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是国家安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现阶段高校的国家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研究。从分析当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现状中存在问题入手,把握培养这一观念所迎接的巨大挑战,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旨在通过研究可以明确当代高效在培养意识形态安全方面的必要性,并为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工作发挥现实意义。
关键词:意识形态 安全观 国家安全 安全教育
一个国家的意识形态安全历来制约着这个国家的长治久安、兴衰存亡,一个国家的意识是整个国家安全的基础和重要的构成因素,在整个国家安全体系当中,意识形态安全以一种思想灵魂的形式存在,并在其中发挥着不可代替的指导作用。意识形态是与物质层面相对应的精神层面,来自于现实世界同时也是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行为规范的综合反映[1]。在国家实际管理当中,这种意识形态安全需要得到人们群众以及社会的广泛认可,同时也需要依赖社会当中的每一位公民通过自身的努力不断的巩固这种意识在主流意识形态当中的重要地位及意义。这种意识形态在运行过程当中是否有一定的安全程度关系到中国社会政局可否稳定持续的发展,对共产党执政受到群众的拥护程度,甚至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能否按照预想计划迅速发展。经过对意识形态安全的研究发现,意识形态具有突出价值性成为意识形态重要特点、相对独立性以及实践性的特点。针对中国对于形态安全的界定是建立在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上而言的,在这种意识形态安全下保证国民思想不会受到外来意识的威胁和影响,保证相对独立和稳定的地位和状态。这种意识形态安全的观念需要从小就灌输到学生的思想当中,让中国的各大高校承担起对学生的国家安全教育,从而保证中国意识形态在政务稳定、国家政治以及生存模式等多个层面的核心价值地位。
一、高校国家安全教育问题研究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中国的高校是培養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形成的主要渠道,大学生在高校当中能够得到更多的机会,拥有更好的平台,在对大学生的教育过程当中高校也需要承担起教育指导的重任,以达到培养出高素质、高水平人才的最终目的[2]。本着提升高校学生意识形态安全的准则,深度挖掘高校在教育过程当中存在的各类问题,提出解决建议,从而制定切实可行的具体实施措施。此举在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当中,不仅能够深化大学生对于意识形态安全的理解,同时也能够针对现如今中国所处的境遇提高学生的认知,在培养专业型人才的同时也能够具有完备的思想观念,促进中国高素质新型人才的全面发展。
(二)研究对象
为了能够精准的对高校国家安全教育问题进行分析,选择中国的一些典型的高校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高校当中的教师与学生就国家安全教育进行研究分析,通过对高校教育情况的具体研究,得出研究结果。
(三)研究方法
结合中国当前的具备的研究分析方法现状,采用问卷调查分析、文献查找分析以及实证分析方法,其中文献查找方法是整个研究进行的第一步,阅读大量的国家安全知识理论,在现有的文献阐述界定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国情梳理出中国的国家安全教育方向[3]。接着进行现在高校安全教育情况的问卷调查,分别对广大在校学生与教师展开问卷调查,通过对学生与教师的调查和问卷结果反映出在国家安全教育当中存在的问题,寻找高校国家安全教育工作存在的不足。关于问卷方法的实现的流程主要分为3个部分,首先是基本信息调查,对学生关于国家安全的认知程度方面情况进行相关研究;接着了解学生国家安全意识教育情况及影响因素;最后了解学生对国家安全内容的掌握情况并分析出薄弱点。此次问卷调查每一个高校共发放2000份问卷,共发放3所高校,为确保调查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充分考虑不同受调查对象在专业、性别、年级等方面的差异因素,问卷的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表1问卷调查基本情况统计表
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回收的有效问卷数量共有5974份,针对结果中呈现的具体现象做出相应的分析。除了问卷调查方法之外,还需要结合一些案例与现象,对当前高校在国家安全教育工作进行界定和分析,进而提出解决方案。
(四)高校国家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
经过研究发现中国高校对于国家安全教育面临诸多挑战,存在的问题主要来自于复杂的国际、国内大环境,来自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入侵,来自西方资本主义文化渗透[4]。因此在中国国家安全教育当中存在的问题分为三个: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意识形态进行“西化”、 “分化”、大学生政治信仰不明确,理想追求弱化以及国家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成效不明显。中国的景点传统文化受到了全球化进程的影响,虽然这种影响积极的推动了中国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同时也使得中国的年轻思想逐渐西化,在这种打几下西方的思想对于中国的冲击也就日益扩大。面对中国意识形态安全观念在现实当中的种种问题和挑战,高校学生意识观念的建设也就突显得尤为重要。在学校当中学生通过高效的学习氛围和教育环境逐渐形成成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但经过调查发现现阶段高校当中的学生的政治信仰并不坚定。高校对于学生民族大义的教育并不充分,使得学生只追求个人的就业形势和价值尺度而忽略了对于国家发展所承载的历史使命以及担当。
(五)解决高校国家安全教育问题的措施
针对中国高校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挑战,以及高校当中国家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必须加强高校学生提高安全意识的能力,本着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和国家安全教育理论基础,从高校、学生乃至于国家的层面具有针对性的提出具体的问题解决措施。
1.养成意识形态安全观念
一个国家得以进步需要全国人民依靠同一种信念和理想作为国家的动力支持以及精神支柱[5]。在高校国家安全教育当中形成学生应有的意识形态安全观念是教育的基础,以现如今的社会形态为根本,坚定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思想,使之成为意识形态的集中体现。在高校的安全教育过程当中通过创造一种良好的育人氛围,来提高学生意识形态安全的认知度,进而加强理想信念的教育,在潜移默化当中让学生自觉的形成安全观念,这种从内而外的养成过程决定着意识形态安全的稳定程度以及教育成果。
