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贝贝 陈剑锋 许传明
摘要 为研究勐海大叶种茶假眼小绿叶蝉田间危害的防治方法,以22%阿立卡微囊悬浮-悬浮剂、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等药剂进行防治茶假眼小绿叶蝉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2%阿立卡微囊悬浮-悬浮剂对茶假眼小绿叶蝉有良好的防治效果。推荐田间施用剂量为270 mL/hm2,在采茶间歇期或茶假眼小绿叶蝉危害高峰期使用,对茶树蓬面及侧面均匀喷雾。
关键词 茶假眼小绿叶蝉;22%阿立卡微囊悬浮-悬浮剂;防效
中图分类号 S435.711;S48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01-0103-02
Abstract In order to study the methods of control the field damage of Empoasca vitis in Menghai-daiyecha,the efficacy test of 22% Alika ZC,25% thiamethoxam WG and 2.5% lambda-cyhalothrin EC against Empoasca vitis was conduct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22% Alika ZC had good control effect on Empoasca vitis.It is recommended that the field application dose was 270 mL/hm2,which should be used during the tea-collecting period or the peak period of Empoasca vitis,and sprayed evenly on the tea tree surface and side.
Key words Empoasca vitis;22% Alika ZC;control effect
茶假眼小绿叶蝉(Empoasca vitis Gothe)属同翅目叶蝉科(Cicadelidae),又名小绿叶蝉[1]。以成若虫刺吸茶树嫩梢、芽的汁液,被害茶叶表现为芽叶萎缩硬化、叶脉泛红、叶缘和叶尖枯焦,进而停止生长,严重影响茶叶的产量和品质,使成品茶易碎、味苦、不耐泡,一般危害损失达20%左右,严重时无茶可收。该虫1年可发生9~13代,全年有2个发生高峰期,分别在5—6月和8—9月[2-4]。杀虫剂阿立卡由噻虫嗪和高效氯氟氰菊酯2种杀虫机制完全不同的杀虫剂混配而成,其剂型为微囊悬浮-悬浮剂(ZC):高效氯氟氰菊酯被特殊的微小胶囊包裹并悬浮于水介质中形成微囊悬浮液,再与水介质中的噻虫嗪一起形成微囊悬浮-悬浮剂[5-6],微囊形式加强了高效氯氟氰菊酯的速效性和持效性。二者混配提高了防效,并有利于延缓靶标的抗性发展,具有杀虫谱广、见效快、效果好、用量少的特点。为了探索阿立卡在勐海大叶种上防治茶假眼小绿叶蝉的合适使用剂量、防治效果及安全性,在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开展了田间药效试验,以期为茶农使用阿立卡防治茶假眼小绿叶蝉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点设在西双版纳州勐海县曼金村,试验地土壤肥力较好,茶树长势均匀,管理条件一致。选择春茶和雨水茶之间的采茶间歇期进行试验。
1.2 供试材料
供试药剂为22%阿立卡微囊悬浮-悬浮剂(9.4%高效氯氟氰菊酯·12.6%噻虫嗪,先正达作物保护有限公司)、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供试茶树品种为勐海大叶种。
1.3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5个处理,分别为22%阿立卡微囊悬浮-悬浮剂135 mL/hm2(A)、22%阿立卡微囊悬浮-悬浮剂270 mL/hm2(B)、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90 g/hm2(C)、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1 200 mL/hm2(D)、清水空白对照(CK)。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35 m2。
1.4 施药方法
采用3WBD-16型肩负式喷雾器进行施药,工作压力为0.20~0.45 MPa,空心锥喷头,喷雾药液量600 L/hm2,对茶树蓬面及侧面进行均匀喷雾。施药1次,施药当天以晴天为主,未见不利施药情况。
1.5 调查内容与方法
