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研究述评

2019-07-11 00:59方正
中州学刊 2019年5期
关键词:述评中国共产党

方正

摘 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根本原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党的十九大以来,学术界围绕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逻辑理路、科学内涵、重大意义、基本原则以及践履路径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取得较为丰硕的成果。通过对文献的系统梳理发现,现有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在研究内容上,应强化基础理论问题研究,丰富并充实相关理论体系;在研究方法上,可以采用跨学科、多层次以及比较研究等方法,提升理论的阐释力与创新性;在研究视野上,注意借鉴其他国家执政党领导的基本经验,拓展理论研究的国际性视野。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党的全面领导;述评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19)05-0009-08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①他在阐述党的建设总要求时,首先强调要“坚持与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这一论断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总结党的建设历史经验作出的科学结论。近年来,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这一重大理论命题进行探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在系统梳理现有学术成果基础上,就其中存在的某些问题提出若干建议,以期为今后更深入的研究提供有益借鉴。

一、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逻辑理路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既有其历史与现实的逻辑,也蕴含着深刻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的理论逻辑。当前,学者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就这一问题展开了论述。

1.历史逻辑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历史与人民的必然选择。近代以来,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无数仁人志士为了实现“救亡图存”,前赴后继开展了诸多救国救民的尝试。从“中体西用”的洋务运动、含有君主立宪色彩的戊戌变法到矢志“民主共和”的辛亥革命,无不以失败而告终。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经过二十八年浴血奋战,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学者通过分析中国近现代历史指出,正是因为有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华民族从根本上扭转了近代以来不断衰落的历史命运,实现了从封建专制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的转变。②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在治国理政的伟大实践中,逐步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以及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找到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各项事业取得辉煌成就,使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这些历史性伟大成就的取得,归根结底得益于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因此,有学者指出,新时代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将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强国,必须牢牢把握当代中国的世情国情,始终坚持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领导。③也有学者基于近代以来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演变提出,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党根据不同历史时期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时代特点与不同变化不断调整路线、方针、政策,不断深入认识并致力于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由此开启了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转变的伟大历程。贯穿这一历史进程的逻辑主线,是中国从革命到建設到发展都始终坚持党的领导。④

2.理论逻辑

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的重要内容。《共产党宣言》明确指出,无产阶级的斗争,必须也只能由无产阶级政党来领导。无产阶级作为最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要实现伟大历史使命,就必须始终坚持无产阶级革命政党即共产党的正确领导,逐步把工人阶级上升为国家的统治阶级。列宁在领导无产阶级革命与创建新型社会主义国家的过程中,发展并巩固了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思想。他认为,在革命时期,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按照高度集中的方式组织起来,在党内实行近似军事纪律那样铁的纪律”⑤,以强大的凝聚力与战斗力保证工人运动取得最终胜利。他强调,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国家政权的一切政治经济工作都要由共产党领导,要“培养一批有经验,有极高威信的党的领袖”⑥,使无产阶级在党的领袖的集中领导下,统一全党意志,凝聚全党力量,在一致行动中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历届领导人均就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作了重要论述,为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毛泽东高度重视党的领导权问题,提出要坚持“无产阶级对一切问题的领导权”⑦。邓小平强调指出,“为了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⑧,他要求努力把党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江泽民强调:“党是领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力量。工农兵学商,党是领导一切的。”⑨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方略之一。由此可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重要思想。

3.现实逻辑

从国际形势看,一方面,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同发展趋势与命运所得出的必然结论。近年来,全球范围内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均面临着一定困境,在某种程度上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不可调和的内在矛盾。相比之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党的领导下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民族复兴的光明前景在可预见的未来将得以重现,这些深层次、根本性的变革能够发生的关键正在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⑩另一方面,新时期中国面临着日益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朝鲜半岛无核化问题、南海岛屿争端、中美贸易战争以及意识形态渗透等传统与非传统安全问题严重威胁着我国周边环境稳定。在各种风险矛盾叠加的国际安全形势下,需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力量,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平稳运行。B11从国内形势看,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不平衡与不充分发展问题造成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以及生态等各领域各方面的问题,亟待党强有力的领导予以应对B12;另一方面,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深水区攻坚区,发展中的不确定因素增多,各种矛盾与利益冲突叠加交错,持续推进改革进程、继续扩大对外开放,需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克服一切困难险阻。B13从党内形势看,十八大以来,党内反腐败斗争虽然取得了压倒性胜利,但是影响党的执政能力、党的先进性、党的纯洁性的不良因素仍然存在,党内组织涣散、意识松懈、党纪松弛等问题未从根本上得以解决。B14新时代新形势下,我们党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不能允许党的执政基础产生任何风险,不能容忍党的执政权威受到任何挑战,因此必须要以党的权威力量稳固全党政治立场,树立正确价值理念,重塑党的政治规矩与纪律。B15