2.确定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理论地位
国家的意识形态安全建设与教育工作是中国能否维持证据稳定发展的直接影响因素,当这种安全意识无法引起广大人民群众的重视时,极端分子的一些质疑和否定的声音就会影响人们正常的思维判断,严重的情况下国家有可能会面对政权动荡的情况,因此需要从学生时代就确定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理论地位,如此一来才能够保证国家的综合实力能够稳定的增强和发展。在实际的高校安全教学的过程当中除了在课堂当中的教学之外,科学合理的使用校园当中的一些宣传介质,使其充分的发挥其作用和特点,将意识形态安全观教育内容传播给高校大学生,以便于学生在课下可以对安全理论有以更深层次的理解。这种校园宣传介质具有覆盖面广、宣传力度强的特点,有效的进行资源整合在校园当中形成部门之间联动配合的机制,强化安全理论地位。
3.增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力度
纵观高校国家安全教育工作的实施情况,教育的力度还远远不够,系统性的教育机制也尚未完善,因此在优化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结构的基础上,增强教育力度才能得到更高效的教育效果。首先将国家的安全工作与高效的安全教育工作连接在一起,让国家实际的安全情况作为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中国意识形态安全方面的现状、接着对教育课程的具体内容进行规划,以国防教育为主要教学内容,将中国安全形势政策作为教学的辅助课程,在有必要的情况下加入一些中国法律知识以及历史教育背景作为教学内容的补充,形成为独立的高校安全教育机制。最后,为了能够让这种教育方式可以长效的维持,建立考评制度。在此基础之上以常见的理论课堂学习的教学模式作为日常安全教育的基本方式,并加设党团果冻,校园安全文化教育建设活动等方式来实现增强教育力度的目的。
4.加强高校国家安全教育师资力量建设
拥有一支政治素质过硬,教学业务能力强劲,人才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是进行高效国家安全教育体制的重要保障[6]。这支师资队伍当中由高效党政干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人才、国家安全科学课程教师以及心理辅导员等来进行结构建设,在高校国家安全教育师资选拔上需要有一定的要求保证教学者的质量。在选拔的过程当中除了教师本人需要具备足够坚定的思想信仰以外,还需要具备教书育人的综合业务能力,能够将自身的觉悟和对国家安全的理解灌输给学生,成为学生的榜样。以长期发展的角度来看,可以设置专门的国家安全专业小组,将优秀的教育人才集中在一起,为国家安全教育培养后备师资力量。刚刚选拔的教育人才有着教育水平高、思想觉悟高等优点,但在实际教学当中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来熟悉学生的基本情况,而对于资历深的教师在教学技巧上有所欠缺,所以可以将两种需求的教师队伍分别进行定期培訓,通过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加强专业知识学习,掌握国家安全最新形势。
5.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
在时代背景的影响下,世界各个国家之间的国际交流日益频繁,也就使得国家的形式政策的更新频率更加迅速。在高校国家安全教育当中也需要安全国家当前的形式及时的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给学生传递最新的资讯。教师先通过各种教育途径获取真实有效的国家安全形式新动态,并在课堂教学当中引导学生,使用渐进式的教学方式让改变传统的死记硬背的学习习惯。改变原有的灌输性质的教学方式,转变成为渐进式甚至是交互式的教学方式,在课堂当中展开课堂互动活动,让学生提出自己对于国家安全以及意识形态等问题方面的理解,带动课堂的积极性,激发主动学习的价值诉求。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加入多媒体因素,包括国家安全会议的视频、音频,让课堂当中的教学形式更加丰富,为学生呈现出一个多元化的课堂,使其更好领会讲授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结语
随着中国新的国家安全威胁因素对于国家安全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高校国家安全教育内容不能仅局限于传统安全,也应及时充实非传统安全内容,通过一系列的具体措施来解决中国高校在国家安全教育当中存在的问题,进而让学生自身树立起全面系统的国家安全观念。当代大学生是社会主义道路继承者和实践者,提升高校大学生国家意识形态安全有助于培养其政治追求和价值取向,坚固其人生追求和崇高信仰,同时也避免世界各国意识形态发展对中国学生国家安全意识的形成造成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邢云文,肖扬.以习近平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引加强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建设[J].思想教育研究,2018,(03):13-14.
[2]康红蕾,郑一赛.基于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大学生政治价值观教育[J].继续教育研究,2017,(05):14-16.
[3]陈曦,李玉琴.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国家安全观教育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33):37-39.
[4]王文利.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重要成果——《社会思潮的传播与维护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研究》评介[J].山东社会科学,2017,(04):196-199.
[5]张春静,张国启.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中网络阵地建设的策略分析[J].继续教育研究,2017,(02):41-43.
[6]郑淑芬,闫明明.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路径探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04):171-173.
[7]李悦.网络传播社会思潮与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10):95-98.
(作者简介:黄卓晔,华中农业大学硕士,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高教研究助理研究员。单位: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主要从事思想政治,国防与安全教育、高教研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