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师范大学音乐舞蹈学院 530001)
背景音乐在影视作品中往往充当着体现人物形象特点的作用,也反应人物的思想。影视作品《红楼梦》中黛玉葬花片段,林黛玉怜惜落花为落花立冢,由此感悟自己的爱情与命运的坎坷。这段画面的配乐同名《葬花吟》,速度慢中板,主要采用二胡拉奏主旋律,古筝、琵琶、萧等乐器加入其中,乐曲中间大鼓和镲的加入将情绪推向高潮后又缓缓走向尾声。这里还加入了人声的演唱。就如同黛玉将自己心中的苦闷与她眼中的泪水一起融入这缓缓的音乐中,诉与观众听。《葬花吟》原是一首诗词,分为四段,分为起承转合。乐曲在创作时是一个三段曲式,其调式是D羽加变宫的六声调式。从影视作品本身来说,林黛玉本是贾母千金的女儿,生得容貌极佳又有旷世诗才,母亲去世后到贾府生活,寄人篱下的生活让黛玉内心充满了自卑,与贾宝玉的爱情也因薛宝钗的到来危机重重。整段背景音乐是与黛玉人物形象相吻合,也体现黛玉内心的挣扎不安与悲切。
民族乐器最大的特点就是“拟人声”,如二胡,二胡的音域音调和人声极其相似,在演奏时极具歌唱性,著名二胡演奏家闵惠芬就第一次提出了二胡“声腔化”一词,就突出了二胡与人声的接近之处。而弹拨乐器琵琶又有“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的听觉感受,能演奏颗粒性饱满的片段,琵琶的轮指又能演奏出连绵起伏的音乐。因此将这些乐器组合在一起时,就容易奏出富有歌唱性最能贴近人感情的音乐。很多电视剧在人悲伤至极时播放二胡曲《二泉映月》或者是《流浪者之歌》;在活泼开心的片段采用弹拨乐曲《欢沁》。如果单单是画面传递给观众某些情感性的内容则显得单调,没有感染力,也没办法让观众产生共鸣和现场感。就拿近几年的热播古装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来说,古装剧必定少不了民族乐器的配乐,最经典的也是最能打动人心的一幕就是女主白浅跳诛仙台,女主角在经历挖眼背叛后,对和男主角的爱情终于丧失信心,绝望中的她听信反派之言跳入诛仙台结束自己的生命。这一幕让人感受到深深的无力感,以及对女主角的同情对反派的愤怒。
故事影片《冰山上的来客》插曲《花儿为什么那样红》改编自塔吉克民歌。插曲主要是描述了驻守新疆唐古拉山的一名解放军边防战士与当地一位姑娘的爱情故事。我们知道新疆维吾尔族地区的人民都是能歌善舞,并且当地的音乐风格也独具一格,在变化音和节奏上是独特的。在表达战士与姑娘的爱情时,自然是以舞蹈和肢体语言表达为主。该乐曲的演奏乐器是新疆的特色乐器,包括拉弦乐器西塔尔琴和弹拨乐器冬不拉。这两件乐器是新疆特有的乐器,冬不拉在演奏时一般用于弹奏重拍,新疆歌舞韵律的特点之一就是重拍的运用,它也能够形象的表现羊群的欢腾和骏马的啼声。而西塔尔琴的音色珠圆玉润,在印度音乐中为主要乐器,听觉上非常神秘高贵,婉转而曲折。在演奏或者演唱时,音乐家一般将倚音演奏(唱)成回旋婉转的颤音。镜头的切换和乐曲的节奏结合得刚刚好,镜头随着节奏而变换,给人以运动感,而不是在平面上两个人的动作,而是将人放在一个立体的环境里。
电影《百鸟朝凤》的上映,让唢呐这个民族乐器走进大众的视野。绝大多数人对于唢呐的印象停留在红白喜事的奏乐中。但是在这个电影中,唢呐吹响了著名的独奏曲《百鸟朝凤》,而这部影片讲述的是德高望重的唢呐老艺人带领徒弟们用执着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追求和传承唢呐精神的故事。而唢呐这个乐器贯穿整部电影的主题,象征着这样一种向上而又坚定的民族精神。影片中最能打动人的就是村长死后众人为其演奏一曲《百鸟朝凤》以敬送亡人,乐曲吹奏的同时,画面切换的是村民们朴实的面孔。整部作品的基调就是想通过让更多的人了解唢呐这样一个被人遗忘的乐器这样的方式让中国文化回到正轨上去,影视作品传达给人的应该是中国精神的传承不息,学艺也学做人,越是朴实无华就越能打动人心。
因此民族音乐作品在某部分影视作品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将音乐运用到更多的影视作品中去,为影视作品创作更多的民族音乐作品可以当代民族音乐演奏者为发展民族音乐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