综上所述,学者们从历史、理论与现实三个维度对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内在逻辑进行了阐述,这些逻辑体现了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必然性。历史维度上,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对历史与人民选择的根本遵循;理论维度上,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的根本要求;现实维度上,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解决新时代中国面临的诸多新问题的客观需要。

二、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基本内涵

科学认识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基本内涵是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当前,学界对其内涵的界定主要围绕以下几个视角。

1.领导内容说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有着具体的、丰富的内涵。有学者指出,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看,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包括了坚持党对经济建设的领导、对文化建设的领导、对法治建设的领导、对社会建设的领导、对国防与军队事业的领导以及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导等六个方面。B16有学者认为,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仅体现于经济、文化、法治、生态、社会以及国防等方面,还应含括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B17也有学者提出,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其核心要义在于“全面”二字,可以从广度与深度两个维度进行把握。从广度上看,“全面”领导意味着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一是对所有工作领域的全覆盖,凡涉及社会治理与人民生产生活的领域均须坚持党的领导;二是对所有区域全覆盖,各级基层党组织都应旗帜鲜明地加强对区域内各项工作的领导。B18从深度上看,“全面”领导体现于“绝对”领导上:一是加强对政法工作的绝对领导,保证令出一门、政令畅通与令行禁止;二是加强对思想工作的绝对领导,要始终确保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牢牢掌握意识形态话语权。B19

2.领导方式说

部分学者从领导方式的角度探讨党的全面领导的具体内涵。有学者认为,党的全面领导包含政治领导、组织领导与思想领导等三种方式。政治领导反映了执政党的指导思想、政治主张以及价值追求,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根本;思想领导旨在以科学的思想武装全党,将党的意志主张转化为全黨的自觉行动,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灵魂;组织领导旨在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共产党组织的坚强有力有赖于铁一般的组织纪律,因而组织领导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重要保障。B20有学者指出,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基本内涵可以归纳为“四个坚持”:一是坚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这是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保证;二是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四方,不断提升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全局性战略意识与能力;三是坚持党的组织纪律,以严明的组织纪律提升新时代党的凝聚力与战斗力;四是坚持“全面”领导与“一切”领导相结合,重点关注涉及改革开放全局与国家安全等重大工作的领导,避免事无巨细与眉毛胡子一把抓的被动混乱局面。B21

3.领导体制说

一些学者认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丰富内涵主要体现于党的领导制度层面。李君如指出,在党的组织制度与组织原则上,各级党组织须严格贯彻民主集中制,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严格遵守“四个服从”。B22黄相怀认为,在党的工作制度与程序规则上,必须严格执行重大问题请示汇报制度,各级党组织及其领导干部要向同级党委负责,重大情况要及时请示汇报。B23张晓燕提出,在党内责任制度上,要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制,做到权责对等,有权必有责,有责必担当。B24黄坤明认为,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最根本的在于巩固党中央权威与强化集中统一领导体制。在国家治理全局中,执政党是位于中央的领导核心,要通过党的集中领导体制机制,保证全党思想上团结一致与行动上协调一致,进而将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真正地贯彻执行下去。B25

三、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重大意义

习近平指出:“党要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B26这一重要论断深刻揭示了新时代坚持并完善党的全面领导的重大意义。目前,学界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保障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从思想与实践两个层面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可靠的政治保障。思想层面,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为中华民族复兴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引领:建设伟大事业进行伟大斗争,需要中华民族在意识上始终保持高度的团结一致,只有党的领导全面科学、坚强有力,才能凝聚起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奋进的精神力量,将民族复兴的宏伟事业进行到底并最终取得胜利。B27在实践层面,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为民族复兴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中国是一个有着近十四亿人口的多民族国家,要动员并组织全体人民积极参与才能最终实现民族复兴的光明愿景,作为一个拥有八千多万党员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强大的组织能力与动员能力,是民族复兴由愿景变为现实的最可靠保障。B28谢建平则认为,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属性与特殊品格,铸就了党和国家、人民命运一体化的特征。在面临新时代诸多新挑战的背景下,只有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才能切实增强党的政治定力、战略定力与反腐定力,确保党和国家的事业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确保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进程稳步推进。B29

