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灿婷?李月
[摘要]桂林渔鼓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一项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在各种文化和流行音乐的冲击下,其发展和传承正面临挑战,需要探索新的发展和传播手段。
[关 键 词]桂林渔鼓;文化发展;传承;翻译策略
一、 桂林渔鼓的发展现状
桂林渔鼓是以桂林方言为演唱基础的民间说唱曲种,2014年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唱词朴实,内容符合时代发展潮流、贴近人民生活,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桂林山水甲天下》《好山好水好银行》《绿色校园》等曲目。桂林渔鼓的演唱形式以唱为主,且“唱中带说”。表演形式丰富,从一人演唱到两人对唱再到多人演唱,还有伴唱和伴奏。表演的乐器从最初单一的渔鼓,发展到融合二胡、碟子、酒杯、月琴和笛子等乐器。桂林渔鼓的传承方式主要有师徒传承、社会传承和校园传承。其中,社会传承是宣传桂林渔鼓的重要途径。目前桂林渔鼓的社会演出重任还是落在“天天唱”桂林渔鼓传承基地的团队的肩上,除此之外,社会上极少有人会去表演渔鼓,因为会演唱的人极少。但该基地的团队主要由中老年群体组成,多在景区及重要节假日的庆祝活动中演唱。
桂林渔鼓目前主要面临着传承人老龄化、观众对其关注度下降、专业演员稀缺、收入低下、传承基地力量单薄等危机。且在互联网时代各种流行文艺和诸多新媒体出现的背景下,其发展与传承面临诸多挑战。桂林作为国内著名旅游目的地,也是国际旅游胜地,给桂林渔鼓的发展与传承带来了新的机遇,本文将结合外宣翻译策略,探索创新其宣传和发展途径,对该曲艺文化的传播与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二、 桂林渔鼓外宣的重要意义
1.推动文化传播,促进文化繁荣发展
翻译是沟通中外文化的桥梁,非遗外宣资料翻译对于传承文明、扩大宣传、引进外资、提高文化影响力等起着重要作用。桂林渔鼓是极具地方特色的民间曲艺,山水甲天下的桂林是国际著名的旅游城市,将桂林渔鼓作为展示桂林魅力的符号展现给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一方面可以提高桂林渔鼓的知名度,另一方面可以提升桂林作为旅游名城的文化形象。
2.以点带面,引起各界对桂林非遗的关注和传承
历史悠久的桂林地处湘桂走廊南端,是中原文化进入岭南地区的要道,有壮、回、瑶、苗等十几个少数民族在此繁衍生息,因此形成了特有的地方文化。桂林曲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除了桂林渔鼓之外,还有零零落、广西文场、彩调等。通过外宣促进非遗资料的完善和传播,提高非遗的影响力,吸引年轻群体对这些传统技艺的关注和传承。
3.作为旅游资源的补充,带动本土经济增长
一直以来,桂林渔鼓的表现内容就是赞扬人们的真善美的,现在的桂林渔鼓完全可以成为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向外来旅游者展示本土形象的旅游资源。桂林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给非物质文化遗产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桂林曲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积极融入桂林旅游发展圈。对桂林渔鼓进行外宣翻译,是促进渔鼓文化和旅游业相互发展的重要手段。
三、外宣翻译策略研究
新型国际关系背景下的外宣翻译就是围绕“以合作共赢为核心,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为目标”而进行跨语言、跨文化的特殊交际活动。作为源语与目的語桥梁的译者必须从翻译目的出发,有意识地选择翻译策略、翻译技巧。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汉语在国际社会的地位也不断提升,在进行桂林渔鼓外宣翻译时,应注意显示文化的差异性,有效结合各种翻译方法将桂林渔鼓文化准确地传播出去。
1.音译加注法
外宣翻译中运用音译加注法可以有效地保留我国文化特质,同时又能使目的语读者了解原文传达的意义。例如桂林渔鼓的“渔鼓”一词,目前的几种译文分别是“Yugu”“Fishing Drum”“Percussion Instrument Made of Bamboo”“Yu Drum”。渔鼓是桂林渔鼓这一曲艺艺术最初表演时所用的乐器,“Yugu”只是简单的音译,没有达到传达文化内涵的目的,目的语读者也不知其所云。“Fishing Drum”直接把“渔”和“鼓”的英文进行组合,读者很容易了解这是一种鼓,但容易错误地联想到打鱼的情景。“Percussion Instrument Made of Bamboo”解释了渔鼓是一种由竹子制成的击打型乐器,但名字过于烦琐,不宜作为一个专有名词使用。采用第四种译法,将“渔”字进行音译,再通过注释,就可以充分表达该名词所包含的意思,即“Guilin Yu Drum ( One of Chinese folk art forms sung in Guilin dialect and named after its accompaniment drum, a percussion instrument made of bamboo)”。
