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习近平同志在《环境保护要靠自觉自为》一文中首次使用“两山”之喻,回应“如何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关系”这一时代之问。“两山”理论萌发于生态省建设逐渐深入、抗击非典宣告成功之时。在绿色浙江、(浙江)生态省建设的氛围中,浙江省的自然条件、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生态文明建设优势条件等为“两山”理论研究破题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习近平同志对“两山”关系的持续思考与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同步,这样的思考创造出的是关于如何发展的思想,而不是企业家或个体工商户的经营思想;是发展观,而不是经营技巧或管理技术。
关键词:“两山”理论;绿色发展;科学发展观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19)05-0093-07
随着“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写进党的十九大报告,“增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载入《中国共产党章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极具中国特色、有着十足中国气派的理论①(学界称之为“两山”理论,下文简称“两山”论)完成了理论建造过程,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主张等思想一起登上世界舞台②。为了更好地发挥“两山”论的指导作用,准确把握其精神实质,本文探析这一理论萌发、培育的过程。这样的探讨或许有助于我们更真切地感受“两山”论的思想光芒。
一、“两山”论创立的起点
为了更好地认识“两山”论,需要对其形成的历史确立一个起点。检索习近平同志发表的报告、讲话、论文以及发布的指示、批示等文献,尤其是直接使用“绿水青山”“金山银山”这两个词语的文献,可以发现,其中最早使用“两山”之喻的文章应该就是“两山”论创立的起点。
在习近平同志以个人名义发表的作品中,明确使用“绿水青山”“金山银山”这一对概念,讨论两者所反映的事物之间关系的第一件作品,是发表于2003年8月8日的《环境保护要靠自觉自为》。这篇文章中谈道,“人们对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认识”,“有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自然自发到自觉自为的过程”。文章把這个过程的第一阶段③的特点概括为,“‘只要金山银山,不管绿水青山,只要经济,只重发展,不考虑环境,不考虑长远”。④在这篇文章中,“金山银山”是对“经济”之喻,“绿水青山”是对“环境”之喻。“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之间的关系就是“经济”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两山”关系就是比喻意义上的经济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更准确一些,就是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习近平同志一向重视环境保护工作,生态文明、生态保护、生态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是他的讲话、报告中常用的词语。比如,他在任福建省委常委、福州市委书记时就发表作品,主张以地方人大立法、政府规章等形式,制定保护耕地资源的“实施办法和决定”。⑤再如,2002年12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浙江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通过“启动一批重大生态建设项目”,“加快建设‘绿色浙江,努力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⑥不过,这些作品和讲话中都没有出现“金山银山”“绿水青山”的词语。
2003年7月3日,习近平同志在《浙江日报》发表文章《生态兴则文明兴——推进生态建设打造“绿色浙江”》。他认为:“推进生态建设,打造‘绿色浙江,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的客观需要,有利于加快调整经济结构和优化产业布局,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更好地为生产力的发展增添后劲。”文章中出现了“青山绿水”的字样,原话是“把美好家园奉献给人民群众,把青山绿水留给子孙后代”。然而,文章没有将“绿水青山”“金山银山”对位使用,也没有就这两个概念所指向的事物之间的关系展开讨论。
从以上分析来看,“两山”论确立的历史节点应该是2003年8月8日,其标志是习近平同志在这一天发表的《环境保护要靠自觉自为》(以下称为“‘两山喻首篇”)。
二、“两山”论萌发的背景
自2003年2月起,习近平同志就坚持把一些重要认识或者感想写出来并在媒体上发表。2003年2月25日至2007年3月25日,在他连续发表的232篇文章中,第13篇便是“‘两山喻首篇”。⑦为什么“两山”关系会这么早成为习近平作品的一个主题呢?笔者认为,习近平同志思考经济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时代的要求,是对时代呼声的积极回应。“两山”论萌发的时候,以下两件事正在发生或刚刚收场。
1.生态省建设
