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玉秀
[关 键 词]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课程化
2017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改进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意见》,为高校思政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高职院校学生思政工作日益受到关注。本文通过辅导员职责实践研究,对辅导员思政工作进行整合,形成课程化模式,强化辅导员工作的完整性,凸显高职人才的培养特点。目前部分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课程化改革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如教学工作与思想工作不分、角色与定位不准等,解决辅导员工作课程化教育改革的问题,应以理论研究为基础,以完善课程体系为抓手,找准辅导员工作课程化着力点,不断提升辅导员工作科学化水平。
一、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课程化模式内容
1.阶段化日常教育内容
高职办学定位是培养技能型人才,在高职院校单独招生比例不断扩大的背景下,高职生源结构的特点更加突出。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任务与普通本科院校辅导员工作有所差异,在学生成长不同阶段设置不同的教育引导内容,将思政教育工作课程化,提升思政教育工作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十分必要。如在学生大一阶段,针对高校新生的特点,可以设置入学教育、品德修养等课程。在大二阶段,结合学生的发展需求,可以开设礼仪与人际交往、素质拓展、创业教育等课程。在大三阶段,为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发展,设置社会调查,特色创新等课程。辅导员通过对学生分阶段的教育引导,使学生教育管理更具有针对性,提升教育管理效果。
2.模块化日常教育模式
高职学生生源具有独特的特点,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要务是强化对学生的日常教育管理,在教育引导中与思政教育有效结合。通过对现有辅导员工作体系整合,以模块化形式规范学生日常思政教育。将辅导员的工作基本职能进行分解,将思政教育、法律基础、心理健康教育,就业指导等内容具体化为相应的教学模块,分年级分层级实施。将学生的日常思政教育量化,改变原有笼统的教育模式,保证对教育效果进行科学考核。
3.固化辅导员队伍培训制度
辅导员工作的课程化需要在日常管理中落实教学内容,必须打造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要开展好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辅导员要加强自身业务技能的学习。通过对辅导员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课程化培训,使其在突发事件处理、网络媒体使用技巧等方面得到提高。通过课程化模式,需要辅导员能在涉及的板块中做到熟知,提升辅导员教学能力,使其具备课程化的职业素养。
4.科学化辅导员工作评价体系
辅导员工作中存在的客观难题是如何考核工作成效,辅导员工作复杂,涉及学生教育管理的各方面内容。如果对辅导员固定工作进行设计,将第二学期要做的基本内容提前告知辅导员,辅导员按照学校要求制定班级学生的教育大纲。撰写具体的教案,利用每周一次的班会进行主题教育,将部分学生教育内容通过实践形式开展,将传统枯燥说教的思政教育转变为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在非固定的教学部分采取正面清单与负面清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有效调动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
二、輔导员课程化模式成效
以辅导员工作课程化为依据,与模块化教学为基本内容,在部分院系进行辅导员工作课程化改革。学生管理目标经过前期改革,实现阶段性目标。按照学生培养规律,辅导员每年完成阶段的教学任务,教学工作与学生工作有机结合,使人才培养标准更符合高职教育特点。
参照教学管理一般做法,对学生思想教育内容进行梳理,制定各单元内容,将学生日常管理与教育整合,实现教育内容全覆盖。在学生教育资源开发建设中,利用原有学生管理经验,开发学生教育管理案例库,完善学生的教育管理流程。
通过对辅导员进行多角度的课程培训,使辅导员队伍中的一些薄弱环节得到有效加强。在强化培训基础上,辅导员创新学生创业指导,促进学生理性创业。更加注重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的有效融合,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生管理评价方面,初步建立评价体系,对辅导员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效果进行量化评价。在实践中形成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的评价体系,量化标准加强辅导员工作考评,调动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
随着高校辅导员工作模式的创新,课程化模式的研究不断升温,经过试点改革探索,初步构建高职院校学生思政教育为导向的辅导员工作课程化模式,完善现有学生思政教育内容,用课程理念定位辅导员工作职责,提高辅导员教育管理水平,为其他高职院校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改革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钱昭楚.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课程化模式研究[J].农家科技(上旬刊),2017(5):271.
[2]侯首辉.高职院校辅导员课的课程体系构建探索[J].职业,2018(12):71-72.
作者单位: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