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伟大改革开放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铸就的精神风貌、精神气概、精神品质。这种精神就是: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勇立潮头、攻坚克难的拼搏精神;久久为功、蓝图到底的守恒精神;抢抓机遇、善作善成的创业精神;放眼世界、面向未来的通达精神;自力更生、大胆借鉴的兼容精神;讲信修睦、协和万邦的和合精神;合作共赢、命运与共的共享精神。伟大改革开放精神是当代中国人民最鲜明的精神标识,是把改革开放继续推向深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根本价值遵循。
[关键词]改革开放;改革开放精神;伟大改革开放精神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274(2019)03—0021—04
[作者简介]李纪才,男,法学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兵团党委党校副校长(援疆),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常务理事,国家社科基金评审专家,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思想、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党建理论和平等、公平理论。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改革开放铸就的伟大改革开放精神,极大丰富了民族精神内涵,成为当代中国人民最鲜明的精神标识。”[1]
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也来到了一个“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時候”,一个“愈进愈难、愈进愈险而又不进则退、非进不可的时候”。因此,认真总结提炼“伟大改革开放精神”,对于进一步凝聚全党全国人民力量,鼓舞人民士气,激励人民勇立潮头、奋勇搏击、戮力前行,把改革开放继续推向深入、推向前进,无疑是很有必要的。
伟大改革开放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伟大历史进程中,解放思想,立足实际,以大智大勇、坚强毅力,在不断破解一个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难题中展现出来的精神风貌、精神气概、精神品质。所谓“伟大改革开放精神”,就是: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勇立潮头、攻坚克难的拼搏精神;久久为功、蓝图到底的守恒精神;抢抓机遇、善作善成的创业精神;放眼世界、面向未来的通达精神;自力更生、大胆借鉴的兼容精神;讲信修睦、协和万邦的和合精神;合作共赢、命运与共的共享精神。
一、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
改革开放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没有可以奉为金科玉律的教科书,所以,“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整个改革开放过程,就是一个大胆探索、善于创造的过程;改革开放体现出来的精神,就是解放思想、“走自己的道路”的首创精神。40年来,无论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兴办经济特区、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建立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等具体措施,还是创建前无古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施“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等重大社会实践,甚至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的开辟和推进,都是敢闯、敢试、敢冒的结果。正如邓小平所指出,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要敢于试验,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干不出新的事业。[2]40年来,我们正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敢闯敢试,才摆脱了许多思想上和体制上的禁锢,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杀出一条血路”,取得了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功和世所公认的历史成就。因此,“伟大改革开放精神”,首先是“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这已成当代中国人的精神风貌。
二、勇立潮头、攻坚克难的拼搏精神
改革开放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完成的。因此,仅有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豪情还是不够的,还必须有敢于战胜各种风险挑战、闯关夺隘的精神气魄。改革开放40年,就是一个勇攀高峰、敢涉险滩、啃硬骨头、经大风浪的历史过程。无论是经济领域的价格闯关、解决脑体倒挂、经济下行、房价高企、贫富差距、利益分化等问题,还是政治领域的反“官倒”、反特权、从严治党、铁腕反腐等斗争;无论是思想领域里的反意识形态“自由化”、多元化、历史虚无主义、“普世价值”等的思想整治,还是发展领域里解决环境污染、地区差距、城乡差距、社会保障不足、上学难、看病贵等问题;无论是破解国内的经济、社会、改革、发展、稳定问题,还是化解国际上的苏东剧变、西方制裁、金融危机、贸易战、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等冲击;无论是解决内政、外交中的实践问题,还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重大理论问题的回答,都是不断克服风险挑战、搏击惊涛骇浪的历史过程。正是在这个历尽千辛、排除万难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破浪前行,砺炼出了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中国人民一往无前,磨砺出了勇立潮头、攻坚克难的拼搏精神。
三、久久为功、蓝图到底的守恒精神
改革开放不是一蹴即至、一挥而就的短期任务,而是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的宏伟事业。因此,仅有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豪气、勇立潮头攻坚克难的勇气是不够的,还要有久久为功、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志气,有执着坚守、持之以恒的守恒精神。改革开放40年的光辉历程,是排除干扰、一以贯之的过程;40年的辉煌成就,是凝心聚力、久久为功的结果。从“三步走战略”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再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完善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建设,从全面依法治国的展开到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推进,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到全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都需要“久久为功”的务实态度和“蓝图绘底”的坚守精神。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一张好的蓝图,只要是科学的、切合实际的、符合人民愿望的,大家就要一茬一茬接着干”。[3]即要有“钉钉子”的精神,一锤接着一锤敲,一颗钉子接着一颗钉子钉,直到大功告成;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豪迈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总之,坚持久久为功、蓝图到底的守恒精神,就是一个脚印一个脚印走下去,使“接力赛”一代一代跑下去,抓铁有痕、踏石留印,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四、抢抓机遇、善作善成的创业精神
改革开放要根本完善体制机制,极大地释放、解放、发展生产力,实现人民美好生活,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样一个宏伟事业,是由一个个阶段性目标任务构成的。因此,改革开放不仅要有久久为功、一种蓝图绘到底的志气,还要有抢抓机遇、善于成功、积小胜为大胜、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精神气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要以燕子垒窝的恒劲、蚂蚁啃骨的韧劲、老牛爬坡的拼劲,坚持不懈,攻坚克难,善作善成”[4]。40年来,我们正是抢抓一个个稍纵即逝的历史机遇,积极作为,才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我们正是抓住了“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潮流的历史机遇,作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实现了经济起飞;正是抓住了国际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实现了“中国制造”的崛起,开始参与到全球分工体系中;正是抓住了经济全球化趋势和我国加入WTO契机,实现了我国产业升级,成为国际价值链的重要一环;正是抓住了新科技革命兴起机遇,实现了我国科学技术的跨越;正是抓住了西方全球治理陷入困境的契机,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之所以能在40年的时间里把我国建成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外汇储备第一大国,使中国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跨越,没有抢抓机遇、善作善成的创业精神,是不可想象的。