自1999年3月原国家环保总局批准海南省开展生态省建设试点到2003年年底,全国有7个省成为生态省建设试点。浙江省在这7个省中排序(按生态省建设开始时间的早晚排)第5。⑧为什么要建设生态省?从原国家环保总局推动生态示范区建设的努力中可以发现其缘由。原国家环保总局发布的《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纲要(1996~2050年)》(以下简称《生态示范区纲要》)开篇介绍了开展生态示范区建设的背景。一方面,我国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破坏十分严重。严重到什么程度呢?根据《生态示范区纲要》提供的数据等信息,可以概括为“水不再绿,山不再青”。另一方面,我国的自然资源基础还在不断退化、枯竭,所面临的“水不绿,山不青”的状况有进一步加剧的危险。这些背景告诉我们,生态示范区建设的基本任务是更好地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这是开展生态省建设的背景——已经很严峻的环境形势和将面临更大的环境压力。生态示范区建设就是为解决这一矛盾、缓解这种压力而不得已开展的活动,是为了争取实现既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又生态良好。这一要求的实质是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党的十六大对生态省建设的思想设计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这次大会把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纳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并为实现这样的目标指明了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⑨党的十六大实际上提出:如何克服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是改革开放25年后中国面对的一个时代之问,怎样实现人与自然和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面临的一个理论挑战,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清除障碍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践需求。
习近平同志及其领导下的浙江省委、省政府等党政机关了解这个时代之问。在习近平同志领导下,浙江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通过了《中共浙江省委关于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浙江省委落实十六大精神决定》),提出“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建设‘绿色浙江为目标,以建设生态省为主要载体,努力保持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⑩。这一决定把在浙江建设生态省正式提上了议事日程。B11按照《浙江省委落实十六大精神决定》的要求,浙江省委、省政府准确把握生态省建设任务的实质——实现区域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并进行了具体的部署。
正如2016年习近平同志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的,我们所处的是一个需要理论的时代,一个需要思想的时代。B12如何克服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这一时代之问提出了一个重大理论课题。“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之间关系的讨论就是对这个理论需求的积极回应。
2.抗击非典
从2002年12月15日广东省河源市出现首例非典型性肺炎病患者开始,我国遭受了长达半年的非典袭击。这场突如其来的事件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它让我们党和政府不得不多做一些瞻前顾后的工作。2003年7月1日,胡锦涛同志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中特别提到了非典。他指出:“要认真总结抗击非典工作的宝贵经验,查找工作中的不足和薄弱环节。”B13我们的工作中存在哪些不足?我们该如何克服那些不足?这是走出非典灾难的人们必然产生的疑问,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的中国共产党应当发出的疑问。我们可以把这个疑问概括为“非典原因之问”。在全国防治非典工作会议上,胡锦涛同志提出:“必须尊重科学、依靠科学,不断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坚持依靠科学技术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各种难题和挑战。”B14这句话中出现了两次“科学”、一次“科学技术”、一次“科技进步”,这是否意味着我们以往的工作中存在或者发生了不太讲科学、不太符合科学要求的薄弱环节或事情呢?这或许就是胡锦涛同志对“非典原因之问”的解答思路。就在全党全国需要解答“非典原因之问”的时候,2003年8月8日,习近平同志發表了讨论“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之间关系的文章。我们有理由相信,它是在历史提出“非典原因之问”时的思考,这一思考与“非典原因之问”相关,与“非典原因之问”的解答思路相关。
非典事件从形式上看是公共卫生事件,有学者称其为“健康危机”。B15但从引发这场危机的深层原因来看,它是一个环境事件。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的研究结论是:非典事件反映的是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深层次问题,非典的爆发是自由放任的发展、对自然无度的索取引发的带有必然性的结果,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与生态平衡遭受严重破坏的表现形式。B16按照有学者所说的“大自然对人类的生态规则”,人类只能采用不破坏生态系统前提下的生产方式,只能实施不破坏生态系统前提下的生产过程,只能建立在生态系统承载力基础上的消费格局与消费连结;非典的发生是违反这一生态规则的结果,是大自然对人类的“兴师问罪”。B17可以作出这样的大胆假设:“非典原因之问”的“解”就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之中,关于“两山”关系的讨论就是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中寻找解答“非典原因之问”的努力。
三、绿色浙江建设、(浙江)生态省建设引发理论思考
