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昀
[摘要] 目的 探析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 方便采集2016年8月—2018年8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76例老年支气管炎患者作为本次重点对象,根据护理方案将以上患者划分为参照组(传统护理模式)及实验组(优质化护理服务模式),且每组等分为38例,对所有患者经护理干预后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观察与比对,并作出總结。 结果 实验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经护理干预后的VT、MBC及生活质量各指标评分情况,均较干预前有所改善,则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62,P<0.05);观察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经干预后的临床总有效率为37例(97.37)%,较参照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29例(76.32)%,更为突出,有可比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52,P<0.05)。结论 针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护理工作中,实施优质化护理服务的临床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优质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9)04(b)-0172-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effect of high quality nursing service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chronic bronchitis. Methods Convenient select seventy-six elderly patients with bronchitis who wer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August 2016 to August 2018 were enrolled as the focus of this study. According to the nursing program, the abov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reference group (traditional nursing mode) and experimental group (quality nursing care service model), and each group was divided into 38 cases. The clinical nursing effects of all patients after nursing intervention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 and summarized. Resul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he scores of VT, MBC and quality of life indicators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chronic bronchitis were improved compared with those before intervention,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reference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comparable(P<0.05);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elderly patients with chronic bronchiti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37 cases(97.37)%, which was more prominent than the reference group 29 (76.32)% of the elderly patients with chronic bronchiti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χ2=8.352, P<0.05). Conclusion In the nursing work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chronic bronchitis, the clinical effect of implementing quality nursing services is definite and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Key words] Elderly chronic bronchitis; Quality care; Effect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在临床呼吸科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且患病率及复发率极高。其主要临床病因不排除与免疫功能低下、年龄或刺激性气体等因素有关,可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而促使呼吸道防御功能有所降低,进而引发感染,严重者可并发肺心病。如早期得不到对症治疗及护理对策,不仅延误了治疗的最佳时间,同时也对后续的治疗及恢复的好坏带来一定影响。从某种意义来讲,不仅对患者增加了过多经济负担,同时也大大降低了患者对配合治疗的依从性。为此,为寻求一套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及处理,已成为众多临床学者需要面临解决的首要问题[1]。该文方便选自2016年8月—2018年8月期间在该院收治的76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别对研究对象实施传统护理模式及优质化护理服务模式后的临床效果进行深入探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分析方便选取的该院进行诊治的76例老年支气管炎的有关资料,经与患者和家属沟通后,双方同意参与本次实验。并签订了知情同意书及通过了本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纳入标准:所有老年患者均经临床检查明确后,符合慢性支气管炎的诊断标准。排除标准:均排除存在严重传染疾病及精神异常疾病者。结合该次实验的护理计划分成参照组38例(传统护理模式)和实验组38例(优质化护理服务),其中参照组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6例,最小年龄在52岁,最大年龄在70岁,平均年龄段在61岁左右;病史1~10年,平均病史5.5年之间;实验组男性患者最小年龄在55岁,最大年龄在75岁,平均年龄段在65岁左右;病史1~8年,平均病史4.5年之间;以上所有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进行比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该组患者均采取传统护理模式①常规对入院患者静心入院宣教工作,如介绍病房环境,责任护士及负责医生。②遵照医嘱进行给药,并对患者常规执行用药指导[2]。③饮食护理、日常生活护理及出院健康宣教等常规护理。
