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文化建设视角下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2019-07-10 00:16董杰
名家名作 2019年8期
关键词:弘扬中华传统

董杰

[摘要]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不竭动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建设的根基,是中国几千年来思想文化的结晶。通过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论渊源、基本原则和具体措施三方面来论述如何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关  键  词]文化建设;传统文化;继承;弘扬

大力加强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任务,而加强文化建设的关键在于继承和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几千年以来的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文化瑰宝。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迫切任务。

一、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论渊源

马克思曾经说过,“共产主义并不是在自身基础上发展的,而是从资本主义社会中脱离出来的具有旧社会痕迹的产物”。这句话虽未明确地说要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但是却可以给我们启示,在面对或者建设新事物时,并不是完全抛弃旧事物,或者对旧事物存在着不切实际的幻想,而应该在旧事物的基础上进行。

1897年,列宁著文《我们究竟拒绝什么遗产》,他在文中大力批判民粹派抛弃俄国优秀传统的做法,对遗产中拥护人民利益的部分持肯定态度。1920年,他在为文化协会起草的草案中明确提出:“它吸收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发展中所产生的思想中最有价值的东西,继承了资产阶级时代的最珍贵的成就。”这充分地说明我们在发展新文化的同时,要继承优秀的人类文化遗产,继承传统文化,取其精华。

因此,在加强文化建设时,应该以传统文化为基础,补充以创意,使其与现代化需要相结合,使其符合当今社会主义建设的需求,能夠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二、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原则

(一)与时代主题相融合

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立足于时代主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能够与时代相结合。在继承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要时刻牢记要与时代主题相融合,不断增进文化特色。现如今,我们处于和平和发展的年代,世界文化处于一个兼收并蓄、多元共生的时代,我们进行文化建设要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根,抓住特色,才能立足于这个多元时代。如:“和”字是中华优秀文化的一个重要特色,新的历史时期,在多元文化融合的过程中,要吸收并包容外来文化,与之和谐相处,从而使中华民族文化逐渐被社会认可。

(二)紧密结合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对待优秀传统文化自然不能抛弃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在坚持与时代结合原则的基础上,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只有将优秀传统文化定位准确,才能在文化建设中增强文化自信和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如儒家文化,它包含的“仁义礼智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在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必须深入挖掘其符合时代精神的阐释,继而在新时代结合时代主题使其繁荣发展。

(三)根本上认同传统文化

发展传统文化,除了要与时俱进,深入挖掘其精髓,还要从内心去认同它。只有当你从内心真正的认同某一事物时,才能更好地发展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历了几千年的传承,才发展到如今成熟的文化体系。优秀的传统文化所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文化的欣赏,更多的是一种精神力量,让我们在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能够在文化竞争的舞台上争夺一席之位。同时中华文化中优良的品德,如“精忠报国”“忧国忧民”“心怀天下”,让我们中华民族同胞们能够在时局动荡之时,坚决维护祖国的安危,增强我们的底气。

三、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对于坚定“文化自信”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需要与文化产业密切相连,通过与文化产业的结合,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入活力;其次,要通过多种途径让优秀传统文化走进群众生活,不断加深人民群众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再次,优化教育环境,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提供良好的社会风气,最后,发挥民族节日的传承功能,为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提供载体。

(一)促进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产业相融合

现代文化产业是以文化为核心的产业形态,促进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产业相融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实现繁荣昌盛的必然要求和重要手段,文化产业的发展目的是要为人民提供文化产品,但文化产业的发展一是要避免利益化,要肩负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重任,二是要避免形式化,通过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创造出独一无二的文化产品,使文化产品更有中国的内涵。因此,政府要不断完善经济文化措施,培育新型文化企业,鼓励企业创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生产经营机制。文化产业只有坚守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初心和使命,才能进一步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吸引力。

(二)促进优秀传统文化走进人民群众

中国人民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弘扬者。只有通过多种途径使优秀传统文化走进人民群众,优秀传统文化才能被人民所理解,从而接受和弘扬。首先,要加强文物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继承。对于文化遗产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发挥传承人的重要作用。比如昆曲,国家可以鼓励和支持昆曲传承人在全国进行公益演出,让人民可以近距离接触,人民才能更加深入理解,才会有利于昆曲的传播。其次,为了让人民更能够深入了解,参与其中,可以组织丰富多彩的文艺汇演比如说文化节等,走进人们生活。再次,加大宣传。除了让人们参与其中,近距离接触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外,另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加大宣传力度,让人们知道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从而在日常生活中,能自觉地保护传统文化。针对如何宣传传统文化,我们可以采取拍摄一些纪录片、电影,出版一些书籍等方式。

(三)加强教育环境优化

青少年时期,是人最容易塑造的时期。加强文化建设,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加强学校教育,优化教育环境。我们现在的一些幼儿园,忽略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这不能不说是对传统文化教育的一大挑战。学校是除家庭外,学生最直接接受教育的地方,也是最直接感受文化的地方。我们要想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首先要大力加强学校的环境优化,比如说在学校增设传统文化课程,让更多的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魅力。或者开展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动,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设身处地地去感受。其次,随着智能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学生接触网络,通过网络去学习。可以通过研发有关传统文化的APP或者开发学习传统文化的网站,让更多的青少年能够有机会去学习。

(四)加强传统节日的功能

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外来文化传入中国,西方的节日受到更多人的喜爱,其重要性甚至一度超过一些中国节日,这是一种危险的信号。中国几千年来的优秀传统文化失去了吸引力,这其实反映了传统文化衰弱的现象,其与我们新时代加强文化建设的目标大相径庭。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正视传统文化在继承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首先,政府可以加强引导,大力加强传统节日的弘扬,如在传统节日当天开展属于地方的庆祝活动,或者对一些文化继承者进行表彰等方式。其次,加大主流媒体对传统节日的宣传,对传统节日进行继承和创新,讓中国的传统节日走向世界。

总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几千年文化的重要瑰宝,深深植根于人民的心中,为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动力。坚定文化自信,加强文化建设,首先要做的就是正确认识和对待优秀传统文化,牢牢抓住传统文化的精髓,与时代相结合,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强国。

参考文献:

[1]列宁.列宁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49.

[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08.

[3]高飞.增强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改革开放40周年文化思想浅谈[A]. 中共沈阳市委,沈阳市人民政府,国际生产工程院,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第十六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经管社科)[C].中共沈阳市委、沈阳市人民政府、国际生产工程院、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沈阳市科学技术协会,2019:3.

[4]于殿利.文化自信源自人民的创造[N]. 人民政协报,2019-09-16(011).

[5]杨劲松.加强公共文化服务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N]. 中国旅游报,2019-09-13(003).

[6]梁超然.传承优秀传统坚定文化自信[N]. 广西政协报,2019-09-03(001).

[7]江畅.努力建构文化自信理论体系[N]. 中国社会科报,2019-08-29(007).

[8]朱康有.坚定文化自信的力量源泉[N]. 山西日报,2019-08-26(010).

[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63.

作者单位:北京化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猜你喜欢
弘扬中华传统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二十四节气
On the Application of CLT in Teaching of Listening & Speaking in Rural Middle Schools of China
弘扬国学文化 畅游艺术天地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弘扬雷锋精神 塑造美好形象
少年力斗传统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