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情架起连心桥
——沈阳市沈河区“两代表一委员”工作室建设取得新成效

2019-07-09 07:19
共产党员(辽宁) 2019年12期
关键词:委员人大代表代表

初夏来临,沈阳市沈河区塔东小区的休闲广场上又热闹了起来。居民们或坐在长椅上拉家常,享受习习凉风,或利用健身器材活动手脚,放松身心……“政协委员真给力,想到百姓心坎上,帮咱们建了这个休闲广场,小区环境也变好了,大伙儿没事就想到楼下溜达溜达,心情格外敞亮。”小区34号楼居民王大姐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可谁能想到,王大姐赞不绝口的休闲广场,昔日曾是一个废弃自行车棚。当时,区政协委员付海滨了解到社区居民需求,便打报告将车棚拆除,筹资修建了1000余平方米的休闲广场,建了一座凉亭,还安装了两条长椅和8套健身器材。如今,休闲广场已经成为整个小区的“文化地标”。

这是南塔街道开展“政协委员进社区”活动的一个缩影,更是沈河区“两代表一委员”工作室建设成果的生动写照。

作为沈阳市中心城区之一的沈河区,是积淀深厚的历史文化古城区,也是朝气蓬勃的金融核心功能区。辖区面积58平方公里,户籍人口73万,服务人口120万,下辖15个街道办事处、111个社区,共有2400余个基层党组织,5万余名党员。近年来,区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按照省委、市委要求部署,精准对焦区委中心工作,坚持以高质量基层党建助推沈河区高质量发展,着力抓好党的建设“强基工程”,用党的建设树正风、聚正气、干实事,不断深化“两代表一委员”工作室建设,将其作为基层治理创新的重要环节抓紧抓好,积极搭建履职平台,充分发挥先锋作用,使其不仅成为各级党员干部践行群众路线的有效载体,也成为社会各界参与基层治理的组织依托,在以新气象新担当新作为开启沈河振兴发展新征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打造标准化规范化工作室

走遍沈河区“两代表一委员”工作室,自然会串起这样一幅画面:专门的接待和办公场所,统一的牌匾和标识,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下简称“代表委员”)的基本信息和照片……

“工作室已经成为全区搭建党群连心桥的一道亮丽景观。”区委相关负责同志说。

接触过代表、委员的居民则纷纷表示,非常信赖他们,“有什么事找他们,一百个放心”。“两代表一委员”工作室之所以获得群众点赞,首要一条就在于其建设规范,让居民感到工作室虽小,却并非可有可无,而是“十分靠谱”。

沈河区通过坚持“两个原则”,建强“三支队伍”,健全“四项制度”,实现“两代表一委员”工作室高起点组建、高质量运行。

樊明沈河区党代表

自从当选沈河区党代表以来,我深感身上的责任重了,不仅要在工作中当先锋作表率,发挥共产党员的带头作用,更要为解决居民困难架起沟通的桥梁,真正承担起党代表的光荣使命,切实为民办实事、解难事。

我一直扎根在社区,真诚、热情、耐心地干好本职工作,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一个共产党人的追求。无论春夏秋冬,无论什么样的居民,我都用真心和宽容来面对,筑起维护社区稳定的第一道防线。

我要把积极联系群众当作工作原则,做实党代表的责任,做到不走过场、不搞形式,将“两代表一委员”工作室打造成服务居民的坚强堡垒。

沈河区全面落实省委意见要求,按照市委组织部下发的建设手册,坚持“严格标准、注重实效”原则,按照统一悬挂工作室牌匾、安装一块公开栏、设立一个意见箱、配齐一套办公设备、建立一个资料库、建立一套工作制度、建立一个工作台账的要求,总计投入100余万元,在全区111个社区建立了“两代表一委员”工作室。将代表委员照片、联系方式、履职承诺、工作流程、活动安排和工作制度上墙公示,有力激发了代表委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持“因地制宜、资源整合”原则,依托社区办公场所、为民服务窗口等阵地,注重发挥“一室多用”的综合效应,把工作室建设成为汇聚民意的“议事厅”、发布信息的“宣传站”、延伸服务的“便民所”,使代表委员办公在社区、履职在社区、建功在社区。

