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英
【摘要】 目的:观察中风后遗症患者联合应用益气活血通络方与康复训练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04例中风后遗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仅接受常规西药治疗的为对照组,联合应用益气活血通络方与康复训练治疗的为观察组。对比并评价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1)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为96.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8%,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方面,观察组患者NDS(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的下降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应用益气活血通络方配合康复训练对中风后遗症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及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值得重视。
【关键词】 中风后遗症;益气活血通络方;康复训练
中风是一种中医病名,包括外风与内风两种,前者主要由外邪侵袭所致,后者为伤病证,也即人们常说的脑卒中[1-2]。在临床中,中风有着较高的发病率,并且发病比较急,病情进展快。临床以往在治疗中风后遗症患者时,主要采取西医对症治疗的方法,但仅能将症状暂时缓解,无法获得理想的长期疗效[3-4]。在此种形势下,探寻出一种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中风后遗症的方法,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作者以本院104例中风后遗症患者为例,通过对部分病例采用益气活血通络方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获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收治的104例中风后遗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2例。其中,男女分别有73例与31例;平均(61.4±3.5)岁。所有患者经符合中西医中有关中风的诊断标准,中医辨证为气虚血瘀证,主症标准有口眼歪斜,言语不利,半身不遂;次症标准有:1)面色苍白,乏力气短;2)口燥咽干,耳鸣眩晕,手足心热。舌苔像表现为:少舌苔或舌苔白腻,舌质红瘦或暗淡,脉弦细数或沉细。患者具备两个以上主症,或存在一个主症与两个次症,再结合舌脉即可确诊为中风后遗症。排除存在认知障碍、精神类疾病以及对实验药物过敏等患者。在基本资料方面,两组差异不大,有可比性(P>0.05)。
1.2治疗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西医治疗,包括降至降糖降压等对症治疗,以及营养神经、抗血小板聚集、循环改善等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应用益气活血通络方与康复训练治疗,具体操作如下。
1)益气活血通络方。方剂包括生黄芪30g,白术、陈皮、丹参各15g,半夏、赤芍、川芎、地龙、当归、僵蚕以及银杏叶各10g,在此基础上进行辨证加减用药:对于伴发上肢疼痛、麻木的患者,加用桑枝15g;言语不利患者加用郁金、远志以及石菖蒲各10g;头晕目眩者加用珍珠母30g以及菊花、天麻各10g;肢体挛急者加用甘草6g与白芍20g。加水煎至200mL,分早晚2次温服,1剂/d。
2)康复训练。首先语言训练,从简单音节开始训练,逐渐到复杂的音节,加强患者语言及认知功能的培养。其次肢体训练,将肢体训练的操作方法及重要性详细讲解给患者及其家属听,指导其从被动训练开始,合理锻炼肢体的活动能力。待恢复至一定水平后,指导患者从站立、行走等日常活动开始,严格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开展肢体主动训练。
1.3观察指标
1)临床疗效判定标准。患者治疗后的病残程度为0级,可独立行走,生活自理能力、工作及社交恢复至正常视频,为治愈;病残程度为1~3级,生活自理能力基本恢复,但患肢存在活动功能不全的情况,为有效;患肢肌力提升幅度超过1级,可做简单的功能活动,但生活自理能力比较差,为有效;未达到上述标准,为无效。
2)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采用NDS(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量表进行评价,总分为45分,得分在0~15分范圍内,为轻度神经功能缺损;16~30分为中度缺损;31~45分为重度缺损。
1.4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21.0软件对研究数据展开统计学处理与分析,计数与计量方面的数据分别应用百分率(%)与均数±标准差(±s)来表示,分别行χ2和t检验。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疗效对比
经统计,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8%,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2.2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对比
治疗前,观察组患者的NDS评分为(18.2±5.7)分,对照组为(18.0±5.1)分,两组数据差异不大(P>0.05);治疗后,观察组NDS评分为(9.1±4.2)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2.4±3.6)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
3结论
中风作为临床比较常见的一种脑神经疾病,主要病证表现为卒然昏仆、不省人事、语言不利、口歪眼斜等,严重危害到了患者的健康及生活[5]。近些年来,人们对中医学的研究不断深入,临床在治疗中医后遗症患者时,也加大了中医学理论的应用力度。
本研究结果显示,联合应用益气活血通络方与康复训练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其治疗总有效率及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仅接受常规西医治疗的对照组(P<0.05)。究其原因,主要是中风后遗症主要由气血亏损未修复,风邪、痰瘀等滞留经络,使得气血运行不畅而引起。通过应用益气活血通络方进行治疗,方剂中的黄芪可起到补气的作用,气行则血行;赤芍、川芎、当归,具有通络、化瘀、活血的功效;地龙与僵蚕可发挥出通络、熄风、清热的效果。诸药联用,可共同发挥出祛瘀活血、通络化痰、益气扶正的作用。功能康复训练经循证医学证实,可将中风患者的致残率大大降低,充分促进患者语言及行为能力的提高,加快去肢体功能的恢复。
综上所述,对于中风后遗症患者,通过联合应用益气活血通络方与康复训练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且疗效安全可靠。
参考文献
[1] 王明红,邹成松,陈瑶,等.破瘀醒神汤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1(11):1289-1290.
[2] 王中甫,王静雅.中药序贯治疗高血压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J].中国药房.2011,22(03):263-265.
[3] 陈文斗,玉石,谢乔林,等.针灸联合康复训练联合骨瓣开颅治疗高血压脑梗死40例.陕西中医.2013,34(11):1474-1476.
[4] 陆娟英,张永建,张线英.针灸联合康复训练配合西药治疗脑梗死后头痛25例观察[J].浙江中医杂志.2015,50(03): 210-213.
[5] 房爱娟.针灸联合康复训练加味佐治脑梗死急性期51例疗效观察[J].国医论坛,2015,30(0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