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221116)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是中国历史上乃至世界文明历史上的一位重要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孔子思想博大精深,其内容涉及政治、文化和教育等方面。
在孔子创办的私学中,最为重要的一门课程就是音乐。孔子开展大量音乐实践来提高音乐修养。他还精通古琴、箫、笛等多种乐器,讲究声乐韵律,善于歌唱。孔子创作的《龟山操》、《闲居乐操》、《欢乐操》等曲谱,体现他在当时拥有较高的谱曲能力和音乐鉴赏能力,展现了其优秀的音乐创作才华。
孔子虽没有专门的音乐美学理论专著,对于音乐欣赏也没有做系统说明与具体讲解,但散见于《论语》中的孔子音乐美学思想,对当时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探究儒家音乐美学思想,对近现代音乐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社会巨变,奴隶制度趋向衰落并开始向封建制度过渡。
春秋时期因开始使用铁器,耕作技术得到发展。农作物产量不断提高,农村公社的土地不再按照肥瘠分配,土地逐渐成为农民私有财产。之后,农村公社的土地集中分配制逐渐瓦解,个体经济进一步发展,新型地主阶级开始出现。
春秋战国时期,冶铁技术不断进步,产品增多,分工细致化。人们开始掌握铁工具,社会生产效率不断提高,手工业也开始发展起来。
手工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商品流转,各国都城和交通要道上的城市也在不断扩大。各国之间的战争,大城市的商业兴起,人们超越国界的活动,推动着文化交流与发展。
伴随农业、手工业生产以及商品经济发展,城市音乐文化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各地区人民互相交流其各自的独特音乐以及唱奏经验,影响和推动着音乐艺术快速发展以及各种音乐思想的形成。
礼乐制度是周代建国初期时由周公制定。君子无物而不在礼是西周时期严格的礼乐制度核心思想。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吸取商代灭亡的教训,巩固奴隶主阶级的社会地位。但音乐逐渐成为以礼为中心的的模式,乐是礼的附庸,音乐发展趋于僵化。
西周末年,诸侯国势力增强,周代统治势力不断被削弱,周天子至高无上的权力地位遭到来自全国各诸侯的挑战。新兴地主阶级逐步获得各诸侯国中的政权。奴隶主贵族学校已满足不了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奴隶主贵族官学形同虚设。周代宫廷中规定的礼乐制度逐渐衰落,社会上层建筑全面崩溃瓦解,即礼崩乐坏。
孔子生活在春秋之际,处于社会变革的转折点上。鲁国大夫季桓子用六十四人在庭院中奏乐舞蹈,引起孔子的愤慨。这是“礼崩乐坏”的典型事例,也是中国奴隶社会从鼎盛走向瓦解的侧面反映。伴随礼乐制度崩坏,音乐开始摆脱礼的束缚,在社会上获得独立地位,人们也越来越关注到了音乐的本质作用。
春秋后期,贵族内部斗争激烈,贵族地位发生动摇。各诸侯国音乐膨胀发展,学术文化走出高级贵族圈子,开始扩大到下级中。孔子出身没落贵族家庭,他总结官府之学,创办私学,开启了古代私立音乐教育的先河。
孔子作为新兴知识阶层先驱,主张音乐的政治作用,坚持音乐等级化区别,极大程度为维护统治阶级利益而服务。孔子作为先秦儒家音乐的提倡者和实践者,其音乐美学思想是在特定社会环境中产生,为春秋战国时期的音乐学术发展开创了一条全新道路。
1.在孔子音乐美学思想中,坚持“仁”的音乐精神核心
“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孔子的“仁”具有伦理学上的意义。在《论语·八佾》中:“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1“仁”最初体现在“礼”和“乐”的关系之中。但在春秋礼崩乐坏的局面之下,仅仅依靠“礼”是无法使人们遵循周礼的。
孔子首先提出“仁”的文化精神思想,这在当时具有很强的创造性,并获得了人民的赞同。他希望通过泛爱众的情感外化,宣扬“仁”的精神,其真实目的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追求理想化的社会制度。
培养“仁”的最佳行为方式是“乐”,孔子期望通过音乐来感化人民,陶冶人性,统一思想,巩固统治阶级地位,这也是孔子美育实践中重要行为活动之一。
2.在孔子音乐美学思想中,强调“尽善尽美”的音乐审美标准
在《论语·八佾》中,曾提出“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2孔子认为,音乐本身纯粹的存在形式为“美”,即音乐旋律和节奏等方面和谐的存在,音乐内容也应当符合伦理道德标准,这是“善 ”。
《韶》是歌颂舜因文德受到尧的禅让,其音乐内容意在歌颂舜的文德,孔子认为是符合儒家思想追求的仁义道德。对比《武》,其音乐内容意在宣扬武王的征伐伟业。武王虽通过伐讨获得人心所向,却使用暴力手段获得天下大权。孔子认为《武》虽气势宏大,场面华丽,但缺少文化道德底蕴。
孔子音乐美学思想要求音乐的内容与形式统一,音乐不仅要追求形式上的和谐,更需要在音乐内容中符合儒家的标准仁义道德。“尽善”不完全是指音乐的政治倾向性,更多的是要讲求音乐的时代风格的相关问题。“尽美”是指音乐本体的艺术性。所以孔子追求“尽善尽美”,实质上是强调艺术性与时代性的相统一,这也是他经过大量音乐学习实践后总结出的理论。
《论语·述而》中:“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3孔子较高的音乐艺术欣赏水平,侧面体现出他追求音乐内容与形式的完全统一,追求美与善的融合。孔子认为音乐艺术不仅需要声音上的美,更重要是音乐所表现出的思想内容需符合礼教,符合儒家思想道德标准的仁义道德。