党代表既是一种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党代表不是简单的“开会代表”,而是群众的代言人、党组织的参谋,要真正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为党员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自当选以来,我多次代表群众反映平房区居民吃水难、物业服务企业不作为等问题,协助职能部门进行“三网改造”,解决了小区道路破损、私搭乱建、侵占绿地、停车无序等问题;积极为打造特色党建文化社区出谋划策,丰富党员驿站内涵,改造党建工作室和文化广场,进一步提升了党员群众的幸福指数。今后,我将继续勤勉工作,始终做群众的贴心人。

张帆沈河区党代表

沈河区新北站街道凯旋社区“两代表一委员”与群众对接见面

收集意见、梳理分析、提出意见、反馈分流、监督评议、事结公示,泉园街道御龙社区将“两代表一委员”工作室工作流程制作成图,张贴在公示栏内,让群众一目了然。

新北站街道凯旋社区重新设计并制作了展板,将代表委员的照片、履职宣言、四项制度、与居民群众对接情况、接待工作风采等予以公示。每次活动后,代表委员都在工作情况记录公示板上签名,注明活动时间、内容。“公示板醒目地展示了每名代表委员的出席情况,很好地促进了代表委员的参与热情。”社区相关负责同志说。

沈河区建强“三支队伍”,保障工作力量。建强代表委员工作队伍,按照“科学合理、规范有序、重在基层、全体参与”的原则,将各层面党代表332人、人大代表315人、政协委员296人分配到各工作室,确保每个工作室都有常驻的代表委员开展活动,充分发挥代表委员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建强联络员队伍,将最熟悉辖区情况的社区党组织书记确定为“两代表一委员”工作室联络员,负责做好党员群众意见建议收集、代表委员联络服务、情况总结报送等工作室日常事务工作,为代表委员开展工作当好参谋助手。建强党员志愿者队伍,以社区工作人员为主体、社区党员志愿者为补充,结合社区工作实际配合做好代表委员开展的接待、约谈、调研、走访等工作,为“两代表一委员”工作室提供多形式、多内容、全方位的义务服务。

2018年沈阳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期间,区人大代表韩飞积极参加回民社区组织的各项整治活动,主动担当起志愿者和义务宣传员的工作,热情地向居民宣传创卫知识,带动了大批志愿者参与社区创卫工作。“作为一名人大代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惠及居民的事,我非常高兴。同时也希望通过参加社区的志愿服务活动,进一步密切人大代表与社区居民的关系。今后,我将继续为改善居民的人居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韩飞如是说。

邴守刚沈河区人大代表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我认真学习党的理论,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准确把握自身角色定位。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就要为人民发声,做人民的喉舌和勤务员。我要以各种途径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一线,了解群众关心什么、埋怨什么、期盼什么,做到反映民情原汁原味、反映民声真实可靠。在线上,通过人大代表微信平台收集居民反映的问题,时刻与居民保持沟通。在线下,充分发挥好“两代表一委员”工作室的作用,定期去工作室倾听民情民意,定期上报民生问题。总之,要多调研,多深入群众,让居民话有地方说、出问题有人帮。

沈河区党代表谷丹(左)接待群众来访

像韩飞这样的代表委员不在少数。为了帮助居民了解如何提升自己的文明素养,区人大代表郭辉聘请南方航空高级讲师为迎宾社区社区工作者和居民群众从“道”“文明”“礼”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辅导。“在今后的日常工作生活中做到知礼、懂礼、讲礼,进一步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做一个廉洁自律的人,积极在学习和工作中提升个人素质和自身形象,为建设大沈阳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听过辅导课的居民都这样表示。

