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雷
摘要:成语是中国文化几千年文字发展与演变传承下来的文化瑰宝,它代表的不仅仅是中国文字的进步与魅力,而且也进一步证明了中华文化的深邃性。在对外汉语中进行成语教学无疑是在向外国人民弘扬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有利于外国人民更好的学习和了解中国的文字历史文化,是一种特别的、高效率的汉语学习方法。本文针对对外汉语成语教学这一现象进行了初步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成语教学;对外汉语;教学方法
众所周知,一个成语不仅包含一个动人的中国传统文化故事,而且又有其特殊寓意,有些成语寓意具有双重性。正因为这样,在许多外国人的心目中学习中文是一件困难的事,成语对于他们来说更是难上加难了。况且,学习成语对于我们中国学生来说,只认其字,不知其意,更不用说如何将一个成语运用到日常生活和写作中。因此,在成语学习这一窘境情况下,对外汉语成语教学就必须要做出成绩,务必让外国留学生充分了解中国汉语文化,学好成语是学习汉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一、对外汉语中成语教学的重要性
要想学好一门语言,词汇的积累是很重要的。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应把重点放在成语教学上,如果外国学生不能学好和灵活的运用成语,学习再多的汉字也是白费力气。成语是汉字文化的缩影,同时也是对外汉语教学内容中的重中之重。
成语言简意赅,结构简单,词义蕴含哲理,无论在日常生活中的口头交流还是在写作中,成语无处不在。实施对外汉语成语教学有以下三点益处:第一点,成语的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阅读能力。外国学生把学到的成语运用到写作文和回答阅读题,会促使学生对成语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其次,成语教学有利于完善对外汉语教育体制,拓宽对外汉语教学的知识面,使学生通过成语的学习,进一步了解中国文化。最后,成语的学习能够提高学生的汉语水平。因此,在对外汉语成语教学中,不能仅仅把教学重点放在扩大学生的词汇量上,更要注重成语运用和交流,只有这样,对外汉语中的成语教学才有其现实意义。
二、对外汉语教学视角下的成语教学策略
(一)说文解字法
大多数的成语都是由四个字构成的,这四个字大部分是以单音节为主,每一个音节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独立的语素。每一个语素都有自身的意义,比如成语“水滴石穿”,在理解这个成语时,把四个字拆分来看,分别用汉语和图示进行解释,学生就可以很轻松的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通过说文解字法,能够加深学生对已学习过成语的印象,使学生容易的记住成语的意思和用法。除此之外,外国学生由于对中国文化的不了解,会导致某些成语在进行说文解字法时,造成望文生义和以偏概全现象。所以,在对外汉语教学要注重中国文化的引入,同时,在说文解字课程中尽量用汉语来解释成语,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用汉语解释成语的习惯,也有助于提高外国留学生的汉字表达能力。
(二)溯源及流法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成语也是如此。成语通过几千年的历史文化传承和沉淀,形成了固定的寓意,是不能够运用说文解字法来推测其意思的,必须要了解此成语产生的历史背景或者历史故事,才能够推测其意思,比如:刻舟求剑、望梅止渴等成语。根据成语的出处来理解成语的意思和具体用法,有利于提高外国学生使用成语的准确度。
(三)触类旁通法
成语是一个大集体,它分为很多个种类。有一些成语虽然字形完全不一样,但是那些成语的意思和用法是大同小异的。因此,外国学生在学习成语时,要注重分类学习,了解某些成语的固定搭配和同义词,在运用的过程中减少错误。由此可见,成语的学习是有方法和规律可循的。
(四)创设语境法
每一种语言的学习都离不开词汇的学习,词汇学习可分为单词和短语。在不少的相关教育研究调查表明,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都会自然而然的形成一些固定的成语搭配。因此,在对外汉语中的成语教学中,要运用“语境法”,这种方法可以保证外国学生更加准确的、灵活的运用成语,包括它的句法结构、修辞环境等。
(五)汉外对比法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同的民族语言文化也具有差异性。在外国学生学习汉语时,会受到母语的影响,就像我们中国学生学习英语一样。因此,这就要求外国学生要善于总结和对比汉语与母语的区别与共同性,教师要起到引导作用,帮助学生在汉语学习的过程中弱化运用母语的惯性思维。外国学生可以通过抄写双语成语或双语诗句来增强母语与汉语的互译能力,并熟练运用。
三、结语
成语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中心环节,它不仅可以提高对外汉语教学的总体教学质量和水平,而且也促进了中外文化相互交流。因此,必须加强对外汉语成语教学的力度,完善对外教学的教育体系,让汉语融入世界,让成语走遍世界。
参考文献:
[1]赵红棉.“成语”——词源流考[J].古汉语研究,1992(3).
[2]武占坤,王勤.现代汉语词汇概要[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3:249.
[3][美]爱德华·萨丕尔.语言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186.
[4]沈瑋.汉语俗语的文学图像[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社,201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