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伟华 粤海国际酒店管理(中国)有限公司
本文突出“深度融合”四字在于,当前国企党建工作效应仍未能充分与国企改革发展的内在要求相契合,从而就弱化了国企党建工作的威信及对改革发展的作用,甚至使一些国企政工干部长期处于较为尴尬的工作境地。因此,推动国企党建与改革发展深度融合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首先党建工作应对企业内的工作和全体员工产生作用;再者,通过全体员工共同努力,使党建工作对国企改革发展起到助推作用。在辩证视角下来看它所要求的两个方面实则构成了相互融合的态势。
国企作为市场经济主体,其所开展的党建工作应融入到企业各项事业发展的进程中,推动国企高质量发展。从而,这就在原则高度构成了国企党建与改革发展深度融合的目的。
国企党建与改革发展深度融合不能脱离党建工作的职能范畴,即需要在其政治建设、组织建设、思想建设、纪律建设、作风建设的职能范围内来进行手段升级与创新。在明确了目的的基础上,这里的“手段”便需要遵循:党建工作—企业工作—对党员干部—对全体职工—为推动企业各项事业改革提供政治保障、组织保障、思想保障、作风保障的逻辑下来展开。
国企党建与改革发展深度融合需要聚焦党建工作助力企业各项事业发展的成绩中来进行。在本文开篇之处提到了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及重要指示批示要求则是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推动改革发展的具体评价指标。
根据以上所述,实施策略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构建:
国企党委是推动国企党建与改革发展深度融合的中枢神经。国企党委应充分发挥领导作用,一是进一步在高层决策体系优化中强化党的领导。把董事会、经营班子会建设与加强党的领导有机结合,在前置审议的基础上对高层决策及授权体系进一步梳理完善,坚决确保党的领导与公司法人治理实现有机统一。二是抓好同步对接,坚持加强党的建设与企业改革发展同步推进,加强顶层设计。深入研究党组织在企业决策、执行、监督各环节的权责和工作方式,构建科学合理有效的党建工作体系。三是围绕企业战略目标,将党建工作纳入公司管理体系对其进行考量,确保党的建设与管理深度融合。四是强化责任落实,狠抓责任清单化落实。切实抓好党委会决策落实清单及党组织领导班子、党组织书记、党组织班子成员、党群部门四级“责任清单”的贯彻落实,把党建责任明确到人、具体到岗。
基层党支部是践行推动党建工作与改革发展深度融合的前沿阵地。要承接上级党组织分解的各项任务,持续中央及上级各项大政方针的贯彻落实,以理论武装头脑,践行高质量发展。一是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形式,广泛开展教育引导,积极传导正能量,提振精气神,推动行动力。二是基层党支部应充分激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组织党员攻坚克难,对他们强调党建与经营管理目标协同,主要是激发国企职能部门的负责人,特别是党员干部的头雁效应。三是增强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本领。抓准矛盾点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焦点问题,多角度、全方位做好干部职工思想教育和价值引领。
一是精简会议、文件,明确员工行为上的负面清单,将作风建设列入管理考核指标,充分运用“四种形态”,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二是大力推进国有企业“三项改革”及职业经理人制度,激发人的活力,鼓励尽职担当,激励约束并举,实行末尾淘汰,建立容错机制,运行市场化用人机制。三是大力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努力打造初心文化、业绩为上文化、效率文化、发展战略文化等。
国企党建与改革发展能否深度融合,还取决于各项工作是否落实。要引入政工干部蹲点制,突出发挥政工干部的“钉钉子”精神。一是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全力以赴加快推进企业重大战略、重点项目、重大工程的落地见效。二是针对企业发展的痛点难点问题,党组织应鼓励认领攻坚克难课题,一盯到底加快攻关破题速度,一抓到底形成成果和实效。
总之,要把握国企改革发展对党建工作的内在要求,实施策略可由:突出政治引领,强化责任担当,发挥领导作用;突出党建影响力下沉+升级,发挥保障和服务作用;突出作风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双管齐下,发挥党管干部作用;突出“钉钉子”精神,发挥保落实的作用等四个方面来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