沈河区明确代表委员宣传政策、参政议政、倾听民意、监督评价、调处矛盾的职责,并以制度建设为保障,在职责和制度的框架内全力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建立代表委员直接联系党员群众制度,按照“定期接待、按期走访、限期反馈”的工作模式,实现服务党员群众常态化。健全工作台账制度,制作代表委员民情登记簿和工作记录簿,记录开展活动、收集民情民意、反馈和答复等情况。建立归口办理制度,由代表委员或协调责任单位对群众的意见建议作出答复,对诉求不合理的也要耐心做好解释工作。健全考核评价制度,街道社区党组织定期就代表委员工作情况向所在单位进行反馈,并报区委组织部备案。“两代表一委员”工作室建成以来,共接待来访5万余人次,走访党员群众1.5万余人次,成为各级代表委员密切联系群众的“连心桥”,使代表委员履行职责有新作为、联系群众有新渠道、矛盾化解有新平台、办事效率有新提高。

搭建代表委员履职平台

沈河区利用代表委员的资源优势,与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相融合,既为代表委员发挥作用搭建平台,也为社会治理新举措提供实施空间。

山东庙街道三八南社区有居民在微信平台反映北二经街63号和65号院内道路严重破损,坑洼不平,区人大代表陆颖佳立即沟通协调有关部门,很快就修整了道路,得到居民群众的一致赞扬,称她是“真正为人民办实事的好代表”。

微信作用不“微”,让代表委员工作起来更“智慧”。陆颖佳认为,通过代表委员微信平台及时把民意传上来,犹如在党和群众之间开通了一条“绿色通道”。为切实构建起党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常态化机制,沈河区研究制定了《“三学三为三深入”主题实践活动实施意见》,组织代表委员学党的十九大精神、学法律法规、学毛丰美先进事迹,为发展建言、为选民代言、为群众办事,深入调研、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进一步强化代表的履职意识和为民情怀。在此基础上,区人大常委会建立了市人大代表微信工作平台、区人大代表微信工作平台、代表代言选民微信平台,加强了日常联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组成人员联系代表团,省人大代表参加市人大代表小组活动,市人大代表联系5名区人大代表和3名普通群众,区人大代表联系选区10名以上选民并建立微信群,建立起层级分明、责权清晰的工作责任体系。

“两代表一委员”工作室建成以来,全体代表委员围绕金融开发区建设、东部地区发展、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建言献策;积极参与社会大调解活动,协助政府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发挥自身优势,扶贫济困,为人民群众解决就业、就学、就医等方面的难题2000余个,促进了沈河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陆颖佳指导社区开展“学雷锋党群爱心服务大集”活动,从家庭入手带动精神文明建设,与大学生志愿者联合成立“大手牵小手”梦想辅导站,为辖区贫困家庭的学生提供免费辅导。她还首创了社区反家暴法律诊所,有效维护了群众的合法权益。

我是一名交警,服务着千家万户的平安出行。我把每一次接触群众的机会,都视为倾听群众心声、接受群众批评,问计于民、问策于民的过程,不断汲取群众的智慧,确保各项工作长效发展。我们率先在全市开展了驾驶人审验、换证业务“一站式”服务;有效整合法院、保险公司的资源,形成了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位一体”的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调处新格局;采取“一路一图”“一校一策”等措施,累计施划停车泊位2万余个,静态停车管理工作经验向全市推广。

我将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百姓站好岗,为人民服好务。

田春雷沈河区人大代表

沈河区人大代表韩飞(前)到社区参加义务劳动

2019年1月4日,滨河街道圣天社区一居民家发生煤气爆炸,损失较为严重。街道党工委先以宾馆安置的办法解决居民住宿问题,随后积极组织发动人大代表为受难群众捐款。9名代表很快就捐献了4.1万元现金、5000元物资。

“类似的事情不胜枚举。代表委员在群众有难处时,扶贫济困,奉献爱心,为受难居民捐款捐物,伸出援助之手,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时任街道党工委书记王万洪感慨地说。

