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菲菲
【摘要】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围绝经期和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和分子机制。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本院治疗的围绝经期和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症患者90例,将患者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3组,分别为西医组、中医组及中西医结合组,对比患者治疗效果和分子机制。结果:治疗之前,3组患者骨密度无差异(P>0.05);治疗后,3组患者骨密度均比治疗前高,中西医结合治疗组骨密度比其他两组高(P<0.05);治疗前3组碱性磷酸酶、β-胶原降解产物、25-羟维生素D和血钙水平无差异(P>0.05),治疗后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分子机制改善水平比其他两组高(P<0.05)。结论:使用中西医结合对围绝经期和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症具有良好治疗效果,并且能够改善患者分子机制。
【关键词】 中西医;围绝经期;绝经期;骨质疏松症
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属于慢性进行性疾病,因为卵巢功能的降低,导致降低雌激素分泌,从而使骨形成和骨吸收偶联失衡,从而降低骨量,破坏骨组织微细结构,提高骨折危险度[1]。在老年人口不断提高的过程中,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中,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不断提高,对女性生存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2]。本文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围绝经期和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症患者疗效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本院治疗的围绝经期和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症患者90例,患者均满足《中华妇产科学》相关围绝经期和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妇女年龄在45~55岁,患者具有腰背和腰膝疼痛,身体还具有乏力、酸软的症状;患者估量峰值为±1~2.5标准差内。将患者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3组,分别为西医组、中医组及中西医结合组,每组各30例。3组患者一般资料无差异(P>0.05),能够对比。
1.2方法
西医组:全部患者均没有雌激素禁忌症,口服阿仑膦酸钠片[生产厂家:万特制药(海南)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83481],每次70mg,2次/d。
中医组:使用补肾健脾方法,25g淫羊藿、25g熟地,20g补骨脂、山药,10g黄精,15g怀牛膝、枸杞子、丹参、黄芪、山萸肉,水煎服,1剂/d,分2次服用,连续服用3个月。
中西医结合:患者在中药治疗基础上口服阿苍磷酸钠片及钙补充剂,具体的用药详见西药组及中医组[3]。
1.3观察指标
对比三组患者的骨密度、碱性磷酸酶、β-胶原降解产物、25-羟维生素D和血钙水平。
1.4统计学分析
本文数据均使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处理,利用(±s)表示计量资料,通过t进行检验;使用%表示计数资料,通过χ2进行检验。P<0.05表示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之前,3组患者骨密度(BMD)无差异(P>0.05);治疗后,3组患者骨密度均比治疗前高,中西医结合治疗组骨密度比其他两组高(P<0.05);治疗前3组碱性磷酸酶(ALP)、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25-羟维生素D和血钙水平无差异(P>0.05),治疗后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分子机制改善水平比其他两组高(P<0.05)。详见表1。
3讨论
骨质疏松属于绝经后妇女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其发病几率为25%。因为骨质疏松导致出现的骨折发病率在不断提高。围绝经期妇女因为雌激素的分泌降低,从而逐渐进入到骨丢失阶段中。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和女性衰老相关,早期雌激素的降低,机体中破骨细胞活性在不断的提高,处于高转换骨代谢阶段,骨吸收作用不断增强,也提高了骨量丢失,并且提高骨脆性,还能够使骨骼变形及骨折等并发症发生概率得到提高,对患者生命健康造化了严重的威胁,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此方面为临床研究过程中的重点。补充雌激素能够避免骨质丢失,从而预防骨质疏松。但是使用雌激素过程中具有多种禁忌症,并且长期服用会提高致癌机率,此方面是人们所不能够接受的[4]。
中医理论中表示肾属于先天之本,肾主骨生髓。根据肾主骨基本理论,相关医学家对于此病的发病机制都将肾虚轮作为基础。相关论述都表示骨之强劲为肾中精气盛衰主要标志。肾中精气充盛,那么骨髓生化有源,骨才能够得到骨髓滋养,从而强健有力。以此表示,围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症病机主要为肾虚精衰、骨骼失养、骨髓亏虚[5]。西医表示服用激素类药物能够使人体提高对于钙物质的吸收,从而有效促进人体骨骼生长对于物质再次吸收,预防并且治疗围绝经期和絕经后妇女的骨质疏松情况。
本文研究结果表示,补肾中药处方和相关激素类药物结合使用,对于骨质疏松患者提高骨密度具有明显的效果,还能够降低患者治疗之后碱性磷酸酶和β-胶原降解产物,提高血钙及25-羟维生素。表示人体中的β-胶原降解产物和碱性磷酸酶、血钙、25-羟维生素D、骨代谢相关,在人体中的碱性磷酸酶和β-胶原降解产物含量指标不断提高的过程中,25-羟维生素D和血钙越低,那么人体骨质疏松的症状就会更加的明显。通过中西医相互结合治疗之后,患者体内的碱性磷酸酶核β-胶原降解产物含量指标在不断的降低,25-羟维生素D和血钙在不断的提高,有效缓解患者的骨质疏松症状。
综上所述,使用中西医结合对围绝经期和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症具有良好治疗效果,并且能够改善患者分子机制。
参考文献
[1] 周楠,薛恩兴.替勃龙联合阿仑膦酸钠对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的疗效观察[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7,37(10):233-234.
[2] 黄华勇.中西医结合治疗围绝经期及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症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8,(03):118-119.
[3] 李红.激素替代疗法联合福善美及单用福善美治疗围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症和骨量减少的效果评价[J]. 中国综合临床, 2016, 32(06):557-560.
[4] 王善明,裘月红,游燕.不同方案联合用药治疗围绝经期及绝经后期骨质疏松疗效评价[C].浙江省骨科学学术年会,2015.
[5] 宋瑄,林楠,李伟.鲑鱼降钙素鼻喷剂治疗女性围绝经期骨质疏松症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17,19(06):532-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