如果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引发了对新理论的需求,生态省建设为创造新理论提供了政治氛围,那么,这种政治氛围在浙江省营造得更为浓烈。“两山”论得以在浙江萌发并持续生长,与浙江自身的条件有十分密切的联系。
1.浙江有明显的山青水绿的自然特点
在自然地理上,浙江是一个“七山一水二分田”的省份。除浙北平原、东南沿海平原外,大部分地区都是山区、丘陵。这形成了省域范围内“二分田”与“八分山水”的对比。在经济社会发展上,浙北平原和东南沿海平原地区比较发达,其他地区的大部分则属于欠发达地区。B18这形成了省域范围内小范围发达地区与大范围欠发达地区的对比。因为欠发达地区占全省土地面积的绝大部分,所以它是不可忽视的“大部分”。由于这个“大部分”基本上就是“八分山水”所在的地方,所以浙江省域内的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对比还可以换一种表达方式,即只占“二分田”的发达地区与“八分山水”所在地区的对比。浙江“八分山水”所在的地区具备降雨充沛等自然条件,一般都山青水绿,可以叫作“山青水绿地区”。而“二分田”所在地区,山的青、水的绿已经在以往千百年的开发中丧失。这些地区可以叫作“已开发地区”。这样一来,自然地理上存在的“二分田”与“八分山水”的对比,在经济地理上出现的小范围发达地区与大范围欠发达地区的对比、只占“二分田”的发达地区与“八分山水”所在地区的对比,又形成了另一种对比,即“已开发地区”与“山青水绿地区”的对比。在生态文明建设时代,在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都成为社会需求的历史条件下,在如何处理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已经成为政治家、学者共同面临的难题的时候,“已开发地区”与“山青水绿地区”的对比因这两类地区各自具有来自自然的、来自社会的禀赋优势,转化成了另外一种对比,即具有经济优势的地区与拥有生态优势的地区的对比。杭州、宁波等城市所在的“二分田”地区具有经济优势,浙西南等山区、丘陵地区则具有山青水绿的生态优势。因为具有生态优势的地区是不可忽视的“大部分”,所以决策者、谋划者必须认真对待它。B19因为存在两种不同的优势,这两种优势似乎还具有价值上的互补性,所以决策者、谋划者寻求“8+2>10”的收获就是合乎常规的选择。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和浙江省委、省政府的同志们正是作了这样的选择。
2003年6月19日,在浙江省重点建设暨“五大百亿”工程工作会议上,在浙江本省很多人把注意力投向大工程、大项目、大投资的时候,在外省人羡慕浙江省的大工程、大举措、大手笔的时候,习近平同志却给这些大工程提出了新的技术要求,赋予这些大工程更多价值。他注意到:一方面,浙江有八大优势,其中之一是生态优势,这个优势不能丢;另一方面,这些大工程是发挥八大优势的举措。他所说的举措之一是“创建生态省,打造绿色浙江,推进可持续发展”B20。2003年7月10日,在浙江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上,包括生态优势在内的八大优势(也称八个方面的优势)和与之对应的包括“创建生态省,打造‘绿色浙江”在内的八个方面的举措B21被确定为浙江省的“八八战略”。
2.浙江成为绿色省建设、生态省建设的排头兵
前文已述及,浙江是全国第5个被原国家环保总局批准的生态省建设试点。在此之前,浙江已经开展了绿色浙江建设。绿色浙江建设、生态省建设对浙江省而言,在很大程度上是扬长之举、发挥优势之举。《浙江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称之为发挥区域生态、资源优势,或发挥区域生态环境优势。
对浙江省而言,因为有山青水绿的优势,所以才率先开展生态省建设或绿色省建设;因为开展了生态省建设或绿色省建设,所以对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之间的关系既有直观的感受又产生深刻的认识。在全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大发展环境下,在开展生态省建设的具体省情下,讨论“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之间的关系,是地方党政领导必须面对的课题。习近平同志2003年4月初发表的一篇文章,题目就叫《建设经济繁荣、山川秀美、社会文明的生态省》。B22一方面是经济繁荣,另一方面是山川秀美,两者统一在生态省建设之下。这篇文章对浙江生态省建设总体目标的概括,就是妥善处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关系的思想结晶。文章指出:“充分发挥浙江的区域经济特色和生态环境优势,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经过20年左右的努力,基本实现人口规模、素质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把浙江率先建设成为具有比较发达的生态经济、优美的生态环境、和谐的生态家园、繁荣的生态文化,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省份。”B23这篇文章讨论的其实就是“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之间的关系,是没有使用“绿水青山”“金山银山”之喻的“两山”关系论。
3.绿色省建设、生态省建设促成对如何处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关系的聚焦
绿色省建设是全省普遍参与的行动,生态省是在省域范围内开展的建设项目。这样的建设工作使地方党政领导与城乡第一线建设者们在如何处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关系上形成聚焦。第一次被简练表达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B24就是这种聚焦带来的智慧凝结。
2005年8月15日,习近平同志到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考察,与余村党支部成员和其他村干部作了长时间的交谈。在得知余村关停矿山、靠发展生态旅游让农民借景致富的情况后,习近平对这一做法给予高度评价。B25就在对余村的做法表示赞赏时,习近平说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句话(以下称为“余村赞语”)。“余村赞语”为后来逐渐丰富的“两山”论提供了简洁的表达用语。如果说“余村赞语”包含关于如何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关系的政治智慧,那么,这一政治智慧最初是作为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与余村村干部交流时碰撞出来的火花。