五、放眼世界、面向未来的通达精神
中国的改革开放是在宽广的国际舞台上展开的。因此,邓小平指出,“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要从大局看问题,放眼世界,放眼未来。”[5]之所以要面向未来,是因为“现在世界的发展一日千里,每天都在变化,特别是科学技术,追都难追上”[6]。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我们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实行积极主动的开放政策,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全面开放新格局,为我国创造了良好国际环境、开拓了广阔发展空间。所以,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中国的改革开放不仅实现了自己的壮大,也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增长。所以,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需要中国。立足当前,面向未来,就要坚持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仅不会关闭,而且要越开越大;就要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牢牢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机遇,促进数字经济、人工智能发展,打造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总之,中国凭着放眼世界、面向未来的通达精神,实现了重大发展,也必然要在深化改革开放进程中,依靠这一强大精神,实现更大跨越。
六、自力更生、大胆借鉴的兼容精神
中国的改革开放是自力更生与吸收借鉴的统一。一方面,邓小平指出,“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要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来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7];另一方面又强调,“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8]。40年来,我们正是坚持“自力更生、大胆借鉴”的兼容并蓄精神,才既发挥了全党全国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又大力吸引国外信息、技术、资本、智力,推动中国实现了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重大发展。今天,这一精神仍然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基本原则。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不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我们都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9]。中国作为大国,粮食要靠自己,实体经济要靠自己,制造业要靠自己,大国重器必须掌握在自己手里。国际上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上升,先进技术、关键技术难以获得,我们只能通过自力更生实现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中国最终还是要靠自己。同时,又要“目光远大、胸怀宽阔、善于吸收一切人类文明成果”。因此,“自力更生、大胆借鉴”必须始终是中国改革开放所具有的兼容精神。
七、讲信修睦、协和万邦的和合精神
中国的改革开放是在和平与发展的国际环境中进行的,中国走的是和平发展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和平发展思想是中华文化的内在基因,讲信修睦、协和万邦是中国外交理念的基本内涵。[10]40年的改革开放中,我们始终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恪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宗旨,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我们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反对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反对干涉别国内政,反对以强凌弱。我们发挥负责任大国的作用,支持广大发展中国家发展,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和建设,维护全世界普遍安全、共同繁荣。我们协调不同国家间的关系,推动各国相互尊重、相互合作、共同发展,同各方一道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为世界共同发展增添新动力。中国决不以牺牲别国利益为代价来发展自己,绝不会把自身曾经遭遇的苦难强加于他人,中国发展不对任何国家构成威胁,中国无论发展到什么程度都永远不称霸。总之,讲信修睦、協和万邦的和合精神,既是中国文化的精神特质,也是中国改革开放所秉承的核心理念。
八、合作共赢、命运与共的共享精神
对外开放不仅要正确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还要把全世界看作一个整体,为整个人类社会发展承担起应有责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真正的快乐幸福是大家共同快乐、共同幸福、共同发展。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利益交融;人类面临共同的安全威胁、全球性挑战和发展难题,安危与共;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共同发展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符合各国人民长远和根本利益。因此,必须顺应时代潮流,同舟共济,维护各国共同安全,实现共同发展。40年来,中国积极推动建立“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推动建立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体系,建设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推动各国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努力实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在中国改革开放中形成的“合作共赢、命运与共的共享精神”,成为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世界的强大精神引领。
总之,把改革开放继续推向深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首创精神、拼搏精神、守恒精神、创业精神的支撑和凝聚;构建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建立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体系、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离不开通达精神、兼容精神、和合精神、共享精神的发扬和引领。因此,“伟大改革开放精神”是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是引领人类走出治理困境、走向共同繁荣的根本价值遵循。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EB/OL].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18/1218/c1001-30473936.html.
[2][5][6][7][8]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2、64、300、299、3、373.
[3]习近平在中共十八届二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EB/OL].http://cpc.people.com.cn/xuexi/n/2015/0721/c397563-27338737.html.
[4]习近平.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EB/OL].http://www.bjqx.org.cn/qxweb/n247571c219.aspx.
[9]习近平.新形势下要坚持和运用好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EB/OL].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3-12/26/c_118722889_2.html.
[10]习近平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的重要演讲[EB/OL].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5- 11/07/c_ 1117071632.html.
责任编辑:彭银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