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罗振玉的德育与修德

2019-07-10 00:16黄耀明
名家名作 2019年8期
关键词:道德德育母亲

黄耀明

[摘要]国学大师罗振玉非常重视道德教育,至少三次撰文强调德育的首要地位。他割臂救母、为父建屋、让房后母以及为父母守孝的做法都是他在修德方面的实践,足以垂范后世。

[关  键  词]罗振玉;德育;孝

自古至今,德育一直是我国教育的核心内容。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11月26日在山东曲阜考察时说:“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必须加强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激发人们形成善良的道德意愿、道德情感,培育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责任,提高道德实践能力尤其是自觉践行能力,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形成向上的力量、向善的力量。”党的十八大报告也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德育不但体现在学校教育和工作生活中,还体现在家庭教育中。

在德育方面,罗振玉不但多次发表文章倡导立德修身,而且身体力行,他孝敬父母、效忠领导、忠君爱国,为我们树立了好榜样,他的事迹在德育方面具有重大的教育意义。

一、修身首要,德育为先

我们现在学校的教育,很多时候都强调培养有良好道德情操的人。这一点罗振玉有过精辟的论述。

1901年9月,罗振玉在《教育世界》第9期发表了《教育五要》一文,他在第五条中说“修身为教科之首要”,他把“修身”放在教育目标最重要的位置。修身,是指修养身心,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儒家从孔子开始,就十分重视修身,并把它作为教育的“三纲八目”之一。“三纲”是指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目”是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些观点来源于儒家的基本经典《大学》,书的开头就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意思是:“大学”教育的宗旨是让人的内心美好的德性彰显出来,弘扬高尚的道德,使人改变旧的不好的品行,最终成为一个具有完美道德的人。这里的“大学”是君子之学,是治国安邦的学问。我们现在的大学就是从这里来的。所以现在的大学生应该明白上大学的这一个重要目标,并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

罗振玉在《教育五要》中认为:“凡一切国民,无论才技如何优美,而德行缺然,如此人者有益于国家乎?有损于国家乎?此不待智者而知之。”翻译为现代汉语就是:“任何人不管他才能多么高、技术多么好,但是,如果他没有道德,那么这个人会对国家有利吗?还是对国家不利呢?这个道理是没有智慧的人都明白的。”在培养德行方面,以培养公德最为重要,他认为要反复教育学生:要时时考虑到公共利益,对于自己的亲人要相亲相爱,对于人民要仁慈。他又从反面说明:如果教育偏于技术的传授,而修身则仅占一个学科,更有甚者,学校不设立修身的课程,立足长远而言,就会培养出不少有才能而无德行的人,显然,这种结果是对国家不利的。

罗振玉所主张的办学原则是注重德、智、体全面发展,可见他把德育放在第一位。他在《教育世界》回答藤田丰八关于中国中小学课程的疑问时,列出了一个他拟定的课程表,这张表显示:首先要开设“修身”的课程,具体的开设要求是:6岁到9岁的普通小学课程内容是“童训讲话”,以后逐渐增加儿童容易接受的“本朝名人言行”;10岁到14岁的高等小学要讲授“外国名人言行”;14岁到18岁的普通中学则改授伦理课程,内容是從古今人物言行到伦理学。可见罗振玉把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这一目标贯穿在整个中小学教育过程中。而且在不同的阶段根据学生的情况讲授不同的内容,对于小学生就多讲道理并通过讲有道德的名人的故事来进行道德启蒙,对于中学生则讲授古代名人的言行,并讲授伦理学,专门学习道德现象的起源、发展、本质以及道德规范等内容。这种设置是很合理的,从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符合循序渐进的教育原则。

《教育世界》1902年4月第24期上刊登了罗振玉的《学制私议》,其中的第一条教育宗旨的第一项就明确表示:“守教育普及之主义。先教道德教育、国民教育之基础及人生必须之知识技能(即小学教育)。”可见他是把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放在首位的。

从道德素质出发,反观当下的学生,我们会发现有一些学生只是重视知识、技能,不修身养德,所以才有为财弑母、为考试而跳楼的事件。参考罗振玉的观点,笔者认为当前也需要在中小学甚至大学设置德育课程。其中重点应该讲授古今中外的有德行的人的言行,为学生树立榜样。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今天更应该通过推荐、讲读等各种方式来引导学生学习《大学》《论语》《中庸》等各种经典著作,这样学生才能真正体悟美德的精义。

二、割臂救母,为父建屋

在对亲人的孝敬方面,纵观罗振玉的一生,就可以知道他可以称为历代孝敬父母的楷模。最令人感动的是他割臂救母的事。

在1894年,他母亲范氏患了疟疾,后来又染上了流行的传染病,症状很严重了,当时罗振玉日夜守候在身边。范氏深明大义,告诉罗振玉说:“不要耽误人家孩子的学业,要尽好老师的责任,你赶快回去教书!不用在这里伺候我,我过几天就好了。”

罗振玉知道母亲的好意,于是和母亲商量说:“我白天去书馆教书,晚上回来侍奉您。您看行吗?”