在发表“余村赞语”9天后,习近平同志用“余村赞语”这一小小的火花点燃了更加炽烈的论题。2005年8月24日,他发表了《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以下称为“‘两山论破题文”)。这篇文章既为“两山”之喻界定了论题,也表达了作为解题出发点的观点,提出了论题中的若干难点。我们可以把这篇文章的发表看作“两山”论探索的正式破题。“‘两山论破题文”共2段、271个字符(含标题),主要表达了以下5个观点。
第一段(共42个字),提出问题(观点一)——“我们追求的人与自然和谐,经济与社会的和谐,通俗地讲,就是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B26这段文字的主要功能是界定论题——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之间的关系,即实现“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的问题实际上就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问题。与“‘两山喻首篇”的不同在于,“‘两山论破题文”对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给出了处理原则——“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既要发展经济和社会,又要保护环境。这一原则限缩了“如何处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这一问题的解答空间——不是其他处理办法,如“‘两山喻首篇”提到的“只要金山银山,不管绿水青山”,而是“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有理由把《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定性为“两山”论的破题之作。
第二段主要包括3个判断、1个主张。第一个判断(观点二):如果能够把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的优势,那么,绿水青山也就变成了金山银山。习近平还把这个判断浓缩为“绿水青山可带来金山银山”。这个判断已经获得了经验的支持。余村的实践就是一个实证,其中蕴含着余村人的智慧。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把“绿水青山可带来金山银山”这一判断称为“余村知识”。“余村知识”或者对“余村知识”的掌握是破解“如何处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这一难题的有用知识,是攻克“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这一难题的前期研究成果。
第二個判断(观点三),金山银山买不到绿水青山。这个判断的原句是:“绿水青山可带来金山银山,但金山银山却买不到绿水青山。”这是历史规律。如果说“余村知识”是生活常识,那么,金山银山买不到绿水青山则是对工业文明带来巨大环境危机进行反思后得出的科学结论。这个结论已经超越了“余村知识”。如果说“绿水青山可带来金山银山”这一判断是对“余村知识”的认同,那么“金山银山却买不到绿水青山”这一判断则是在“余村赞语”基础上的扩展思考。这个扩展思考对“余村赞语”有实质性的超越。在接受“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原则的前提下,“金山银山却买不到绿水青山”的判断实际上给予“绿水青山”对“金山银山”的优先性,或者说在保护绿水青山与获取金山银山之间给予前者优先性。因为只要保住了绿水青山,就自然拥有金山银山;而取得金山银山,却不一定能保有绿水青山。一方面,取得金山银山的活动常常造成对绿水青山的损坏;另一方面,绿水青山是无法用金山银山买到的。因取得金山银山而被损害的绿水青山,无法用已经取得的金山银山将其买回来。
承认绿水青山的优先性具有很大的实践价值。其一,可以为保护绿水青山而叫停获取金山银山的活动,但不可以为获取金山银山而叫停(或阻碍)保护绿水青山的活动。其二,(具体的个人、单位、区域)不能以可否换来金山银山作为是否对绿水青山进行保护的依据。不管能不能带来金山银山,都不能拒绝保护绿水青山。不过,这只是对绿水青山优先性的实践价值的逻辑推论,而非“‘两山论破题文”给出的结论。这一点进一步说明,“‘两山论破题文”的发表不是“两山”论形成的标志,而是“两山”关系被深入探讨的开始。一方面,在“‘两山论破题文”发表的时候,绿水青山优先性的实践价值还是有待发现、有待加深认识的对象;另一方面(也许是更为重要的一方面),如何在实践中实现绿水青山的优先性,还是一个未曾被触及从而也是待解的问题。
第三个判断(观点四),“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既会产生矛盾,又可辩证统一”。这实际上是一对判断,虽然都是肯定性判断,但包含着极大的不确定性。这里至少存在3个疑问:第一,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之间会产生哪些矛盾?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之间会产生矛盾已是常识,但会产生什么矛盾或哪些矛盾,对此,“‘两山论破题文”并没有回答,直到今天,学界似乎也没有理清楚,至少没有彻底理清楚。第二,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之间的矛盾怎样才能化解?也就是,如何使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之间已经被理清的矛盾及以后可能被理清的矛盾得到解决?第三,怎样实现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辩证统一?“‘两山论破题文”确信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之间可以实现辩证统一。文章憧憬的“绿水青山源源不断地带来金山银山”应该就是实现了辩证统一的结果。这当然是十分理想的结果。那么,怎样才能实现这个辩证统一的结果呢?
