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创新与旅游经济增长的关系

2019-07-10 15:14魏岑琛
商业经济 2019年6期

魏岑琛

[摘 要] 中国旅游经济增长方式正由要素驱动、资本驱动向创新驱动进行转变。通过对传统经济增长模型——索罗模型进行改进,构建旅游经济增长模型,进而给出旅游创新与旅游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新解释:只有以合意的旅游创新为核心的技术进步才能使得旅游经济保持持续增长,旅游创新已然成为中国旅游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关键词] 旅游创新;旅游经济增长;索罗经济增长模型

[中图分类号] F59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9-6043(2019)06-0065-02

一、引言

在国际上,旅游业被公认为是推动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差距的有效手段(Seetanan,2011)。中国旅游业发展相对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改革开放30多年,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中国旅游业发展在逐步走向成熟的同时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变化,即旅游经济的增长方式正由要素驱动、资本驱动向创新驱动进行转变。2015年世界经济论坛旅游竞争力报告显示,中国旅游竞争力位列全球第17位,旅游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无可比拟,两项综合实力位列全球第一,但针对游客的服务建设和环境的可持续性拖了后腿。在这种情况下,突破资源、土地、资本等生产要素的约束,强调知识、科技、智力等旅游创新的潜力,对于中国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实现中国旅游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途径则在于依靠技术创新等内生经济要素(李正欢,2003);可见,进一步剖析旅游创新与旅游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探索旅游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具有理论和现实双重价值。

二、文献回顾

目前,国内关于旅游创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创新的概念(郭峦,2011)、旅游创新的特点(宋娜,2012)、旅游创新的体系(王志宇,2013;张伟,2013;宋振春,2012)、旅游创新的内容(杨会娟,2013;包晓光,2012)、旅游创新的路径(李悦铮,2011;胡坚强,2010;陈志永,2012)及旅游创新的评价(李允强,2010;郑辽吉,2013)等方面;而关于旅游创新与旅游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则相对缺乏,且较为零散。赵霞(2011)结合我国旅游经济发展现状,分析了我国旅游创新与旅游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并指出旅游创新在克服旅游资源有限、旅游产业技术落后、旅游需求周期性等问题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对旅游经济增长作出了贡献;李庆雷和白延斌(2012)提出了旅游经济的有智增长模式,倡导旅游科学发展观,推进旅游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其中有智增长模式的三种具体形式分别是旅游创新、创意旅游和智慧旅游;此外,也有学者运用实证分析对旅游创新与旅游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如李丽娜(2014)、宋慧林和宋海岩(2011)等均通过构建空间面板数据模型研究发现:旅游创新不仅推动当地旅游经济的增长,还通过空间传导机制对邻近区域的旅游经济产生正向的溢出效应;可见,以创意作为核心的旅游创新,能够为旅游经济增长提供可持续的动力(齐子鹏,2015)。

综上所述,尽管现有研究已对旅游创新与旅游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理论阐述与实证分析,但均未将现代旅游业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旅游创新引入理论模型,这使得对旅游创新与旅游经济增长的关系理解容易形成一种表象的或者简单的“正向关系”,即只要进行旅游创新,便可促进旅游经济增长。为此,本文拟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传统经济增长模型——索罗模型的改进,构建旅游经济增长模型,进而给出旅游创新与旅游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新解释。

三、模型构建

(一)索罗模型简述

索洛经济增长模型(Solow Growth Model)是罗伯特·索洛所提出的发展经济学中著名的模型,又称作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外生经济增长模型,是在新古典经济学框架内的经济增长模型。一般而言,索罗经济增长模式的数学公式可表示为:Y=AF(K,L),其中Y为经济生产总量,A为全生产要素(表示包括知识、技术在内的科技发展水平),K为资本总量,L为劳动力数量。据此,考虑到旅游经济的特定性,本文将对传统的索罗经济增长模型作一些变动,以更好地解释旅游创新与旅游经济增长的关系。

(二)模型要素说明

根据前文所述,旅游经济的增长需要四个要素,分别是旅游创新(C)、旅游资源(N)、资本投入(K)和劳动力投入(L),即有:Y=F(C,N,K,L),其中旅游创新(C)是作为全生产要素A中的一部分纳入模型中,可表示为:C=γA,dY/dC>0;旅游资源(N)是旅游资源禀赋,即包括山水风景等自然资源,也包括历史人文等非自然资源。