2.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从现代政治学的角度看,国家治理现代化亦即意味着政党治理现代化。国家治理现代化需要稳定的政治秩序,科学化、强有力的现代型政党能够吸纳社会各阶层的精英,在党内统筹协调好各种利益矛盾,控制并减少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冲突。就政治发展过程而言,政党的数量并不重要,政党制度的力量与适应性才是主导因素。因此,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不断提升党的领导的科学化水平与国家治理现代化是内在契合的,有助于党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有学者指出,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体实践看,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新时代我国治理转型的基本前提。当今中国政治发展呈现出国家与执政党紧密勾连的结构特点,也因此衍生出执政党与治国理政的内在逻辑关联性。B30也有论者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执政党建设的成效如何,直接关系着国家与民族发展的前途命运。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语境下的国家治理现代化,必须以政党治理为根本前提。B31还有学者认为,只有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巩固并完善党的全面领导制度体系,才能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更好地实现。B32

3.推动改革向纵深发展的主导力量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能够保证全面深化改革的正确方向。有学者提出,在日益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环境下,中国的发展受到来自多方的干扰与阻滞,我们党既能够坚定秉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又能够理论联系实际,结合当代中国发展的实际情况形成特色鲜明的中国道路。B33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亦能够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强大的动力。改革是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重大抉择,涉及国家治理的各个领域,这不仅要求我们党充分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也要求党能够统筹谋划改革的各个层次、各个方面以及各个要素,将党的意志主张覆盖到改革的所有领域与环节中,确保改革取得最终胜利。B34齐卫平认为,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推进改革向纵深发展的战略定力。无论是在改革的摸索前进阶段还是深化发展阶段,都不能缺少明确坚定的战略定力。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对改革发展方向、改革政策制定与改革措施实施具有决定作用,使得改革开放能够不偏离正确航道,保证改革进程始终平稳、有序地推进。B35此外,也有学者从全面深化改革的具体领域出发,阐述党的全面领导对于推进改革向纵深发展的主导性意义。如丁俊萍认为,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涵盖了国家机构职能体系、政府治理体系、群团工作体系、武装力量体系等党政军群各个方面,涉及面广、影响范围大、利益牵扯深、任务艰巨繁重,必须在党的全面领导下,运用系统思维统筹协调各方,才能形成改革合力,推进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B36

四、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基本原则

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当前,学界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1.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人民群众的拥护是党夯实执政根基的根本保证,人心向背关系着党的生死存亡。因此,有学者认为,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必须把发展好与实现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与落脚点,如此才能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才能实现党和国家的長治久安。B37从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的历史教训看,脱离群众是无产阶级政党取得执政地位后面临的最大危险。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必须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必须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宗旨,不断联系群众、密切群众与团结群众,巩固党执政的群众基础。B38

2.以法治建设为支撑

有学者认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要求在政党治理中必须严格依据党章与党内法规处理党内事务,在治国理政的过程中要依据宪法与各项基本法律领导国家与社会治理,实现依规治党与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B39也有学者提出,宪法与党章蕴含的法治精神与法制设计为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提供了明确的指向。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一方面要以完善党内法规制度为基础,党内法规是政党法治化的根本,也是提升党的领导能力的关键要素;另一方面,要以统筹党纪与国法的深度融合为基础,政党现代化要求政党权威的行为法治化、政治运作过程公开化程序化。B40另有论者认为,依法与依规都是法治原则的具体体现,旨在以硬性约束保证党的全面领导过程中权力运行的程序性、正当性以及职责性。B41

3.以政治建设为统领

政治建设作为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了党的建设的方向与效果。李立国等人认为,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旗帜鲜明讲政治为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厚植执政基础与民心基础,使得中国共产党能够始终赢得人民群众的广泛拥护,进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强有力的领导。B42黄相怀提出,政治性是政党的本质属性,党的建设应当始终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一方面,党的政治方向明确、政治原则坚定、政治路线正确,始终把为民造福作为根本政治担当,才能统一全党意志,凝聚全党力量,充分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另一方面,各级党组织及其成员须坚决维护党中央的领导核心地位,自觉拥护党的领袖权威,始终把对党忠诚作为根本政治要求,在思想与行动上保持与党中央的协调一致,方能真正实现党的全面领导的贯彻落实。B43

