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陪护分娩护理与正常分娩的护理效果

2019-07-10 13:21:26谢贵红
魅力中国 2019年10期
关键词:全程组间产后

谢贵红

(贵州省贵阳市白云区医院,贵州 贵阳 550014)

分娩作为自然界最为常见的一种现象,会产生强烈的疼痛感以导致机体生理水平发生改变,并引起产妇心理上的压力。因此在产妇分娩过程中,需要给予优质有效的护理服务,以消除产妇不良情绪,改善分娩结局。在本次研究中,为了了解不同护理方式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效果,现对本院收治的80例产妇进行研究,以下是具体内容。

一、资料、方法

(一)资料

选择2018年1月到2019年1月在本院进行分娩的产妇作为对象,从中随机抽选出80例,将其按照抽签的方式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一组40例,对照组给予正常分娩护理,观察组给予全程陪护护理,所有产妇均知晓并同意参与本次研究。

对照组产妇:初产妇21例、经产妇19例,年龄范围:24~37岁,平均(28.6±4.3)岁;

观察组:初产妇22例、经产妇18例,年龄25~38岁,平均(28.7±4.2)岁。

将上述两组产妇的一般资料带入处理,差异性较小,可以对比:P>0.05。

(二)方法

对照组:给予正常分娩护理。

观察组:开展全程陪护分娩护理,即孕妇入院后由责任护士给予一对一陪伴护理。护理人员首先进行自我介绍,并与产妇进行良好的沟通交流,建立信任。分娩前,向产妇讲解分娩相关知识,并告知其分娩中有关注意事项,消除其内心焦虑感。在分娩期间,协助产妇保持舒适体位,并积极鼓励产妇,正确引导产妇保持良好的呼吸节奏[1]。在宫口全开后,对其外阴进行消毒,并协助产妇选择合适体位,鼓励产妇进食,在宫缩停止期间,指导产妇休息,疼痛时尽量转移其注意力,并降低其疼痛感。产后密切关注产妇生理变化情况,并注意产妇心理状态,及时与其进行交流,降低产妇的心理负担。

(三)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产妇分娩方式、疼痛评分以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疼痛评分采用VAS评分法进行评定,分值范围:0~10分,0分表示无痛、10分表示剧痛,分值与疼痛程度呈正比。

(四)统计学处理

以(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差异采用卡方检验;以(±S)表示计量资料,差异性采用t检验。将所得结果均带入SPPS23.0版中,当P<0.05时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观察组产妇中自然分娩例数高于对照组,剖宫产低于对照组,差异性对比:P<0.05(见表1)。

观察组产妇产后不良事件发生率为7.50%,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不良事件发生率,而且观察组产妇产后疼痛评分为:3.45±0.54(分),低于对照组产妇的5.68±0.48(分),组间数据对比:P<0.05(详细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产妇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n/%)

三、讨论

正常的分娩护理中,主要是根据产妇分娩进程给予不同的护理模式,其中病房有专业的护理人员,分娩时有专业的助产人员,各司其职,互相配合、互不影响。但是随着当前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人们对于保健需求越发严格。因此开展“一对一”式助产十分必要[2]。其中全程陪护指的是产妇从入院到出院,安排专业人员进行陪同护理,关注产妇的生理健康同时,对产妇给予心理护理,通过与产妇进行密切交流,培养良好的感情基础。在分娩期间对产妇给予心理支持,帮助产妇顺利分娩。通过保证产妇心理状态良好,从而有效避免产妇过度紧张、焦虑而发生宫缩乏力等情况。全程陪护护理可以消除产妇不良情绪,减少产妇产后抑郁发生,并满足产妇的多方需求[3]。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产妇分娩结局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性对比:P小于0.05,而且观察组产妇产后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结果: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数据比较:P<0.05。

综上所述,全程陪护护理模式有助于改善产妇分娩方式,提高产妇分娩满意度,减少分娩不良事件发生,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全程组间产后
全程“录像”,写观察日记
全程管控在机电工程设备安装的实施
产后出血并发症的输血治疗及预后
产前宜凉,产后宜温
如何避免产后大出血
数据组间平均数、方差关系的探究
更 正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metallogenic regularities and the exploration of graphite deposits in China
China Geology(2018年3期)2018-01-13 03:07:16
手工制鞋全程LOOK
Coco薇(2015年1期)2015-08-13 02:22:23
爱自己从产后护理开始
母子健康(2015年1期)2015-02-28 11:2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