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韩国特约记者 刘晨
日本上周生效的高科技原材料输韩限令引发韩国高度关注。韩国总统文在寅8日首次就日本限制对韩国出口公开讲话,称此举将全球供应链置于危险境地。考虑到韩国半导体企业的相关材料库存仅能使用2-4周,突如其来的原料“卡脖子”也令韩媒关注本国关键产业对日依赖问题。
韩企损失以万亿计算
“一旦韩国半导体企业停产,仅3天的损失就可能高达7万亿韩元。”韩国《文化日报》8日的报道称,随着日本从4日开始正式对韩国半导体企业必需的3种物资实施准入制度,韩日贸易纠纷进入对峙局面。
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和相关企业传出消息称,目前日方规定的三种产品对韩限制产品——用来生产电视机和智能手机显示屏的氟聚酰亚胺、生产半导体所必需的光刻胶和俗称“蚀刻气体”的高纯度氟化氢目前均处于通关中断状态。
有业内人士表示,由于半导体生产过程的特性,即使是短暂的停电也会造成巨额损失,原材料中断供应将带来以万亿韩元为单位计算的损失。
韩国全国经济人联合会相关人士称,去年3月三星电子平泽半导体工厂的30分钟停电事造成的损失就高达500亿韩元,如果停产3天将导致超过7万亿韩元的损失。
贸易逆差源自技术差距
自韩日两国1965年建交以来,韩国对日贸易一直呈现逆差态势,而且短期内难以看到扭转迹象。韩国《中央日报》8日报道称,截至去年,韩国对日贸易逆差规模累计高达6046亿美元。
去年韩国对各主要贸易国家的贸易逆差中,对日贸易逆差规模最大,达240.8亿美元。排名紧随其后的依次为三个中东原油出口国沙特阿拉伯(223.8亿美元)、卡塔尔(157.7亿美元)和科威特(115.4亿美元)。
韩国《亚洲日报》称,在韩国去年各领域贸易逆差中,核反应堆、锅炉、机械器具(85.7亿美元);光学仪器、精密仪器(35.7亿美元);半导体和集成电路生产设备、电子设备芯片和控制器等进口产品为逆差主因。这些领域日货占据压倒性市场份额,且难以迅速国产。韩国在对日贸易中顺差最大的品类是矿物型燃料、天然珍珠与贵金属、鱼贝类等,都是日本可以轻易找到替代来源的产品。
韩媒分析称,韩日贸易巨额逆差的主要问题是技术差距。韩国半导体和显示器产业规模虽然不断扩大但在关键领域依赖日本,而且多是需要长时间技术积累才能生产的零部件和材料产品。延世大学经济系教授成太胤表示,“如果投入资金就能解决问题,问题早就已经解决了”,“这里存在人才和技术学习的问题,是一个长期课题”。
寻找新来源
被日本“卡脖子”,迫使韩国转向中国找希望。韩国统计厅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韩国进口的日本制造业原材料比例为15.9%,与2010年同期25.5%的比例相比下降近10%。从2014年一季度开始,中国超越日本成为韩国制造业原材料最大来源地。今年一季度来自中国的原材料占韩国进口总量的25.8%,远超第二位日本的15.9%。
有专家指出,虽然日本原材料总体比例在下降,中国的原材料也在替换,但在一些需要高科技的核心原材料方面,即使日本的价高,韩国也无法找到替代来源。但同时有声音认为,随着日本在关键原材料上卡韩国脖子,未来韩国相关领域的国产化或将进一步提高。韩国产业研究院金养朋研究员表示,韩国对日本的高纯度氟化氢依赖度高达80%-90%并非完全是技术原因,而是韩日两国此前在产业供应链上已经形成信赖关系,因此“虽然马上就找到替代来源还有困难,但无论如何韩国企业会另起炉灶寻找新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