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控制措施在环境监测分析中的应用

2019-07-10 04:15钟嘉升
科学与财富 2019年18期
关键词: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应用

钟嘉升

摘 要:现阶段,我国国民经济正在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提升,对环境问题也尤为关注和重视。各级政府和民众也更加迫切要求环境质量有所改善,这就要求环境监测行业应与时俱进,将自身的关键性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为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做出相应的贡献。另外,环境监测部门还要把握好全局,从各个部门着手,全面提升环境监测队伍的技术水平和业务素质。

关键词:质量控制;环境监测;应用

1当前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而环境监测是实现环境保护的基础,只有环境监测质量提升了,环境保护才能真正落到实处。环境监测的内容很多,主要包括环境质量例行监测、企业环评及验收监测、污染源监测等方面,其监测结果的准确性既能体现政府的公共形象,又能体现环保部门的执行力和公信力。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是环境监测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2当前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存在的一些问题

环境监测是一个很广泛的范围,从监测对象和监测目的来说,具有不同的分类。从监测对象来讲,可以分为大气监测、水质监测、土壤检测等等;从监测目的来讲,可以分为监视性监测、特定目的监测以及研究性监测等。虽然环境监测存在不同的目的和对象,但是其基本流程大致相似,一般需要经过现场监测、实验室处置和数据分析三个阶段。从目前实际情况来讲,在环境检测的全过程当中,不同环节都存在一些质量控制方面的问题,导致监测质量并未达到理想效果。一是现场监测质量控制不到位。从现场监测来讲,一般会涉及到监测点布置、样本采样等工作。在监测点布置这个方面,常见问题就是点位数量不合理或是位置布置不合理。而在样本采样方面,质量控制问题就比较多了,采样方法不当、采样时段不合理、样品被污染等,都是在实践中出现过的问题,这些都会导致最终的环境监测结果出现偏差,影响到监测质量。二是实验室处置的质量控制不到位。在采取样本之后,就需要经由实验室分析处理,而在实验室处理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需要引起注意的问题。比如化学试剂选用不当,一般环境监测中涉及到的常见试剂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这三个类别,其在实验室处置中的作用存在差异。如果使用不当,就会影响到最终质量效果。三是结果分析的质量控制存在不足。在结果分析阶段也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从当前实际来讲,存在分析错误的问题,问题根源可能就是计算失误、分析逻辑不当、缺少验证等等。而这些问题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就会引起质量问题。

3提高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水平的措施

3.1明确环境监测质量的目标和内容

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的内容有很多,采样、运输和贮存,统一测量方法,记录和整理有关数据,实验室的清洁度,对在职员工的要求和培训以及有关文件的编写都在环境监测质量控制范畴内。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是以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可比性、代表性、精确性和完整性为目的的工作,这是环境监测数据的根本目标和基本要求。测量结果与客观环境差距不大即为准确性;测量结果具有再现性、平行性和重复性即为精密性;在测量时间或地点上具有典型性即为代表性;环境监测数据的采样和监测全过程都可比即为可比性;在预期计划基础上获得连续、系统且具有周期性的数据即为完整性。

3.2建立并完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

监测质量的保证来自于一个具有完整性和科学性的管理体系,就监测工作的每个环节、各部门工作、实验条件和环境以及各岗位工作者的素的制约,还停留在过去由环保部门承担企业监测的思维定势中,没有积极作为。今后要做到的是,利用多种媒体、渠道加强企业自行监测方面的宣传,让企业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一项任务,更是一种责任和担当,让企业转变观念,自觉自愿开展监测。此外,还有依托必要的行政手段,将企业开展自行监测及信息公开的完成情况作为一项考核指标,不仅对企业进行约束,同时也可纳入政府部门的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多管齐下,提升企业开展自行监测的积极性、主动性。

3.3加强人员培训,提升监测水平

污染源监测是一项业务性、专业性比较强的工作。不仅需要了解不同行业、不同生产工艺的产排污特点,还要熟练掌握各种仪器、设备的使用,以及采样、监测、数据分析等每一个环节的注意事项。自行监测的水平和质量决定了污染源监测数据的准确性。不论是企业还是第三方监测机构,都需要不断加强人员培训,管理部门可以定期组织聘请省里、市里监测领域的专家、高工进行授课,针对企业普遍缺乏专业监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情况,包括技术培训和管理培训。在岗监测人员业务水平低,而且企业人员流动性较大,定期组织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交流和培训。企业之间也可以经常进行技术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要与时俱进,学习最新的自行监测技术指南,标准、规范,深入钻研,切实提高自行监测能力,确保数据真实准确。

3.4提升质量管理意识,健全管理机构

为了改进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现状,要具备完善的质量管理意识,健全管理机构,使质量管理工作得到有效推进。①管理人员要具备明确的质量管理意识,转变管理思想,发挥出管理者的职能,全面支持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明确监测与质量管理的工作内容,就可以明确工作涉及到的环节、所需设备与相关资源,管理者要发挥出领导职能,保证每一个环节配备齐全,将质量管理工作纳入其中,有效协助环境监测。②要健全所有工作人员的质量管理意识,使其能够按照要求开展工作。由于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涉及到的环节众多,对监测数据的提取、搜集、整理和分析等工作需要极强的专业性,这就需要全体监测人员具备高度责任感,相互配合与协调,做好每一项工作,使数据更加可靠、准确,提高环境监测质量。③要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机构,在机构中配备专门的负责人。负责人要了解质量管理相关知识,具备一定的工作经验,对环境监测领域内容知识熟练掌握。相关部门要对质量管理人员开展专门培训,使其具备完善的质量管理理念,掌握质量管理技能,能够有效配合环境监测工作,为相关决策提供技术保障。

3.5对设备的维护与保养强化重视

想要保证环境监测的质量,其重要的决定性因素就是工作环境和设备。因为仪器设备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实验成果,因此,环境监测部门需要高度重视设备的维修和保養工作,为了确保仪器始终处于正常运行状态,则相关负责人员和检查员需要定期进行检查,并明确检查设备和审核周期,防止设备出现超检现象,对于检查合格的设备就标注为“合格”,不合格的标为“禁用”,并为设备建立起相应的技术档案,其中包含设备从购买到使用的全部详细过程。此外,监测环境也严重影响着监测质量,当前很多仪器设备运行时对温湿度都有很高的要求,所以,针对现实情况,配置好相应的通风管道和空调设备。同时,还有合理布设实验室,保证干净整洁,以免污染,并制定好相应的安全处理措施,以备不时之需。

结束语:在环境监测的工作当中,需要对质量加强把控,确保最终监测结果能够真实、准确地反映出环境问题。因此,要对目前存在的相关问题予以认识,然后从现场工作、实验室处理以及数据分析这些不同的环节出发,对环境监测质量实现全过程控制。

参考文献:

[1]盛亚麟,盛晓花,胡玲.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的探讨[J].环境与发展,2018,30(10):127-128.

[2]陈强.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8(10):67-68.

[3]刘晓燕.环境监测质量控制问题探讨[J].环境与发展,2018,30(08):158+160.

[4]赵静.深化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对策探讨[J].山西科技,2018,33(01):97-99.

[5]夏新.浅谈强化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2,24(01):1-4.

猜你喜欢
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应用
环境监测系统的数据分析与处理
大气污染问题的环境监测
浅谈机车总风缸的制作质量控制
浅谈在公路桥梁施工环节的质量管理及控制
浅谈石灰土基层施工及质量控制
黄土路基台背回填的质量控制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