“‘两山论破题文”还提出了一个主张(观点五):“在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情况下”,“必须懂得机会成本,善于选择”,“有所为有所不为”。B27“善于选择”是一个圆满的主张,“有所为有所不为”是一个合适的原则,但在面对具体的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的矛盾时,怎样做才算是“善于选择”,“为”哪些、“不为”哪些呢?对此,“‘两山论破题文”没有回答。该文所说的“善于选择”实际上是要研究该如何选择,所说的“有所为有所不为”实际上是要研究“为”哪些、“不为”哪些。这样一来,这个主张其实就是一个问题,即如何处理“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情况”。
以上3个判断、1个主张,明确了解答“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这一课题的任务。“‘两山论破题文”指明了攻克“如何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关系”这一时代之问的努力方向。发表“‘两山论破题文”以及实施以该文发表为标志的如何实现“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的理论破题,是绿色浙江建设、(浙江)生态省建设促成的思想创造。B28
四、“两山”论的创立与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同步
如前所述,2003年7月28日,胡锦涛同志已经开始用科学标尺检视“我们以往的工作”。这一检视引出的是一个伟大的理论——科学发展观。B29党的十七大宣布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如果把“非典原因之问”看作解答“如何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关系”这一时代之问的起点,那么,科学发展观这一伟大理论的创造周期是4年多,即从2003年7月1日到2007年10月15日。习近平同志对“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之间关系的关注就发生在这个创造周期内。不仅如此,习近平同志对“两山”关系的连续思考还与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保持着同步。
考察科学发展观与“两山”论的创立轨迹,至少可以作出如下判断。第一,从起点上看,“两山”论的创立与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是同步的。第二,“两山”论与科学发展观要解决的问题是同一的。两者都是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关系这个历史性课题的回应,尽管两者在展开的宽度、阐释的完善程度等方面有所不同。第三,“两山”论的阐释中存在对形成中的科学发展观的呼应,存在对日渐成熟的科学发展观的接受。第四,与第三点相关,创立中的“两山”论与科学发展观存在许多相同点。比如,两者都主张对相关事项或相关领域、相关方面进行统筹处理。根据上述四点,可以对“两山”论的理论品质作一个大致的归类:它是关于如何发展的思想,而不是企业家或个体工商户的经营思想;是一种发展观,而不是经营技巧或管理技术。
五、结语
“两山”论是对发生在当代的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矛盾(笔者也称其为“人—天关系”矛盾B30)的反映,在本质上是一种发展思想或关于人类社会如何向前发展的思想。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存在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冲突,浙江省在解决这个矛盾中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作为时任浙江省最高级别领导的习近平同志对回答时代之问的积极探索以及对浙江优势的熟知和带领浙江干部群众尝试解答时代之问的实践,促成了“两山”论的萌发。后来,习近平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全国和世界范围内“人—天关系”矛盾的认识,以及在应对这一矛盾中的谋划和履行大国责任的实践,促成了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组成部分的“两山”论的形成。对于“两山”论的形成和发展,我们还需要加深认识。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组成部分的“兩山”论的深刻思想内涵和实践价值,我们还需要继续认真挖掘。
注释
①2016年5月,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提出:“要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参见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15页。
②2013年9月7日,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耶夫大学的演讲中第一次用如何处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之间的关系向国际社会表达了中国对环境保护的态度。参见《弘扬人民友谊 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 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重要演讲》,《人民日报》2013年9月8日。
③习近平后来多次谈到人们对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关系的认识“三阶段”。例如,他在2006年3月23日发表的《从“两座山”看生态环境》中指出:实践中对“‘两座山之间关系的认识经过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用绿水青山去换金山银山,不考虑或者很少考虑环境的承载能力,一味索取资源。第二个阶段是既要金山银山,但是也要保住绿水青山,这个时候经济发展与资源匮乏、环境恶化之间的矛盾开始凸显出来,人们意识到环境是我们生存发展的根本,要留得青山在,才能有柴烧。第三阶段是认识到绿水青山可以源源不断地带来金山银山,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我们种的常青树就是摇钱树,生态优势变成经济优势,形成了一种浑然一体、和谐统一的关系”。(参见习近平:《之江新语》,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86页)需要说明的是,习近平后来的作品(包括《从“两座山”看生态环境》)中的“三阶段”与“‘两山喻首篇”中的“三阶段”并不完全相同。
