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守甜
一、我国面临的贸易摩擦的类型
(一)反倾销、反补贴所带来的贸易摩擦
2006年至2015年,中国遭遇的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案件数量呈波动和上升趋势,共有2933起反倾销案件。160起反补贴案.美国、墨西哥、欧盟、加拿大和印度是在hs4框架下对中国进行“双重反向”调查的国家。中国反倾销调查主要集中在贱金属及其产品、化工及相关工业产品、机械、机械、电子设备及零部件、纺织原料及纺织品等方面;中国反补贴调查也集中在木材等方面。木炭及其制品,纺织材料和纸浆,纸张及其制品。各种迹象表明,近年来,中国贸易的扩张使中国产品对出口国造成贸易冲击。中国日益成为其他国家或地区发起“双反”调查的重要目标。
(二)技术性贸易壁垒
根据世贸组织的规定,成员国有权也有义务制定技术标准,以保护本国的安全利益,保护人权和环境。新的贸易壁垒涉及多种产品,广泛的行业分布,受影响的出口数量相对较大。具体有以下几点:1.各国将继续提高技术水平,2.食品安全水平和个人健康水平不断提高,3.绿色壁垒和其他技术壁垒不断增加。这些贸易壁垒对中国的产品出口产生了巨大影响,除了增加中国的贸易成本外,企业为了获得相关的证书往往还得支付大量的费用。这将不可避免地提高中国商品的价格,大大降低中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同时,由于各国规定的技术标准不同,不可能在一个国家取得另一国的资格,这将导致中国商品频繁被退回。中国商品在国际消费者眼中的形象受到了严重打击,让中国“中国制造”的质量形象受损,使中国的外贸出口损失不断增加。
(三)知识产权摩擦
随着中国国际竞争力不断加强,那些发达国家对中国商品的抵制也不断加深,而知识产权是那些发达国家对中国发难最多的原因,其中以美国为甚,近年来,知识产权保护是中美贸易中存在纠纷最多的问题之一 ,也是美国政府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据调查,我国每年有百分之七十的商品遭到国外技术型贸易壁垒,这些技术中,多与知识产权有关,这些产品影响到了发达国家技术型垄断的比较优势,其中以美国为最,美国就国内法对中国就知识产权问题屡屡挑起事端,谴责中国对知识产权的忽视,并以此为理由阻拦我国商品进入该国市场,甚至常常以此为借口对付我国在他们国家的企业。
二、我国对外贸易摩擦产生的原因
(二)我国贸易伙伴长期处于贸易逆差
我国近十年来一直处于贸易顺差,出口总额大于进口总额,且近年来进出口差额在30000亿元左右,与之相对的,我们的贸易合作伙伴便会长期处于贸易逆差,我们都知道,两个国家在贸易中的都在为本国贸易顺差而努力,也就是说,与我国合作的贸易伙伴一直处于不利地位,为了让自己在贸易中处于有利地位,自然会制定一系列政策,如增加关税、进口配额、绿色壁垒、技术贸易壁垒等等。这些政策严重损害身为出口国的我国的利益,对此,我国自然不会轻易接受,为了我国利益也会实行相同措施予以反抗,双方矛盾便会出现,贸易摩擦加剧,这是不可避免的。
(四)我国出口大量技术含量低、价格便宜的商品,被进口国视为倾销
首先,我国的科技确实落后于西方国家,这让我国在信息技术等方面对其他国家依赖极高,比喻手机行业,其他国家掌握着其中极其核心的东西,我国便不可避免地受到掣肘,让我国处于不利地位。
其次,我国人口众多有强大的优势。这让我们中国出口产品的类型基本上是劳动密集型制成品、资源产品和半制成品。这些产品的技术含量比较低,其中附加值也就比较低,成本也会低一些,出口价格自然也相对比较低。可如此一来,此类产品的大量出口到其他国家,将给发达国家中同类型产品带来巨大的冲击。那些国家为了本国自己的利益,势必会设置种种贸易壁垒,以此来保护本国商品,可那样一来,将对身为出口国的我国带来大量损失,引发贸易国之间的摩擦。
(五)我国对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
一方面,发达国家通过技术垄断来牟取暴利,而我国的做法会打破其垄断地位,挤占其商品的销售空间,在价格上,商品不得不从垄断价格降为不完全竞争价格甚至是完全竞争价格,在销量上,我国企业会带走一部分因为价格更低而选择仿制品的买家,这毫无疑问会对真正的商品造成巨大的冲击力,给那些国家带来严重损失,
另一方面,当我国仿造品进入该国家,如果消费者分不清真假,把假的当成真的,进而购买使用,还会让该商品在消费者眼中的质量以及好感降低,这也必然会进一步加深了对该商品的损失,这也是发达国家抵制我国商品的重要原因。
四、应对贸易摩擦的解决机制
(一)建立贸易争端解决机制
首先,应建立信息传播和交流系统。不受阻碍的信息对国际贸易很重要。加强对贸易摩擦新问题、新情况、新特点的研究,为企业、政府和贸易组织提供有益信息。充分发挥WTO咨询中心、WTO/TBT咨询点、WTO法律实务咨询中心 、外贸救援信息网络的作用,为企业提供更加专业化、专业化的咨询服务。第二,建立进出口预警和双边协调机制。虽然我国的国际贸易主体从事的是商业企业的进出口,但政府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加强进出口规模实时监控,有效控制企业经济增长速度,对进出口商品快速、缓慢增长提出预警。采取相应的具体措施,防止贸易往来中可能出现的贸易摩擦。以及解决贸易摩擦的可能办法。这不仅可以有效防止各种贸易摩擦的出现,而且可以提高贸易活动的效率,提高经济效益。
(三)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创新体制,提高我国商品核心竞争力
中美贸易摩擦案所涉及的行业基本上是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它们的替代品非常强大,由其低价值决定的低价很容易被认为是倾销。因此,改变这种局面的根本途径是以市场需求为指导,以市场竞争为驱动,通过技术改造、技术创新和企业组织结构调整,有系统、有针对性地调整和优化产业产品结构。在产品结构调整中,以下几个方面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影响最大:一是通过推广新技术、新工艺,减少能源、原材料和产品水资源的消耗,对技术进行更新和升级,以生产降低工业、农业和运输成本的产品,例如低能源、原材料和水消耗。二是通过应用新技术和扩大经济规模,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提高竞争力,扩大国内外市场份额。三是通过技术创新和技术引进,生产出代表工业发展方向的世界先进产品。
(四)加强我国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
知识产权立法是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应该重视专利的保护,从内部抓起,提高我国创新精神,努力加快我国发展步伐,不要让发达国家再以专利受到侵害为理由对我国商品进行抵制.
只有建立完整的知识产权制度,才能從制度上进一步提高我国的经济竞争力。加快知识产权立法,确保科技成果转化法改革尽快完成。加快修改知识产权保护法,研究制定商业秘密保护法和职务发明管理条例。依法惩治侵犯知识产权等违法犯罪行为,加大对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处罚力度,使侵权人付出沉重代价。调动具有知识产权的自然人和法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他们的财产权意识,自觉用法律武器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