沈河区围绕“党心加民心,凝心促发展”这一主题,通过搭建以“一个平台运作,三支队伍联创,五项任务共担,一套制度规范”为主要内容的“1351”工作体系,创新打造了党群“1+1”联民工程,广泛吸纳“两代表一委员”参加到党员干部服务组、机关支部服务组和党员志愿服务组三支队伍中,进一步完善诉求平台建设,有效畅通党群干群沟通渠道,把为群众、为基层办实事、解难题作为下基层工作的着力点,深入对接社区、农工商公司调研走访2760余次,积极听取并收集群众诉求和意见建议,与群众面对面交流1.4万余人次,把群众满意作为下基层工作的目标,主动发挥协调作用,扎实开展联系服务,积极协调相关部门解决收集上来的问题,2018年共收集汇总指向明确的民生诉求问题700余件,相关职能部门依据案件处理时限已全部办理完毕。

齐霁沈河区政协委员

政协委员的身份不是荣耀的头衔,而是责任的承担,肩负着吸纳民意、汇集民愿、反映民情等职责;“两代表一委员”工作室是整合公众诉求反映的渠道和载体,更是基层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的探索,将促使更多代表、委员承担起代表基层群众、党员愿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出现的问题的责任。利用好工作室,既能与群众零距离交流,又能进一步深化服务,反映百姓的“急、难、愁、盼”问题又多了一条途径。我将积极深入居民中了解群众需求,充分发挥联系服务群众方面的积极作用,听百姓之声、解百姓之愁、圆百姓之愿。

沈河区政协委员付海滨(左)到社区做违建拆迁户思想工作

沈河区代表委员深入社区,为社情民意通畅提供了新渠道,有效打捞“沉没的民声”,让民众的诉求得到充分的表达,让民意得到充分的体现。依托街道党建促进会,通过完善“居民点单、组织下单、党员接单”的“三单制”服务模式,组织代表委员按季度开展“组团式”服务,搭建服务企业、服务群众、服务发展的平台。代表委员作为“1+X”大党委委员参与到社区治理和建设中,不断完善社区“一核多元、共治共享”工作机制,每季度召开一次全体委员工作会议,每半年接受社区对委员兼职情况进行的考核,每年开展一次专题述职,形成广泛参与、协商议事、有效运转的工作格局。在党建特色社区创建、党建项目化管理等全区党建重点工作中,代表委员积极献计献策,发掘所在社区的党建工作特色,积极参与党建项目策划和实施全过程,助推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全面升级。

用心用情解民忧促发展

“我们小区是老旧弃管小区,下水道十几年都没有清淘过,一到雨季,就会发生堵塞返水问题,百米以外都能闻到臭味。”人大代表王晓东到南塔社区联民互动时,南塔街43号楼居民张阿姨反映道。王晓东了解情况后,很快就带人到现场,用了整整一天时间对小区的排水管线进行疏通改造,还检查了小区的每一座窨井,对极易发生问题的点位也进行了及时处理。

用心用情积极回应群众诉求,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群众排忧解难。“两代表一委员”工作室将代表委员履职的触角从党代会、人代会、政协会延伸到平时,从会场延伸到社区基层,用“向人民报告”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在服务民生发展、助推重点工作、助力营商环境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沈阳市辽中区冷子堡镇业兴村的两条柏油路,被村民称为“泽明路”。这是2014年春,沈河区人大代表黄泽明经过多次调研论证后,投资40余万元铺设的。

不仅修路,而且救助。1994年,黄泽明用自己辛勤劳动积攒下来的400元钱资助了康平县4名小学生,此后一直资助他们到高中毕业。多年来,他经常去敬老院看望老人,为他们带去物资,陪他们聊天。10多年来,他为沈河区敬老院、沈阳市慈善总会等捐助钱物累计价值10万余元。沈河区晓春社区、狮慈社区、马官桥社区的困难户,也是黄泽明常年帮扶的对象。黄泽明每年都要购置上万元的生活用品,去看望辽中区冷子堡镇冷子堡村的26户特困户。十几年来,黄泽明累计捐出的钱物至少100万元。