④⑦B26B27参见习近平:《之江新语》,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3、273、153、153页。
⑤参见习近平:《写在第五个全国土地日到来之际》,《中国土地》1995年第6期。
⑥参见习近平:《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在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的报告》,《今日浙江》2003年第1期。
⑧参见《浙江成为第5个生态建设试点省》,《农民日报》2003年7月7日。
⑨参见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543—544页。
⑩《中共浙江省委关于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决定》,《今日浙江》2003年第1期。
B11在浙江省,最早提出“建设生态省”的是2002年12月召开的浙江省人大十一届二次全会。参见仲夏:《呼唤绿色GDP》,《浙江人大》2003年第7期。
B12参见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338—348页。
B13胡锦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3年7月2日。
B14《全国防治非典工作会议在京举行,让抗非典斗争成为改进工作的契机》,《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7月29日。
B15参见孟群、石光:《中国SARS疫情的启示:保持宏观经济与卫生的协调发展》,《卫生经济研究》2003年第9期。
B16参见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课题组:《我国防治非典的制度分析》,《政治学研究》2003年第3期。
B17参见屈锡华:《“非典”透视的人类及其家园》,《社会科学研究》2004年第1期。
B18浙江省的一些官方文件和党政领导人的公开讲话中都曾涉及这一点。例如,习近平曾在浙江省重点建设暨“五大百亿”工程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说道:“必须着眼于发达和欠发达地区的协调发展,在强化发达地区竞争优势的同时,更加注重欠发达地区后发优势的培育,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基础设施投入,推进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参见习近平:《全面实施“五大百亿”工程,再创我省环境新优势——在全省重点建设暨“五大百亿”工程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浙江经济》2003年第12期。
B19浙江省委曾发布《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浙委〔2001〕17号)。该文件的发布表明了浙江省对欠发达地区的重视,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作为浙江省的“大部分”的欠发达地区客观上使决策者不得不予以重视。
B20参见习近平:《全面实施“五大百亿”工程,再创我省环境新优势——在全省重点建设暨“五大百亿”工程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浙江经济》2003年第12期。
B21參见习近平:《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推进浙江新发展的思考与实践》,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年,第71—74页。
B22B23习近平:《建设经济繁荣、山川秀美、社会文明的生态省》,《今日浙江》2003年第7期。
B242005年浙江省安吉县余村党支部书记潘文革认为,这是习近平同志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参见:《安吉证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光明日报》2017年11月18日。
B25参见李佳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探源:浙江湖州》,《经济日报》2018年4月20日。
B28“余村赞语”为“两山”论提供了简洁的表达用语,但并不是“两山”论形成的标志。有报道把习近平发表“余村赞语”定性为“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参见《安吉证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光明日报》2017年11月18日),恐不确。语句上的相同与思想内涵上的同一是两回事。有学者把习近平发表“余村赞语”说成“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参见李佳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探源:浙江湖州》,《经济日报》2018年4月20日),似欠慎重。一个科学论断的作出可以是随机的,但一定是经过反复思考的。习近平发表“余村赞语”9天后(2005年8月24日)发表的文章说明,发表“余村赞语”不是反复思考的结果,而是反复思考的开始。“‘两山论破题文”显然不是通过对“余村赞语”的文辞加工而变得更有条理、更具震撼力的理论著作,文章虽包含肯定性的判断,但更多的是设问,是对解决办法的期待。
B29笔者认为,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作出的伟大的理论贡献之一。参见徐祥民:《从立法目的看我国环境法的进一步完善》,《晋阳学刊》2014年第6期。
B30笔者曾多次将人与自然的矛盾或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概括为“人天矛盾”“人天关系”。参见徐祥民:《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法制保障》,《当代法学》2010年第4期;徐祥民:《海上丝绸之路的布局和结构》,《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5期;徐祥民:《从科学发展看环境法的使命》,《中州学刊》2016年第6期;徐祥民:《绿色发展理念下的绿色发展法》,《法学》2017年第6期;徐祥民:《人天关系和谐与环境保护法的完善》,法律出版社,2017年。
责任编辑:邓 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