1.2.2 实验组 对本组患者均采取优质化护理服务模式(1)心理疏導:①护理人员应向家属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如家庭背景、文化程度及社会地位等,再对其进行相应的心理疏导,以便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3]。②耐心指导患者有关慢性支气管炎的相关知识与临床意义,以便正确纠正患者对该疾病的认知度与重视度,进而重新树立正确对待疾病的自信心,以良好的状态去面对治疗,从中提高整体治疗的依从性[4]。(2)加强吸氧操作:①如有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情况,护理人员应立即给予患者吸氧治疗,直至将患者的临床表现得以缓解[5]。②患者吸氧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加强关注巡视工作,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调整吸氧量,同时严密观察患者有无不良反应,若发生不良反应情况,应及时通知医生并给予对应处理。(3)加强药物使用:①针对该疾病的主要治疗药物是以抗生素为主,为此,护理人员在对患者用药是应严格按照医嘱执行用药,并对于具体的致病菌类和药物的本身敏感性给予全面考虑。②在患者用药期间,护理人员应密切关注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变化,特别是体温和病情变化。(4)加强日常护理①护理人员应加强定时为患者进行排痰与口腔护理,并耐心向患者宣教有关咳痰的必要性及技巧。②加强合理膳食,建议以清淡为主,多食用一些富含高蛋白、富含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③确保病房卫生干净、整洁,温度湿度调试到最佳为宜,以防诱发咳嗽表现。④鼓励患者适当参加文化活动及康复锻炼,同时加强指导预防慢性支气管炎的健康宣教。⑤定期随访,以便随时了解患者的实际身体恢复情况,对其给予正确指导及来院复查时间。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护理前、后的(肺活量VC、最大通气量MBC)肺功能各个指标评分情况进行比对;比较两组老年患者经护理干预后生活质量指标情况及临床总有效率情况,并耐心听取主诉,结合实际的临床症状给予适当调整。
1.4 疗效判定
通过对两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发放调查问卷形式,并遵照SCL-90症状自量表结合患者的呼吸情况、心理状态以及精神活动,以百分制作为此次评判标准,若分数最高,说明生活质量越高;通过对两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作为临床疗效标准:经X胸片复查,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明显恢复或正常,则判断为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较干预前有所改善,则判断为好转;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均较干预前无任何改变或存在加重迹象,则判断为无效。
1.5 统计方法
研究获取的所有数据结果均使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并以百分比为计数资料,χ2检验,(x±s)为计量资料,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VT、MBC情况
结果发现,实验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经护理干预后的VT与MBC各评分情况,均较干预前有所改善,则显著高于参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结果显示,实验组老年支气管炎患者经护理干预后的生活质量各指标水平情况
均较参照组患者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51,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临床有效率比较
结果得出,观察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经干预后的临床总有效率较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25,P<0.05)。见表3。
3 讨论
目前,临床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方式有很多,获得一定效果,但治疗期间存在护理不当的情况频频出现,促使大部分患者反复发作的现象越来越多。不仅不能够帮助患者有效改善肺功能情况,同时对预后的康复好坏也将带来严重后果[6]。为此,如早期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进行合理的对症治疗及护理干预措施,显得至关重要。随着临床医疗的飞速进展与完善下,促使临床护理模式也随之不断在修整与提高,促使人们对临床护理服务的要求也相对越来越高,已不再但单纯对疾病的护理,逐渐转向人性化、系统化、规范化为一体的护理模式。导致传统护理模式已无法满足人们的所有需求。而优质化护理服务在临床上是一种最新的护理模式,全面以“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为主要核心内容,加强对患者实施心理干预、用药干预、日常生活干预等措施,从中加强了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及自我护理技巧性,不仅体现了护理人员的责任心与职业素养,同时还增进了友好的护患关系,进而提升了整体的服务质量及临床治疗效果。恰恰弥补了过去传统护理模式的不足之处,深受患者及家属的一致好评[7-8]。
该文通过对该院接收的76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采取不同的护理方式后发现,实验组患者的肺功能情况较参照组患者显著改善(P<0.05)。由此可以看出,优质化护理服务是一种强调以人为本,尽所能去实现患者的所有需求为目的。全面为患者提供一种优质、全面、高效的治疗环境及护理服务水平,进而能够更好的提高患者配合依从性,更利于患者腹功能康复;实验组患者的肺部呼吸情况、心理状态及精力活动等生活质量指标水平均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由此说明了护理人员通过对患者加强对口腔的清洁、排痰指导、饮食指导以及耐心疏导患者的消极负面心理等干预,在一定程度上,不仅能够帮助患者改善呼吸情况,同时也提高了晚年的生活质量;实验组患者获得的临床护理总有效率为97.37%,与参照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总有效率的76.32%更为显著(P<0.05),这与贾春颖再研究报告中观察组患者获得的临床护理总有效率为97.85%,较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总有效率为78.25%的结果基本吻合。总而言之,实施优质化护理服务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进行干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传统护理方式,获得临床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 曹晶. 优质化护理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当代医药,2018,25(21):195-197.
[2] 李珊珊.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护理中优质化护理服务的临床效果[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31):15-17.
[3] 朱静娟.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护理中优质化护理服务的效果[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27):12-21.
[4] 孙春芳.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采用优质化护理服务的效果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2016,11(6):247-248.
[5] 姜旸.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观察[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A0):247-254.
[6] 丁丽梅.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护理中优质化护理服务的效果观察[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52):30-36.
[7] 李庚申. 老年慢性气管炎护理中优质化护理服务的临床效果研究[J]. 中国医药指南,2018,16(3):267-268.
[8] 贾春颖.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应用优质化护理服务的效果分析[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11):239-240.
(收稿日期:2019-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