通过以上内容,孔子对于音乐美的评价标准为“尽善尽美”,即追求音乐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这是孔子对于音乐最为关键的要求。
3.在孔子音乐美学思想中,倡导“和”的音乐审美态度
孔子对前人的音乐谐和论加以继承与总结,讲求“和”的音乐审美态度。孔子在哲学思想上求“和而不同”,在伦理学思想上追求“礼之用,和为贵”、“中和且平”。除此之外,孔子在评价人物时采用“过犹不及”的思想。以上这些思想的本质都是一致的。孔子的艺术审美以及孔子的人生实践,都讲求的是“和”。
在《论语·八佾》中:“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4孔子赞美《诗经》的第一篇——《关雎》,称其快乐而不放荡,悲哀而不痛苦。孔子对于这首诗歌的评价体现出其大力提倡的“中和之道”。
孔子要求音乐在表现感情时,要进行情感节制,表现适度,不过分。音乐审美不论是内在情感体验,还是外部体现都需要保持一种中和的状态。
人们学习音乐不仅仅是为了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音乐来认知世界。音乐与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都有着紧密联系。音乐活动对于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心理素质提升以及生活态度改变都有着重要作用。音乐影响着人的情感波动,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改变人的意识观念,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在《论语·阳货》中:“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5朗诵诗歌,可以培养人们的想象力;可以提高人们的观察力;可以锻炼人们的合群性;可以学得讽刺方法。这反映出了孔子对于音乐社会作用的认识,音乐的社会功能是十分重要的。
从孔子音乐美学思想特点来看,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更多关注的不是音乐本质,而是音乐功能性。孔子将音乐看做是看作完善道德、修身养性的教化工具。音乐具有的社会教化作用,是通过审美体验与享受,也就是通过美感作用来实现的。孔子音乐美学思想更多的是希望通过将音乐与道德相融合,以此来教化民众,从而更好地为统治阶级服务。
孔子教化民众,倡导善和美的艺术真谛的音乐美学思想,对于弘扬伦理道德具有着重要意义。孔子音乐美学思想为了统治阶级而服务,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人心,保证了国家的长治久安。
近现代音乐界对孔子音乐美学思想的态度也是存在许多争议的。1912年,时任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的蔡元培,主张采用西方教育制度,大力倡导美育教育。蔡元培批判地继承孔子音乐美学思想,广采博收,将美育课设置为学校必修课,对中国教育事业影响深远。
20世纪20年代,旅德音乐学家王光祈曾写诗并提出“处世治心惟礼乐”的观点,坚持使用礼乐来复兴中华。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涌现出的大批曾在国外学习音乐的知识分子们为中国音乐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当时,文化界掀起了一股批孔狂潮。
吴虞,曾被胡适称为是攻击孔教最有力的健将之一,他在《致陈独秀》中提到孔子思想只适用于孔子所处的时代,若要坚持其思想便会阻碍文化发展等等。
作为批判孔子音乐思想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青主。他认为古代中国的音乐,实际上只是礼的附庸。音乐在艺术层面上不具备研究价值,音乐要作为独立地生命存在,不是为政治服务的工具等等。
孔子音乐美学思想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现象,有着深刻的时代印记,其思想既有着积极作用,也有着消极影响。对待孔子音乐美学思想,需要坚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态度。
孔子是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他开创了儒学的音乐美学理论,深刻影响着中国音乐美学思想的发展。零散记载在《论语》中的孔子音乐美学思想,无不体现其特色创新的音乐理念。孔子实质上代表着统治阶级利益,其音乐美学思想也成为了中国社会上占有统治地位的官方音乐观。
孔子音乐美学思想对于中国音乐文化产生了弥久深远的影响,渗透到了中国音乐的发展过程中去。他强调音乐不仅仅作为陶冶人们情操的艺术,更多的是通过音乐活动以达到教化作用和政治作用。
透过孔子音乐美学思想,感受其蕴藏的美学内涵与道德价值。当今社会,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频频出现道德沦陷等不良社会现象,学校和社会应该加强道德教育。孔子通过音乐来教化民众,是值得现代社会教育借鉴的。现代社会应该更加注重传播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优良思想。
注释:
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24.
2.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33.
3.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70.
4.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30.
5.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