沈河区代表委员为服务民生发展献计出力。全体代表委员积极参与社区举办的各项民生服务活动,与党员、群众及志愿者一起为社区的大事小情出谋划策,帮助解决老旧小区管理问题,参与企业与物业之间和居民邻里之间的矛盾调解,参与社区党员活动日、互动式党课、廉政微课堂等。通过参与社区“微心愿”活动,代表委员积极认领社区“微心愿”,帮助实现社区居民的微小心愿,帮扶低保户、残疾人、困难家庭及贫困儿童解决生活上的难题。结合“三城联创”“人人创环境、个个促振兴”等工作,代表委员组织社区自管党员、在职党员、群众志愿者走进社区,开展“代表委员送清凉,夏日倾情助创城”主题活动、“做表率、建一言、办实事”主题活动等各类活动百余次,为建设高品质和谐宜居新社区作出了贡献,进一步强化了履职意识和为民情怀。

代表委员还助推重点工作落实落细落地。围绕落实全市、全区重点工作任务,组织各街道党工委、人大工委开展“代表活动月”活动,组织代表围绕本地区经济发展开展调研,针对重点地区道路交通整治情况、养老体系建设情况、增绿补绿及绿地精品化景观提升情况、盛京皇城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工作情况、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和精品街路建设情况、老旧小区改造和管理提质提档、精品小区建设情况等开展专题调研,在调研走访中发现项目落地难、土地整理难、积案化解难、百姓诉求难、环境改善难的问题并协调解决,为在提案中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提供第一手资料。“两代表一委员”工作室建成以来,全体代表委员围绕金融商贸开发区建设、东部地区发展、推动产业升级、城区品质提升等积极建言献策万余条,促进了沈河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区人大代表、辽宁国华招标有限公司董事长刘亚莉在调研走访中发现,社区工作者作为窗口服务人员,虽然服务水平有了显著提升,但是在硬件环境的整齐划一上还存在一定差距,便出资赞助了企业所在社区——风雨坛街道永环社区,为社区工作者统一制作了工装,提高了社区工作者队伍的整体形象,为优化营商环境作出了贡献。

沈河区代表委员中有很多来自企业,来自生产经营一线,他们既是营商环境的受益者,更是优化营商环境的积极参与者和大力支持者。围绕兑现好《市委、市政府致全市民营企业家的一封信》,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等活动,结合代表委员接待日、定期走访调研等工作任务,开展社区宣传动员活动,查找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造成“办事难”的关键环节、影响营商环境的共性问题,当好践行“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事事关系营商环境”理念的“排头兵”。

工作室的作用是双向的:不仅服务了群众,也锻炼了代表委员这支队伍。“工作室拉近了我们和社区居民的距离。这不仅能够使我们更好地履职尽责,反映基层群众的心声,更是我们回馈社会、实现自我价值的一个重要途径。”区政协委员付海滨表示。

作为区政协委员,我要牢记自己的使命,珍惜这一荣誉,坚持深入基层,把百姓的需求放在首位,积极投身到为民服务中去。为了切实回应群众诉求,提高群众的满意度,我会通过定期接待、双向约谈、走访调研、民意征询等形式,不断拓宽百姓诉求渠道,解决“百姓有事不知道找谁、不知道问谁”的问题。

我还要充分依托“两代表一委员”工作室倾听百姓呼声、化解社会矛盾、直接服务群众,突出服务民生的主旋律,让工作室真正成为群众与党和政府之间沟通的桥梁与纽带,让群众说话有地方、诉求有回应、遇到问题能解决。

景亚栋沈河区政协委员

猜你喜欢
委员人大代表代表
诠释代表初心 践行人大使命
四季的代表
“代表通道”新观察
这个代表咋这么拗
省政协委员抗“疫”书法选
人大代表要常回“家”看看
人大代表选举(三首)
给人大代表履职戴上“紧箍”
让“人大代表之家”在群众中火起来、亮起来
看望委员、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