎染当之无愧的艺术特色。不仅体现在它的手工技法、肌理表达和自然、恬静的色彩运用中,也体现在了其是满足人们生活需要及劳动人民智慧和精神需要的审美情趣的结晶上。除此之外它的纯手工制作特点与艺术偶然性也决定了每一幅精美的扎染艺术作品都可能是独一无二的,它深刻体现了人与自然相知、相处、相互融合的和谐之美,研习后竟得“笑而不语,迷而不失,惊而不乱”人生意境。不同料、不同扎结和运用纯天然染料浸染的巧妙,使该艺术呈现出随心、奇妙、无穷的风貌,所以形成的是体味人生、追求心境、亲和自然的艺术魅力和感染力。
扎染,古称绞缬(jiǎo xié)。具记载南北朝时期,史上有名的“鹿胎缬”和“鱼子缬”图案便已出现。到了隋唐,绞缬更是盛极一时,“大撮晕缬、玛瑙缬、醉眼缬、方胜缬和团宫缬”等这些绞缬名称在史料中都有记载。北宋初期,其手工艺仍很风行。宋仁宗赵祯,规定兵勇专着缬类服装,禁止民间服用和制造。至南宋年间逐渐解禁,使扎染工艺得以流传。明清时期,云南白族地区的染织工艺达到了较高的水准,成立了专门的染布行会组织,明朝洱海卫红布、清代喜洲布和大理布都可谓是名震一时的畅销染品。到了民国时期,与生活相关的扎染已十分普遍, 周城、喜洲等地方的以家庭为单位手工扎染作坊林立,美誉度极高,扎染的制作销售中心从此确立。
扎染工艺主要由扎结和染色两部分组成。它是运用线、绳等材料,对织物进行扎、缝、缚、缀、夹等多种方法操作后再实施染色处理。其应用原理是对织物扎结部位起到防止其被染色的作用,使被扎结部位保持原来的颜色或尽量减少被染色,而没有被扎结部位受染均匀。以形成深浅相间、层次丰厚的晕色、印皱。织物被扎结的愈加紧密、愈加牢固、染色效果也就愈好,稚朴、新颖与众不同。以蓝与白两种颜色为主要色调的扎染艺术所构成的是朴实、清雅、自然的意蕴,有如“青花瓷”般的宁静、淡雅。
扎染通常在棉白布或棉麻混纺的白色布匹上进行扎、印,所用的染料主要是寥蓝、板蓝根、艾蒿等一些天然的植物蓝靛溶液,特别是板蓝根,属多年生草本,花小成粉色,之前主要用的都是山上野生的,到季采摘后用来染布,后来由于用量逐渐增大,大家就开始在山上进行人工种植,每年三四月间开始收割。其作为染料需要先进行一定的加工,即先要将其进行浸泡,所得溶液倒入木制的染缸里,掺加适量的石灰或碱,便可作为染布的染料。扎染的制作方法独特,相关书籍中详细而生动地记载了前人制作扎染的工艺流程:“‘撷’撮采线结之,而后染色。即染,则解其结,凡结处皆原色,余则入染矣,其色斑斓。”扎染的主要步骤有构思、勾画图案、绞扎、浸泡、染布、蒸煮、晒干、拆线、漂洗、碾布等,尤其扎花、浸染这两道最主要的工序,关键的技术都体现在了绞扎的手法上和染色的技艺上。染缸、染棒、晒架、石碾等都是扎染技艺中必不可少的主要制作器具。
扎疙瘩即扎花,布料选好后,按花纹图案等设计要求,使用撮皱、折叠、翻卷、挤揪等方法,使之形成既定的形状,然后用针线缝合或缠扎,必须将其扎结紧密缝制严实,最后布料上面会形成串串缝、扎后的“疙瘩”。随后便可进入到浸染阶段,即是将预先扎结好“疙瘩”的布料用清水先行进行浸泡,然后再放入专用的染缸里,浸泡冷染或加温煮热染。完成必要的浸染时间后从染缸中捞出并晾干,再将布料重新放入染缸浸染。可根据需要反复多次浸染,每浸染一次颜色便会加深一层,此所谓“青出于蓝”。缝线结扎的部位,因染料浸染无法达成,自然的形成极美的花纹图案,又因为人们在手工缝扎时针脚无法做到相同,染料浸染的效果也就会产生区别,带有了人为的随机性,染出的成品无法一模一样,其自然、纯朴的染艺味道也就增添了许多。浸染达到一定时间后捞出并放入清水将多余的染料漂除,染品晾干后拆去缬结,将“疙瘩”挑开,熨烫平整,由于扎缠缝合的部位未被染上颜色,呈现出的是中空的白布色,便称为“花”;其余的部分呈深蓝色,被称为“地”,呈现出蓝底白花,形式感独特的样貌,“花”与“地”之间经常还会表现出一定的浸染性效果,纹理成冰裂状,自然天成,生动鲜活,打破了之前文案、样式的呆板,使得颜色、纹理更显丰富自然。
扎染作品的内容形式十分广泛,通常以地方风貌、习俗作为创作素材,其图案或彩云,或浪花,或塔荫蝶影,或神话传说,或民族风情,或花鸟鱼虫,妙趣天成,千姿百态。同时在浸染过程中,由于花纹的边界受到蓝靛溶液的浸润,图案产生自然晕纹,翠青,凝重、素雅,整体感觉薄如烟雾,轻若蝉翅,似梦似幻,若隐若现,韵味别致。
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疆域辽阔,有着众多民族,每个民族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审美情趣、文化背景等诸多方面多有不同,促成了我国扎染艺术的多元化发展,形成了包括自贡扎染、大理扎染、四川扎染、湖南扎染、内蒙古扎染、新疆扎染等不同风格的扎染文化。同时我们还应看到扎染工艺的普及性,在印度、日本、印度尼西亚、非洲、美洲、欧洲等世界各民族,都能够发展出具有明确地域特色的扎染艺术。如今,扎染艺术已辐射到世界每一个地区,越来越多的人参与、陶醉其中。古老的扎染艺术已作为当代艺术的重要门类之一,是当代艺术重要的创作表现手法和艺术表现形式,对各民族文化的沟通和传播起到了较好地媒介作用并绽露出勃勃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