综上所述,学者们主要从人民性、法治建设以及政治统领三方面论述了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基本原则,有力地回应了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根本宗旨即为谁领导、法理依据即如何领导、内在要求即领导方向等重大现实问题。这些原则规定了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基本框架,在本质上是辩证统一的:以人民为中心是法治建设与政治统领原则的价值旨归,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为以人民为中心与法治建设原则提供了政治保障,法治建设则是实现以人民为中心以及政治统领原则的根本途径。

五、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践履路径

理论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使研究成果用来指导实践,对党的全面领导基本问题的研究最终指向是贯彻落实党的全面领导的具体实践。当前,学界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践履路径展开了论述。

1.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因此,贯彻落实党的全面领导,必须以全面从严治党为保障。在治理环境上,要以健全的党内法规制度净化党内政治生态,为全面从严治党创造风清气正的环境氛围B44;在治理对象上,必须严防党内形成既得利益集团,消除各种类型的“两面人”现象,及时清理不合格的惰性党员,扫除从严治党盲区B45;在治理措施上,必须严格推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制,把管党治党的责任层层压实,确保全面从严治党的实效性B46;在治理过程上,必须把“严”的标准、“严”的措施贯穿于管党治党的实践中,实现全面从严治党的系统化与全覆盖。B47徐玉生等人认为,新时代以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改进与完善党的全面领导,必须坚持“三全”。“三全”指的是:全员性,全面从严治党要实现主体全覆盖,拒绝任何特例存在;全方位,要将全面从严治党贯彻落实到思想建设、组织建设、纪律建设、制度建设、作风建设以及反腐倡廉建设等各个方面;全过程,即全面从严治党要始终贯穿中国革命、建设、发展的全过程,全面从严治党的措施必须抓牢抓细,要注重每个细节每个流程。B48王进芬等人则提出“三严”的要求,即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B49

2.建立健全党的全面领导体制

健全党的全面领导机制,是贯彻落实党的全面领导的根本要求。胡鞍钢等学者认为,党的全面领导是具体的、务实的,必须通过具体的制度体系将党的全面领导贯彻到治国理政的所有实践中。B50周良书等人提出,要完善党对重大工作的领导机制,对涉及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重大工作,须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B51蒯正明等人则提出要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推动党的纪律检查制度与国家监察制度的深度融合,实现对国家公职人员的监督全覆盖。B52王敏等人认为,建立健全党的全面领导机制应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健全上下一体的请示报告制度,党内请示制度能够有效维护党中央权威,实现全党范围内的令行禁止;二是健全作为执政中介的党组制度,党组是党嵌入国家和社会的重要组织形态与制度形态,可以有效提升政党控制与动员国家、社会的能力;三是健全作为全面控制的“归口管理”体制,通过优化党中央决策议事机构、强化党的职能部门作用、合并职责相近的党政机构等措施加强和改善“归口管理”制度,实现党的领导全覆盖。B53

3.不断提升党的全面领导能力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提升党的全面领导能力是关键。一是政治领导力。有研究者指出,党是执掌国家政权的最高领导力量,必须始终秉定正确政治方向、保持强大政治定力、善于驾驭各种政治局面、有效防范各类政治风险,实现对国家与社会的高效控制与强力影响。B54二是思想引领力。有学者认为,党的先进性来源于科学的理论,必须用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全党,增强党对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引领力。B55三是群众组织力。有论者认为,走群众路线是党在长期革命与建设实践中形成的深刻经验总结,新时代必须以更加细致耐心的群众工作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了解,始终联系群众、依靠群众、团结群众。B56四是社会号召力。要充分提升党的社会号召力,集中政治优势、激活政治资源、厚植政治基础,以巨大的感召力调动一切社会正能量,把党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B57祝灵君认为,增强党的全面领导能力,需要做到五个“善于”:一是善于将自身命运与人民、民族命运紧密联系,形成党与国家、人民的命运共同体;二是善于发现优秀的政治人才,并将之输送到各个职能部门,更好地实现治国理政目标;三是善于引领迅速变化的基层社会,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基层社会凝聚力与组织力;四是善于进行自我革命,持之以恒地从严管党治党,提升党经受各种风险的抵御能力;五是善于观谋国际国内形势,在推动本国兴旺发展的同时,努力建构合作共赢的国际关系,形成良好的国际战略环境。B58此外,还有学者认为,提升党的全面领导能力,需要提升党的领导的科学性与艺术性:实现党的科学领导,必须明晰权力边界、准确定位内部关系、优化运行机制;提升党的领导艺术,则要增强党的领导的整体性、协调性与系统性,处理好全局与各方、集中与分散、领导与监督、中央与地方、顶层与基层以及党委与政府之间的关系。B59

