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崐 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
作业目标成本管理简单来说就是将作业成本管理和目标成本管理融为一体,通过对总施工成本的目标核算,实现了对目标成本管控对象的拓展和延伸,深入到施工作业的层面,通过作业动因分析和作业变量控制,获取更为准确的施工信息和数据,从而分不同的作业阶段来实现更为精准的成本管理。通过实施作业目标成本管理能够帮助建筑施工企业进一步节约施工建设成本,降低作业资源的损耗,提高工程施工建设的有效性和施工成本管理水平。本文就从分析作业目标成本管理的实际应用价值入手,探讨和研究作业目标成本管理在施工企业成本管理中的具体应用流程和步骤。
建筑施工企业实施作业目标成本管理的方法进行成本管控,能够有效的弥补传统成本管理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建筑施工企业传统的成本管理方法无非是作业成本管理和目标成本管理这两种,二者各有利弊,作业成本管理主要就是针对整个施工作业过程进行动因分析和成本控制,提高作业效率,避免无效作业。但单纯的利用作业成本管理的方法缺点就在于缺乏对整个工程施工周期的分析,不利于总目标成本的控制。而目标成本管理的对象是从整个工程施工到全过程来看的,包括施工产品和各道工序,从施工设计到材料供给,通过制定目标成本来倒逼利润,目标成本管理虽然能够实现总量控制,由于仍然沿用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对在具体施工作业中产生的信息和数据不能实现精确和完整收集与整理,有可能会导致目标成本与实际成本存在较大的出入。我们将这两种成本管理方法进行优势互补,采用一种全新的作业目标成本管理模式,实现目标成本管理产品层到作业层的延伸,通过作业分解设立各个阶段的目标程度,再通过作业成本来获取精准的数据进行核算,也就实现了总量控制和过程控制的融合。建筑施工企业通过实施作业目标成本管理的方法来进行成本管控,可以帮助建筑施工企业构建部分与整体相结合的成本管理模型,从而全面的提升施工企业的成本管控能力和水平。
要将作业目标成本管理的方法应用于建筑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过程之中,必须要明确基本的流程和步骤。首先第1步就是要根据建筑工程的具体施工情况,来确立目标成本,也就是实现总量的规划和控制。要确立目标成本必须严格的以市场为导向,从工程设计环节入手,结合工程施工特点和市场材料的价格情况进行综合的调研和分析,从而对工程施工建设成本有着初步的核算。在此基础上就可以制定相应的目标成本管理方案,对于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材料的数量、费用和价格,以及相应的人工费用和机械设备费用、总工程量等进行成本计算。但是在具体施工作业的过程中,由于施工周期较长,相应的价格成本方案不会一成不变,这就需要利用到作业成本管理来实行下一步的作业分解,实现阶段性的目标成本管理。
作业分解是实施作业目标成本管理的最为关键的一步,作业分解的科学性与否直接关系到作业目标成本管理方法的有效性。一般来说进行施工作业分解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遵循以下几点要求:第一就是要结合具体的工程施工作业特点,来明确每个阶段作业的界限;第二就是要实行作业目标管理责任制,在每个作业阶段要有指定的负责人;第三是作业的分解必须要坚持市场导向,尤其是在作业过程中涉及资源价格变动的问题,必须要进行对标分析;第四是作业的分解并不是数量越多越好,而是要科学和精准的划定作业阶段。在遵循上述几点要求的前提下就可以实施相应的目标成本分解,首先就是根据总目标成本结合作业分解计划进行阶段性的目标成本划分;其次就是利用作业成本的动因分析,再对阶段性的目标成本进行细化,严格的控制每个作业环节中的成本支出。最后就是要落实成本管理责任制,把每个作业环节的目标成本管控明确到具体的责任人或者班组,从而保证成本信息反应的速度,提升成本管理水平。
首先,建筑施工企业要成立专门的作业目标成本管理小组,定期的对作业目标成本实际成本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成本管控过程中作业层面存在的偏差,以及影响阶段性目标成本实施的关键因素。作业目标成本老评价分析主要就是从作业进度、作业效率、成本差异以及作业动因等方面来进行综合性的评估,可以根据施工作业的进度来计算已发生的成本和将要发生的成本,对已发生的实际成本可以与原定的作业阶段目标成本进行差异化率分析,明确成本动因,从而进一步规范作业流程,改进施工技术,提高施工效率。其次,建筑施工企业可以实行绩效考核的办法,对于顺利完成目标成本管理的个人或班组实行绩效奖励,提高施工作业人员参与作业目标成本管理的积极性。
结语:建筑施工企业通过运用作业目标成本管理,能够更为有效的控制工程建设施工的成本,精细化、系统性的成本管理有利于提高施工企业的综合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