成虫防效调查:施药前,在每个小区茶树蓬面下方放置一块25 cm×15 cm的粘虫板,收集药后死亡掉落的茶假眼小绿叶蝉;施药后3 h,对各小区粘虫板上的成虫计数。
若虫防效调查:在晨露未干时调查,每个小区随机选择100张嫩叶(芽下第2张嫩叶),调查嫩叶上的活若虫数。调查时间为药前及药后1、3、7、14、21 d。
药后茶芽长势调查:每个重复中空白对照(CK)评分设为 100,以此为参考,对其他小区目测评分。评分越高,代表长势越好。
在已调查记录活若虫数的基础上,计算若虫虫口减退率,进而计算出校正防效,计算公式如下:
虫口减退率(%)=[(施药前虫数-施药后虫数)/施药前虫数]×100;
防效(%)=[(處理区虫口减退率-空白对照区虫口减退率)/(1-空白对照区虫口减退率)]×100。
1.6 数据处理
对防效以及茶芽长势调查数据,直接进行数据对比。利用SPSS进行邓肯氏新复极差法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田间防治效果
由表1可知,施药后3 h,与CK相比,处理D粘虫板上的死亡成虫数量最多,达75头,明显高于CK,同时高于其他处理;其次是处理B,为50头;处理C死亡成虫数量最少,为26头。
田间防效结果(表2)表明,处理B的防效高于处理A、C,但三者之间防效没有显著差异,药后1~14 d三者防效均在 95%以上,药后21 d三者防效仍在87%以上。同时,也可以看出,处理B在药后1 d防效即达到100%,处理C在药后14 d药效才达到100%;二者在药后21 d,防效均下降。
处理A、B与处理D对比,药后1~3 d,处理A、B的防效显著高于处理D;在药后7~14 d,这种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0.01)。同时,可以看出,随着时间推移,处理D的防效迅速下降。
2.2 对茶芽生长的影响
由表3可知,药后14 d,处理A、B茶芽的长势均较好,其次是处理C,再次是处理D。
2.3 安全性
整个试验过程中,未观察到各处理对茶叶生长产生不良影响或药害;相反,经处理的茶树较对照茶树表现出更好的长势。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22%阿立卡微囊悬浮-悬浮剂施用剂量270 mL/hm2防治茶假眼小绿叶蝉若虫效果更佳,该剂量在速效性和持效性上好于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明显好于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则在对成虫的防治作用上更具优势。22%阿立卡微囊悬浮-悬浮剂处理后的茶树,其茶芽长势好于其他药剂处理。
茶假眼小绿叶蝉作为西双版纳州最为常见且危害最严重的害虫之一[4],目前主要的防治措施还是药剂防治,如吡虫啉、啶虫脒等,但这些农药由于水溶性高,易造成茶叶农药残留超标,22%阿立卡微囊悬浮-悬浮剂作为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等筛选出的水溶性农药替代品种之一,是防治茶园假眼小绿叶蝉的理想药剂[2,7]。在使用22%阿立卡微囊悬浮-悬浮剂时,建议对茶树的蓬面及侧面同时均匀喷雾,以达到最佳防治效果,喷施时间可选择春茶与雨水茶或雨水茶与秋茶的采茶间歇期,而这2个时间与茶假眼小绿叶蝉的发生高峰临近,可降低残留风险、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同时,根据茶园虫害发生情况,与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筛选的其他产品,如茚虫威、虫螨腈等交替使用,可延缓抗性的产生,促进茶叶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4 参考文献
[1] 赵冬香,陈宗懋.茶小绿叶蝉优势种的归属[J].茶叶科学,2000,20(2):101-104.
[2] 肖星,许燕,冉隆珣,等.5种杀虫剂对茶假眼小绿叶蝉的防效[J].中国植保导刊,2014(1):66-67.
[3] 黄安平,周清琼,贺益娥.茶小绿叶蝉生物防治研究进展[J].茶叶通讯,2006,33(2):10-13.
[4] 毛加梅,汪云刚,何青元,等. 西双版纳茶区茶树主要病虫害发生现状与防治对策[J].茶叶科学技术,2010(1):29-32.
[5] 章守富.22%噻虫嗪·高氯氟微囊悬浮-悬浮剂防治茶树茶小绿叶蝉效果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4(6):141.
[6] 李岩,于荣,吴进龙,等.氯苯·高氯氟150 g/L微囊悬浮-悬浮剂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研究[J].农药科学与管理,2009(8):38-41.
[7] 赵丰华,郑杰,马建,等.茶园假眼小绿叶蝉防控试验研究[J].湖南農业科学,2013(20):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