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评剧小戏《劝爱宝》的艺术价值及其现实意义

2019-07-12 10:43秦皇岛小海评剧团066000
大众文艺 2019年3期
关键词:小戏评剧公婆

(秦皇岛小海评剧团 066000)

评剧《劝爱宝》是一出经典的传统小戏,又名《还阳自说》、《周兰香上吊》《仁慈增寿》。这出小戏是评剧祖师爷成兆才老先生根据《宣讲拾遗》一卷《还阳自说》编剧。剧本以《周兰香上吊》名首载于民国十八年(1929)诚文信书局出版的《评剧大观》,民国二十一年又收入文成堂书店出版的《评剧大观》第四集。一经问世,立刻风靡整个评剧界,首先受到评剧老艺人们的追捧,争先排练上演!由于名演员们的竟演,在加上剧情的新颖、贴近百姓生活,此剧演出极为轰动,受到了观众的热烈欢迎!在舞台上可说是久演不衰,深受观众们的喜爱。小戏讲的是:“周仕春之子爱宝,性愚痴,其妻姜氏不贤,为争主家事,诬陷小姑周兰香有外遇,兰香难忍嫂子对她的侮辱,上吊身亡。兰香死后,姜氏对公婆百般刁难,在隆冬大雪之日,竟把公婆赶出家门!公婆冻死途中,被兰香鬼魂救活。邻人张氏古道热肠,不满爱宝夫妻所作所为,劝其接回公婆,以尽人子之道,爱宝夫妻不允,无奈,张氏将周仕春夫妇接到自己家中赡养。兰香在阴间控告姜氏,并将其灵魂勾走,令其游十八层地狱后还阳。姜氏还阳后,自述阴间报应,遂悔过迎回公婆。演员爱演、观众爱看,小戏历经百年久演不衰、直到现在还有它顽强的生命力,我想不外乎两点:一是此剧的艺术价值;二是此剧的现实意义。

一、评剧小戏《劝爱宝》的艺术价值

成兆才老先生编写了此剧,最早是由评剧男旦艺人金菊花等首演于冀东农村,成为评剧著名的传统剧目。新中国成立后,经过新文艺工作者的修改润色,保留了精华部分,剔除了封建迷信情节,使其焕发了异彩,进一步提升了此剧的艺术价值,真正成为了评剧剧目长廊中的一出经典小戏!

评剧在20世纪初,发源于唐山,以当地流行的“莲花落”为基础,吸收了“蹦蹦戏”的说唱和表演,又吸收了河北梆子、冀东皮影戏、京剧的部分音乐和表演程式,形成了评剧。评剧早期行当向以三小著称,也就是小生小旦小花脸儿,辅以彩旦,后受京剧等大剧种的影响,行当逐渐齐全,可分为生、旦、净、丑。表演的内容也以家长里短见长。小戏《劝爱宝》的人物主要由小丑、彩旦和青衣组成,这样也就增加了它的可看性。戏里的台词非常的生活,处处充满了诙谐幽默,说的又是发生在观众身边的事儿,所以很能引起他们的共鸣。评剧这个剧种最善于唱,尤其女腔,或高亢悲壮、或低回婉转,节奏、速度、调式多变,唱词通俗易懂,戏迷容易学唱。戏里耳熟能详的唱段也是一大看点,它囊括了评剧的各种板式,如:搭调、二六、慢板、楼上楼等等、真是酣畅淋漓、旋律优美!自它诞生之日起,此戏上演百年,历经几代评剧大师的创作打磨,真是流派纷呈,极具艺术享受!同样的唱词经过不同艺术家的不同处理、呈现了风格各异的艺术特点,有的响遏行云、高亢嘹亮,有的低回婉转、小桥流水。早期的评剧名家刘翠霞、白玉霜、花莲舫均有此戏的录音传世。建国后的评剧大家们借鉴了前辈艺人的演唱特点,又根据自身的艺术条件,丰富了小戏的唱腔旋律,使其成为自己的保留剧目。现今比较流行的版本有白派(白玉霜)、花派(花月仙)还有李派(李忆兰)。她们利用自己的嗓音条件,用不同的艺术特点塑造了同一个角色“邻人二婶儿”。白派的低回婉转、细腻传神;花派的宽厚有力、字字珠玑;李派的嗓音圆润、清爽激昂,各具特色,令人回味!她们的演唱艺术给观众带来了极大的艺术享受!她们的唱段也成为戏迷们学唱的范本,传唱至今。

