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桥梁工程软土地基施工中技术处理的要点初探

2019-07-10 04:15刘东月
科学与财富 2019年18期
关键词:换土软土桥梁工程

刘东月

摘 要:随着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推进,公路桥梁工程的建设规模在近年来迅速扩大,而软土地基作为公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常见问题,自然也在行业内得到了更多的关注。为此,本文从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对公路桥梁工程软土地基施工中的地基加固、处理技术要点进行了分析,并对软土地基施工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展开了探讨,希望能够对公路桥梁工程建设的全面推进起到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公路桥梁工程;软土地基;地基加固

引言:从公路行业的角度来看,软土地基通常是指强度低、压缩量高的软弱土层,这种土层不仅具有着较高的含水量与空隙率,同时在流动性、触变性、不均匀性以及抗剪强度等方面也是比较强的,能够给公路桥梁施工带来很大的危害,而要想消除这一危害,提高公路桥梁地基的承载能力与稳定性,则需要对软土地基进行加固处理,因此,对于公路桥梁工程软土地基施工技术处理要点的研究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

一、公路桥梁工程软土地基施工的主要技术要点

(一)施工准备工作

在公路桥梁工程中,软土地基的加固处理方法有很多,如换土法、强夯法、粉喷桩法等等,不同方法的施工技术要点不同,适用情况以及优缺点也都存在着较大差异,因此,在正式施工之前,施工准备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一般来说,施工准备阶段需要由专业的地质勘探人员对施工现场的地质条件、水文条件以及地基基础情况进行全面勘测,明确软土地基的类型与特点,之后再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合理的软土地基加固处理方法,并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为保证施工方案的合理性,很多施工单位还会在现场进行实验性施工,并根据实验得到的数据信息对施工方案进行优化修改。另外,由于地基加固处理方法的不同,每个工程的施工准备工作内容也会存在不小的差异。例如,很多桩基施工需要利用专业仪器根据布桩图进行放样,并对桩基的质量性能进行检验;而在采用换土法时,则需要先将地表水排出,并利用盲沟来排除地下渗水[1]。

(二)重夯处理施工

重夯处理施工实际上也就是强夯法,主要是利用强夯机来对软土地基施加冲击能,使地基土振密,从而达到加固地基的效果,与其他地基加固处理方法相比,重夯处理施工无论是设备要求还是施工操作都比较简单,加固效果也比较明显,同时还具有着成本低、环保效果好的优势,因此能够广泛应用于砂土、碎石土、粘性土、湿陷性黄土、杂填土等多种软土地基。在实际施工中,施工人员需要先利用推土机与压路机对施工场地进行平整、压实,以保证强夯机的冲击能能够均匀分布在各处,之后则要根据施工图纸设置道路中线桩以及中线桩两侧的夯点,同时利用强夯机进行施工试验。在试验通过后,需要按照给出的示意图标示依次夯击实线夯点与虚线夯点,并按照交错施工的顺序持续进行夯击,如发现坑底倾斜等情况,则要及时进行平整并再次夯击。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根据软土地基地质条件的不同,每个工程所需的夯击能量都是不同的,因此,在实际施工中,必须要在现场进行沉降量测量,同时,根据锤重以及沉降量数据来确定合理的夯击次数,从而实现对夯击能量的准确控制,且最后一夯中,沉降量应在2cm以内。

(三)水泥搅拌桩施工

水泥搅拌桩施工是指将水泥与其他材料进行搅拌,形成强度与水稳性相对较高的桩基础,之后再用这种搅拌桩打入到软土地基中,形成复合地基,从而使地基的承载力与强度得到大幅提升。与其他地基加固处理方法相比,水泥搅拌桩施工具有着稳定性强、能够有效地基沉降等多种特点,主要用于固结淤泥、粘性土、粉土等软土地基[2]。在这类方法的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通常需要先将地面杂物清除并进行平整,之后按照设计图纸完成各搅拌桩桩位的放样,同时为保证水泥搅拌桩的质量性能指标,施工前还要进行掺灰比实验与工艺性试桩,将掺灰比、复搅深度等具体施工技术参数确定下来。在准备工作完成后,则要在预先画好的桩位上插入木桩,并在每一根桩位插上醒目的木桩,之后再将搅拌桩机移动到桩位上对准,在调整好角度后启动搅拌机,开始预拌下沉。当搅拌钻头下沉至设计要求后,需要重复搅拌提升并缓慢提升至地面,之后将桩机移动至下一个机位重复以上步骤。