2.增译法
增译法一般要在原文的基础上添加必要的成分,使译文在表达形式上更符合译入语习惯,内容和含义表达更清晰。(孟婧女,2017)如在介绍著名的渔鼓曲目《三姑记》时列举了其中的一句唱词“好马不配双鞍子,好女不嫁二夫君”,若直接按照字面意思翻译,则为“A good horse will not carry two saddles,and a good woman will not marry two husbands”。虽然看上去译文与原文一致,但是目的语读者无法理解其中的含义。该句唱词的上下文语境是三姑的母亲嫌贫爱富,在三姑的丈夫家道中落后要求三姑改嫁别人,而勤劳、善良的三姑不愿意这样做,并给母亲解释其想法。所以,译文中应增加一些信息来补充说明原文,即“A good horse will not carry two saddles to make it uncomfortable to sit,and a good woman will not divorce her poor husband to marry a rich one”。
3.意译法
意译是指不拘泥于原文的形式和字面意思,采用目的语读者能理解的方式进行翻译。 《王老头子学文化》是桂林渔鼓奠基人王仁和在1953年创作并演唱的代表作,描述了一位接近花甲之年的老先生到夜校跟年轻人一起上课的情景。若按字面直接翻译,则为“Grandpa Wang Learns Culture”,这样的译文会使目的语读者理解起来较吃力。采用意译法将曲目的主要内容表达出来会使译文更清晰易懂,可译为“Grandpa Wang Studies at Night School”。
4.語序调整法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行文习惯不一样,句式的排列完全是不同的模式,因此变换句式、调整词序在翻译操作中是常见的事。(何刚强,2009)中文的习惯是先说条件,再谈结论,而英文则相反,所以在汉译英时,为了符合英文的行文逻辑,取得良好的翻译效果,就要对句子的语序作一定的调整。如“但是看到桂林渔鼓自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的重视和扶持下,与其他曲艺一样,曾经对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不少有益的贡献”,译为“However, we can see that Guilin Yu Drum has made a great many useful contributions to the socialist revolution and construction like other folk art forms under the attention and support from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since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桂林渔鼓是桂林地方特色曲艺,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本文结合桂林渔鼓的地方特色,分别采用音译加注法、增译法、意译法和语序调整法等翻译方法对桂林渔鼓开展外宣翻译研究,助力桂林渔鼓文化传承与发展,有助于桂林文化发展的多元化、国际化。
参考文献:
[1]白蓝.外宣翻译中的源语顺应[J].外国语文,2018,34(5)24-29.
[2]陈化宇.非物质文化遗产文本翻译特点及理论选择:以许昌市为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16(1):151-152.
[3]何刚强.笔译理论与技巧[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104.
[4]李广宏,梁敏华.桂林戏曲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数字化开发研究[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18,23(4):28-32.
[5]孟婧女.浅析译者的工具能力和策略能力[D].北京:北京外国语大学,2017.
[6]苏韶芬.桂林渔鼓传统曲目优秀作品集[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7]杨莹. 桂林渔鼓文化传承的考察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8.
作者简介:陈灿婷(1988—),女,广西梧州人,硕士,主要研究方向:英语笔译。
李月(1967—),女,广西柳州人,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跨文化交际等。
作者单位: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