二、评剧小戏《劝爱宝》的现实意义

小戏流传至今、久演不衰还在于它具有非常强的现实意义。我想,当初成老先生编写此剧也是有感而发吧!就象他编写的评剧名家《杨三姐告状》一样,都具有非常强的现实意义。孝,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历史上留下来了很多孝子贤孙的故事,真是感人肺腑,流传至今!最有影响力的就是二十四孝。相反,也有很多不孝的故事流传下来,令人不齿!我们现在从各种媒体都能看到这类社会现象,而且这类节目也是我们非常关注的。前几天有个电视节目,老母亲一生操劳,老伴儿早年去世,自己含辛茹苦拉扯了七个儿女长大成人,可养老倒成了问题!每个儿女都有他们不赡养老人的理由,为了自身的利益,兄弟姐妹打成一团,恶语相向。七个儿女呀!老人自己能养活七个儿女,可七个儿女合起来却养不了一个老人,令人唏嘘呀!还有一则报道,更为可恶。为了一点儿小事儿,当孙子的就把爷爷给打了,那是真打呀!当记者看到头破血流的老人、问年轻人为什么下狠手打自己的爷爷,孙子满脸气愤的说“他该打”,而且是当着左邻右舍,面对着镜头!最为不可思议的是小伙子的父亲,也就是老人的儿子也在场,当问及为什么不阻挡自己儿子的蛮横行为,他却不说一句话,满脸的不在乎!看来这种行为在他们家不算啥,司空见惯。想起一句老话“老猫房上睡,一辈传一辈”呀!从古至今,这样的事儿比比皆是,也是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小戏的主题恰恰就反映了这个问题。在戏里有很多劝孝的台词,比如二婶儿给爱宝夫妻婉转的讲“羊羔跪乳、乌鸦反哺”的故事,这些都能引起观众的共鸣。小戏不是一味的讲大道理,而是在爱宝夫妻的插科打诨中进行,让观众在笑声中体会着戏里传达着的主题。

我在戏校上学的时候就排演了这出经典小戏,至今已演了几百场。无论城乡,每次演出都能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他们随着剧情笑着哭着感叹着!演出完毕,有的老人们来到后台和我们演员交流,都问,下次什么时候再来。看着他们还没擦干的眼泪,我心里很清楚,这出小戏打动了他们,引起了他们的共鸣。当地的组织者也说:“这出戏真有教育意义,让老百姓多看看这样的戏,有好处呀!”这样的话包含了深意,也有很多的无奈,这样的话也让我感觉到了小戏的存在价值和它的现实意义。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是我们所期盼的,谁都有老,做儿女的时刻记住自己是从哪里来的?是如何长大成人的?更要为自己的孩子做好榜样,哪怕是为了自身,莫到了“树欲静而风不止 子欲孝而亲不在”时而悔恨,为时晚矣!

小戏《劝爱宝》还在继续演着、传唱着,因为观众喜欢,观众喜欢就是一出好戏,就有其流传的价值!

猜你喜欢
小戏评剧公婆
恩怨如污垢
烦恼,公婆搬过来住了
烦恼,公婆搬过来住了
浅谈评剧的乐队及伴奏
新形势下唐山评剧如何焕发生机
古锁里藏了个小戏精
且慢过度夸赞“小戏骨”演技
小戏骨
关于评剧艺术发展的几点思考
评剧《良宵》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