(四)换土垫层施工

换土垫层法是指将地基基础处理范围内的所有软土挖除(厚度高于3米的为部分挖除),之后将其他性能稳定、强度较高的土壤材料填入其中,并进行压实,最终使地基基础的稳定性、承载力、强度都能够符合公路桥梁施工的要求。换土垫层法能够从根本上改变软土地基存在的问题,其加固处理效果非常之好,通常会用于淤泥、湿陷性黄土、杂填土等类型的软土地基,但由于挖除换填的施工量较大,因此只适用于厚度较小的软土地基。在换土垫层施工中,施工单位需要先施工现场填筑便道,并将便道周围的软土清除干净,以便于施工机械出入,之后则要进行做触探试验,对需要清除的软土体积进行计算,之后制定具体的施工方案,最后,还要在换土施工范围的两侧挖设排水沟,为便于换土施工范围内的积水排出,排水沟的沟底应低于换土厚度30cm左右。在准备工作完成后,应立即采用挖土机等机械按照设计图给出的范围挖土,并由汽车将废土运走,为保证换土厚度的准确,在接近换土厚度时需要停止机械施工,改为人工挖土,并在软土挖除后将底部清理干净。软土挖除后需要立即将砂砾等回填土分层填入到基坑中并进行压实,回填过程中每层填完后都要对地面进行平整,如需填筑路堤处,则要按照1:1的坡度分层挖台阶,将两段搭接起来,而在碾压时,则要由压路机按照先边后中、先内后外、先静后振的顺序进行碾压施工。在碾压完毕后,还要进行压实度实验,如地基压实度符合设计要求,方可结束施工。

二、公路桥梁工程软土地基施工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公路桥梁工程中的软土地基施工中,施工单位除了要掌握各项地基加固处理方法的技术要点,同时也要对一些实际施工中的细节问题加以注意。

首先,由于软土地基具有着很多种类型,而不同类型地基又具有着不同的特征,因此在施工单位补必须要重视前期的地质勘探与规划决策工作,充分结合实际施工条件以及地质勘探数据来进行全面分析,从而选择出最为合适的地基加固处理方法,在必要情况下,也可以将两种或多种地基加固处理方法结合起来进行运用,以达到更好的加固处理效果[3]。

其次,在桥梁施工中,为保证路基的稳定性,避免侧向位移、变形问题,通常都需要在道路两侧设置土工隔栅,但由于土工格栅很容易与地基产生摩擦,并对桥台台背处产生垂直应力,因此在进行土工格栅施工时,必须要充分考虑到这一问题,并对摩擦与垂直应力进行控制,以免台背处的路堤出现沉降。

再次,软土地基的稳定性与强度虽然普遍较低,但在不同环境下,同类软土地基的强度、稳定性等性能仍然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路基施工时,必须要对各路段的地基情况进行全面检测,并在地基强度、承载力、密度变化较大的路段设置过渡段,以免因路基承载力不同而导出现不均匀沉降。

最后,根据国家规定,不等级的公路、桥梁的施工要求是完全不同的,因此在公路桥梁工程的软土地基施工中,施工单位应对等级较高的公路桥梁进行更为严格、有效的地基加固处理。

结束语:总而言之,公路桥梁工程的软土地基虽然情况比较复杂,施工要求也比较多,但只要能够明确各类方法的施工技术要点,并在實际施工中进行灵活运用,就必然能够使为公路桥梁工程的路基施工质量提供有效保障。

参考文献:

[1]张庆书.公路桥梁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施工技术的有效应用[J].居舍,2018(23):93+215.

[2]张晨.公路桥梁工程项目软土地基施工关键技术与实施要点分析[J].四川水泥,2017(02):80.

[3]吴大江,顾广超,李玉林.公路桥梁工程软土地基施工中技术处理要点探讨[J].低碳世界,2016(08):206-207.

猜你喜欢
换土软土桥梁工程
沿海公路路基沉降分析与修复措施
工程造价控制中竣工结算在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的应用
桥梁工程设计在BIM技术中的应用
浅层换填技术在深厚软土路基中的应用
温湿度对铜绿丽金龟卵生长发育的影响
厌倦
“换土+排水法”处理软土地基浅析
浆喷桩在软土路基处理中的应用
浅谈湿软地基路基加固技术
基于MicroStation的桥梁工程三维设计技术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