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红波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春节档科幻大片《流浪地球》的热映,激发了人们对宇宙空间探索的空前热情。当观众被带着地球一起逃离太阳系寻找人类新家园的情怀打动时,中国科大石头科普工作室的学生们,对电影的技术细节做了计算分析,经过中国科大教授的把关,得出了有趣的结论——按照电影安排,点燃木星大气产生激波推开地球估计很难实现,木星的引力潮汐撕裂地球也不太可能。不过,学生们认为,这并不影响《流浪地球》成为一部很棒的科幻电影。
读了上述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对电影中出现此类问题的认知,谈谈你的观点和看法。
材料中言及的问题是电影细节与科学真实之间的关系。作为科幻作家,可能因为个人能力的限制,没法做到对科学现象进行很认真的研究,只是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开始天马行空的想象,中科大的学生站在科学的角度细致分析入情入理、令人信服。那么,在文学艺术与科学知识之间,在影视作品与受众群体之间,该如何面对,这是值得思考的。为此,我们可以从以下角度立意:
1.正视科学,力求完美。影视作品是面向大众的,作品中出现错误的科学问题,容易误导观众。影视剧作家在创作时,对里面出现的场景或事件,需要专业人士把关。
2.艺术张力,可以理解。影视作品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可借助想象来激发观众的心灵共鸣,从而获得美的欣赏。艺术来自于生活,但往往高于生活,对作品中出现可能不科学的场景,并不影响观众的审美体验。
3.齐头并进,合作双赢。根据剧情的需要,应当邀请专业人士审核指导,不能出现明显的失误。而对未知的东西,可通过想象去描述,带给观众积极的思考。做到站在现实的层面上,去构思壮丽的篇章,将更吸引观众。
何不讓“科幻兄弟”强强联手
(“强强联手”彰显观点,但“科幻兄弟”在此表意不明。)
□安徽省歙县第二中学 吕必辰
自从中国科幻大片《流浪地球》高调出道,人们对其褒贬不一,也常拿它与科学技术相比,总的看有两种观点,一是科学才是王道,科幻只是玩笑;二是由于科学不发达,依靠科幻表达对未来向往。(首段指出“科学与科幻”两者之间的关系,但没有很好扣题。)
而我却和以上两种态度截然不同,我认为科学与科幻是一母同胞的兄弟,何必反目成仇。科幻是人类对未来新事物的想象,再借助于小说、影视等艺术方式表达科技的成果。科学却是人类通过研究对新事物和现象有了明确的定义,有一定专业性。不可否认的是,两者是科技进步的表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彼此的发展也要依赖对方,为何不强强联手呢?(提出观点,叙述的内容太长,导致入题较为缓慢,影响了主题。)
没有科幻就很难刺激科学的研究,英国科学家牛顿曾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测就没有伟大的发现。而科幻也的确发挥出了应有的作用。一系列科幻大片的新奇玩意,现在已成为炙手可热的生活产品。1968年上映的电影《2001太空漫游》中描述的iPod已出现,《星球大战》中提及的悬浮自行车也已问世。这些成功的例子不胜枚举。我相信,以后的科幻热必定又会带来新一波科技热,并且科幻对青少年科学教育有着引导作用,他们往往在观看时有着浓厚的兴趣,对科学的素养也会有潜移默化的提高,更有甚者将职业目标放与科技上,由此观之,科幻也在推动科学发展。(举例论证,强调科幻与科学的关系,有一定的说服力,但语言不够精练,影响说服力。)
当然,没了科学的基础,科幻就会显得很荒谬。如果电影《流浪地球》当初拍摄时询问过科学家情节是否合理,再作出一定的修改,这可能更为合适。同时,科学家也完全可以将自己合理的观点提供给科幻剧制作者,从而激发人们对科学的探索。(此段重在分析,缺少足够的事例来论证,显得有些单薄。)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幻与科学这两个不同的领域应该强强联手,齐头并进,才能更好地将科技的作用最大化,使生活过得更精彩。(呼应前文,语言阐述较为松散。)
1.标题拟写,较为简单地表达个人观点,没有精心思考,没有起到引人入胜的作用。
2.首段表述较为拖沓,不能及时紧扣主题来分析,做到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
3.选用的事件内容单薄,在叙议结合上表现不尽人意。没有抓住中心来阐述,没有做到叙议结合。
4.语言松散,在叙述时不能一步到位地阐明个人观点,可有可无的句子较多,影响了全文的论证力度。
1.對标题的拟写,必须要精炼或带有一定的文学性,直击读者的内心,展现清晰的观点。
2.首段论述要言简意赅,直接阐明个人观点,围绕标题展开,呈现出明确的叙述角度。
3.在论证上,要做到叙议结合,对引用的材料要跟主题联系起来分析论证。
4.文章首尾要呼应,在词语的运用上必须精练、扣题,使全文浑然一体,突出主旨。
科幻与科技齐飞 剧情共精彩一色
□安徽省歙县第二中学 吕必辰
科幻大片《流浪地球》上映后,人们对其褒贬不一,总的看来有两种观点:一是科幻只是玩笑,科学才是王道;二是科学不发达,依靠科幻表达向往。殊不知,科幻与科学是一母同胞的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