在罗振玉的央求下,范氏最后同意了。半个月以后,母亲的病更严重了,医生已经不再开处方了,罗振玉也没有别的办法,就把自己手臂上的肉割下一块来,用水煮好请母亲吃了,结果,没有多少天她的病竟然奇迹般地痊愈了。

在他母亲去世时,罗振玉因为为母亲守孝而放弃了去朝廷做官的好机会。

1903年2月21日,罗振玉在苏州办事,第二天就接到了他母亲病危的紧急电报,他读完急电后,为了见母亲最后一面,就在晚上飞奔回淮安老家,但最终也没见到。他为母亲守丧100天。正是因为想为母亲守丧这么长时间,他放弃了一个做官的好机会。就是1902年经济特科再次开设,湖北总督张之洞、邮传部尚书张文达、法部侍郎沈家本、漕运总督陈夔龙都保送他为经济特科人员,沈曾植写信告诉他说:“沈侍郎保了经济特科共7人,您的名字排在第一位……侍郎对您思慕向往的心意很难得啊!”但是他为母亲守丧而没去应试。过了100天,他还不愿回去,是在父亲的催促和命令下才返回上海处理馆务。在10月,他又回到淮安老家安葬了母亲。所以这一年的大半年他都在守孝之中。

罗振玉对父亲也很孝敬。母亲去世后,他对父亲更加孝敬了,把父亲和庶母(父亲的妾)一大家人接到上海居住。1904年罗振玉任江苏教育顾问,12月在苏州创立江苏师范学堂,他是一个有事业心的人,所以就住在苏州搞教育。他当时把学堂办得有声有色,可是就在这个时候,因为孝敬父亲的事而被人诬告了。这就是他为父亲在苏州建房的事。

1905年在苏州城内有荒废的或空着的地方,当事人招人购买建房,罗振玉打算把在他上海的家中居住的父亲罗树勋接来侍奉,因为当时他父亲在上海的房子很小,罗振玉就想让父亲一家都来苏州享福。于是罗振玉在江苏购买了学校操场附近的两亩官地,并在那里建了5列楼房,旁边建了平房十几间,可以容纳全家人居住。這样就可以把父亲接到苏州,从而可以方便每天侍奉他。然而,还没等完全建好,他父亲就出事了。

在这一年的5月,他父亲生病了,小便不正常,罗振玉就回到上海请中医诊治,医生说是肾病引起的,肾病影响到心脏了,所以不治疗几个月是治不好的。罗振玉就请医生开了很多中药,没想到罗树勋在几天后不吃中药了,罗振玉多次劝父亲吃中药,但是父亲却不同意。而且父亲催他回苏州上班。

到了11月,在上海家里的罗树勋给苏州的罗振玉写了一封信,说:“我小腿肿了,恐怕病会更严重,你可以回来了,好好谈一下家事。”罗振玉看完信后竟然惊慌失措,赶忙请假回家看望父亲。

到家后,罗振玉看到父亲还能坐起来。罗树勋告诉他:“以前咱们家的事让你劳累了,你为了这个家干了二十多年了。你的后母和弟弟多,我不想再拖累你了,所以咱们商量一下我走后怎么安置他们。”

罗振玉马上明白了父亲的意思,急忙说:“您安心养病吧,我能体会您的心情,我一定会好好侍奉几位后母和各位弟弟的。”

罗树勋说:“你是个孝子,我知道。如果这样,他们会拖累的你啊。”说完就不再说话了。

罗振玉听后泪流满面。过了一小会儿,他突然想起治病的事,急忙请中医看病,医生说,他父亲已经病入膏肓了。于是暂时开点泻药来消肿,服药后,肿消下去了,但是吃不下饭。就这样,在1905年11月9日晚上,他的父亲去世了。

罗振玉在非常悲痛的情况下安排入殓,之后,他还请几位后母和弟弟们继续在上海一起生活,把自己的房子让给几位后母,他又在外面租了房子让自己一家住,安排好上海的事情以后,他立即护送父亲的灵柩返回淮安安葬。在淮安县南门外的寺庙中暂停了几天,他在寺内住下后,请和尚占卜下葬的日子,并选择好坟地把父亲安葬了,然后回上海为父亲守孝。

罗振玉为父母守孝各100天以及在守孝期间不参加考试的做法也是完全符合封建的礼法的,《清通礼》记载:“凡丧三年者,百日剃发,仕者解任,士子辍考。在丧不饮酒,不食肉,不处内,小入公门,不与吉事。”其中的“仕者解任,士子辍考”意思是说:清代的礼节中,为亲人守丧时,做官的人应离职,读书的人应不参加考试。但当时,在清末大变革的时代,人们已经不再这么做了。罗振玉做得这么好,足见他的孝心。

罗振玉割臂救母、为父建屋的做法在大力倡导礼法的古代都是很突出的,因此他可以称得上孝敬父母的孝亲的楷模。他值得我们当代人好好学习。

综上,罗振玉三次发表文章强调德育的重要性,并在办学中付诸实施,而在生活中,他也身体力行,尤其在孝敬父母方面的做法令人钦佩。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丰富了修德的内涵。

参考文献:

[1]程继隆.激浊扬清:习近平引经据典论廉政[M]. 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15:38.

[2]徐林旗.四书五经·大学 中庸 孟子[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5.

[3]罗琨,张永山.罗振玉评传[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5:34,38.

[4]璩鑫圭,唐良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160.

[5]罗继祖.雪堂类稿·永丰乡人行年录[M]. 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14,25.

[6]罗振玉著,文明国编.罗振玉自述[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13:25.

[7]万建中.中国历代葬礼[M]. 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8:187.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猜你喜欢
道德德育母亲
跟踪导练(五)(2)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道德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
给母亲的信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道德
悲惨世界
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实施及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