综上所述,学者们主要从党的全面领导的制度建设、能力建设以及保障机制等方面对其践履路径进行了论述,基本回应了贯彻落实党的全面领导的基础性、关键性问题,体现了新时代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根本要求。但在具体的实践路径的设计中,不能仅从宏观层面进行整体擘画,还要深入到中微观层面进行更加细致的探讨,提升实践构想的问题针对性与现实应用性。

六、评价与展望

通过文献梳理可知,学界对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这一新命题作了全方位、多层次的探讨并取得可喜的成就。然而也需认识到,现有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笔者以为,今后的研究不妨从以下几方面作出进一步拓展与延伸。

1.深化基本理论问题研究,丰富并完善相关理论体系

在研究内容上,现有学术成果对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还不够,与党的领导体制改革的实践要求不相适应。提炼出富于学理性的新理论,概括出蕴含规律性的新观点,是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对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进一步深化对基础理论问题的探讨,例如,可以对相关基本概念进行更明确的界定,包括“党的全面领导”“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以及“党的领导方式”“党的执政方式”等概念相近或语义类似的表述。对这些基础性概念加以辨析可以更好地把握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科学内涵,丰富党的领导理论学说,为后续研究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另外,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十九大以来党的领导理论的重大创新,但现有成果缺乏对其创新性的理论阐述,对党的领导思想的内在发展逻辑的系统性建构也不够。笔者认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蕴涵着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具有严谨的逻辑结构与系统的理论框架,为解决新时代中国“坚持什么样的党的领导”“怎样坚持党的领导”以及“为什么坚持党的领导”等一系列重大现实问题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論支撑。但目前学界研究成果的结构完整性、理论体系性还存在诸多不完善。未来不妨立足治国理政全局性的高度,打破泛泛讨论的研究现状,深度研究党的全面领导理论的逻辑架构,不断深化对相关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提升党的全面领导理论的逻辑性与系统性。

2.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增强理论研究的创新性

在研究方法上,目前的学术成果多从宏观视角进行探讨论证,解释性与描述性的研究较多,系统性的具有学理深度的成果较少。部分成果仅从文本出发对“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进行了总结归纳,问题意识不足导致内容单薄且偏向政治性说教,无法从学术性高度对这一命题进行更加深入的理论建构。未来的研究中,不妨立足不同研究视角,在文本解读、概念界定等基本方法之外,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增强研究的学理性与创新性:一是运用比较论证法,对古今中外的政党领导理论进行系统梳理,通过比较研究来凸显新时期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时代特色与理论特色,尤其要对我们党成立以来的党的领导理论进行深入探讨,增强对新时代党的全面领导理论的继承性、发展性以及创新性的逻辑建构。二是丰富“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现有学术成果多运用党的建设理论作为分析框架,研究视角过于单一狭窄,难以从多方面审视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重大意义。从广义上讲,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不仅仅涉及党建理论,亦与政治学、法学、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紧密联系,今后不妨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法治实现、新发展理念中如何贯彻落实党的全面领导以及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对新时代我国经济转型发展的意义等多方面进行研究,以跨学科的视野拓宽研究领域,增强理论研究的阐释力与创新力。三是深入至中微观层面,增强对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具体问题的研究。现有成果多偏重于党的全面领导体制的顶层设计,基于国家层面或党的领导体系的宏观视域进行分析论证,宣传性与重复性研究较多,在具体的制度设计与实践措施方面缺乏可行性与针对性,今后可以对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动员机制、实践机制与保障机制进行更加具体细致的设计,对地方基层如何贯彻落实党的全面领导机制进行深入讨论,从微观层面提升理论研究的问题针对性与现实应用性。

猜你喜欢
述评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关于法学视角下的服务型政府建设探析
近十年来中国城镇化发展的研究述评
诗歌里的低诉,苍凉中的守望
国内科技投入研究现状简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