(三)要素关系分析

通常情况,不论一个旅游景区是否具有优质的旅游资源,其前期开发都是需要资本和劳动力的投入;而当一个旅游景区具有优质的旅游资源时,其前期开发投入的资本效率和劳动力效率相对较高;反之,相对较低。因此,可以把资本总量(K)和劳动力数量(L)表示为旅游资源(N)的函数,即有:N=θF(K,L),θ表示旅游资源在资本效率和劳动力效率提升中的作用程度。此外,旅游创新与旅游资源、资本、劳动力三者之间不存在纯粹的替代关系,主要基于两点现实考虑:一是具有世界级旅游资源禀赋(如世界物质或非物质遗产)的旅游景区,有的人满为患而有的则无人问津;二是不具有优质旅游资源禀赋的旅游景区,有的凭借旅游创新而获得成功(如迪斯尼主题公園)而有的则投资开发失败;可见,无论旅游景区是否具有优质的旅游资源禀赋,旅游创新都是旅游景区开发成功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据此,可以得出模型中的要素关系有:(1)当旅游景区运营中未有任何旅游创新时,旅游经济的增长势必会随着资本、劳动力投入带来的旅游资源开发而趋于零;根据经济学理论,资本和劳动的投入的边际效率存在递减效益,有MPK→0,MPL→0在旅游经济增长模型中,即有MP(θK)→0,MP(θL)→0,则当C→0,有Y→0旅游经济增长失去持续发展的动力;(2)当旅游景区运营存在不适当的旅游创新(C*)时,旅游经济增长同样可能停滞不前或者存在永久性的破坏(如极具人文历史价值的古建筑被毁),即有C→C*,有Y→-∞。

(四)模型“新解释”

根据前文所述,可以得到本文中旅游经济增长模型的数学表达式为:Y=YAF(θK,θL),运用微积分知识,可以得到:ΔY=MP(θK)*ΔK+MP(θL)*ΔL+Δ(γA),等式两边同时除以Y可得:ΔY/Y=α*ΔK+β*ΔL+Δ(γA)/Y,其中,α为资本在旅游资源开发中对旅游经济增长贡献的份额;β为劳动力在旅游资源开发中对旅游经济增长贡献的份额;Δ(γA)/Y是旅游创新对旅游经济增长的贡献。

如上图所示:Y0表示没有进行旅游创新的旅游经济生产总量,Y1表示进行旅游创新的旅游经济生产总量;γ0表示没有进行旅游创新的旅游经济生产可能性边界,γ1表示进行旅游创新的旅游经济生产可能性边界。可见,在一定的旅游资源条件下,进行旅游创新的旅游经济产出效率更高,生产可能性边界处在高水平;而没有进行旅游创新的旅游经济生产可能性边界处在低水平,无论后续开发中资本和劳动力的投入多少,旅游經济产出只能沿着低水平的生产可能性边界γ0移动,逐渐接近水平状态(零增长);此时,只有进行相应的旅游创新,才能使得处在低水平的生产可能性边界γ0上升到处在高水平的生产可能性边界γ1。

四、结论与建议

根据本文构建的旅游经济增长模型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只有以合意的旅游创新为核心的技术进步才能使得旅游经济保持持续增长,旅游创新已然成为中国旅游经济增长的新动力。这意味着中国旅游业的未来发展必须依靠旅游创新,从旅游产业地位、导向和体验上分别转变升级,即从产业到生活,更加注重旅游内容;从游客到民众,更加注重以人为本;从传统体验到深度体验,更加注重旅游需求。与此同时,随着旅游创新模式的翻新,要切实保证旅游创新的合意与适当,注重与自然生态、人文历史、民俗文化的深度融合,倡导人与经济、人与社会、人与自然更加和谐的旅游方式,为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旅游市场而努力创新,助力旅游经济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Seetanan B. Assessing the Dynamic Economic Impact of Tourism for Island Economies[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11,38,(1):291 -308.

[2]包晓光.河南绿色旅游营销策略创新研究[J].焦作大学学报,2013(3):41-42.

[3]陈志永.贵州推进文化旅游创新区建设路径措施[J].理论与当代,2012(8):5-7.

[4]郭峦.旅游创新的概念、特征和类型[J].商业研究,2011(12):183-186.

[5]胡坚强,姜辽.乡村休闲旅游技术创新研究[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10,10(1):47-50.

[6]李正欢.论中国旅游经济增长的特征与政策选择[J].经济与管理,2003(7):7-8.

[7]李悦铮,俞金国.海岛旅游度假区规划创新研究——以大连长山群岛为例[C].2011《旅游学刊》中国旅游年会,2011.

[8]李允强.文化旅游产业创新体系评价指标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0.

[9]李庆雷,白延斌.论旅游经济的有智增长模式[J].四川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9(5):102-108.

[10]李丽娜.中国旅游创新与旅游经济增长关系研究——基于空间面板数据模型[J].商场现代化,2014(5):283.

[11]齐子鹏,王颖.创意:中国旅游经济增长的新动力[J].管理世界,2015(5):178-179.

[12]宋娜.旅游产业技术创新网络模式与特点[J].企业经济,2012(6):156-159.

[13]宋振春,纪晓君.文化旅游创新体系的结构与性质研究[J].旅游学刊,2012,27(2):80-86.

[责任编辑:潘洪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