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对外汉语教学同义词辨析

2019-07-08 03:16张小卉
北方文学 2019年17期
关键词:辨析例句留学生

张小卉

摘要:词汇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核心内容,教学实践证明,许多非母语汉语学习者在学习汉语时,词汇是主要障碍。同义词由于其词义相近、难以辨析的特征,成为了留学生在汉语研习中的瓶颈问题。作为对外汉语教师,应当认识到同义词辨析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帮助汉语学习者对词语有更深入的理解,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教师首先要找出留学生在学习和使用同义词时存在的问题,并找出问题出现的原因,在搜集、整理和分析偏误的基础上,使用恰当的原则和方法,帮助汉语学习者提高词汇理解和使用的正确率。

关键词:词汇;对外汉语教学

“人们想到语言的时候,几乎总是要想到词汇”[1],所以词汇教学一定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核心内容。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目标,就是要培养外国留学生识词、辩词、选词、用词的能力以及在交际中能够正确理解和表达的能力。汉语词汇丰富多彩,而且有许许多多的同义词和近义词,这就增加了外国留学生学习词汇的负担。因此,为了辨析和掌握同义词所进行的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显得非常的重要。

一、留学生学习和使用汉语同义词常出现的问题及原因

同义词指意义相同、相近的一组词,意义相近是指意义上大同小异,即义项中的主要义素是共同的,而在一些次要义素上有区别。[2]随着留学生们增加了词汇量,开始有了比较的意识,比较和对比是留学生学习汉语时一个有用的方式,同时也体现了留学生对汉语的理解和掌握的积极性。当他们提问时,他们首先理解了两个同义词或近义词的一般意义,同时也感受到了它们之间的区别。在大多数情况下,外国留学生使用汉语词汇查找本国语言中的对应词,对于汉语中的同义词或近义词,他们也会在本国语言中找到对应的词,或许找的到也或许找不到,这一切都需要经过向教师提问或者造句出错等方式探索答案。这种词语数目繁多,在词汇意义、色彩、和用法等方面又有细微的差别,我们必须认真对待,逐渐累积。

(一)常出现的问题

1.忽略着重点的不同而误用

一些同义词的差别往往表现在词义着重点的不同上。这种差异在相互照应和制约的同义词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我们使用词汇时,留学生应该根据不同的重点选择相应的单词。比如:“马上”和“立刻”两个词语所表达的意思可能不完全一样。字面意思来说“马上”与“立刻”都强调的是短时间内,表示事情即将来到或即将发生。如:

(1)我马上就做!

(2)你们俩,立刻到我办公室来!

两个词都可以理解为在前一件事发生之后,后一件事才接著发生,例如:

(3)当他听到这个消息时,王晓马上同意了。

(4)看完这集动画片,立刻去写作业。

“立刻”所表示的“事情即将或很快发生”,指的是某件事情眼前就要发生,时间非常非常短。而“马上”所强调的时间短是相对的,可能只是说话人自认为时间很短,实际上可能并不是很短,如:

(5)春天到了,小树马上就要发芽了。“马上”所强调的时间可能是几天,甚至几十天,所以这里的“马上”不能换成“立刻”。

2.忽略搭配对象的不同而误用

同义词搭配对象的不同,是指它们是用于针对人还是物,用于自己还是用于他人,用于具体还是用于抽象,或者用于个人还是群体等等方面显示出的差异而言的。

比如:“因为”和“由于”都可以强调事情的原因,同样也都可以和“所以”去搭配使用,如:

(6)由于明天下雨,所以我们活动取消了。

(7)因为今天要拍照,所以我们很早就起来准备。但它们不完全相同:

“因为”一般只和“所以”搭配使用,但不和“因此”、“因而”搭配,但是“由于”却可以和“因此”、“因而”、“所以”搭配使用,如:由于她发烧了,因此这次考试没有发挥好。

此外,“因为”可以用在后一小句,而“由于”不能,如:我晚上不吃饭了,因为我要减肥。

(二)产生偏误的原因

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留学生提出的问题五花八门,其中有些词语的区分是已有研究中较少涉及甚至无人研究过的,有的连参考资料都很难找到。作为对外汉语教师,不能忽视留学生出现的问题。学生通常不会毫无缘由地提出问题,因此,教师要思考问题背后的原因。

1.汉语字音、字形、语素构成的相似性带来的问题

(8)今天上课时,我收到老师的表扬了。

(9)我们今天晚上有一节试验课。

(10)他们高兴高兴地走了。

(11)她现在老了,再不漂亮了。

以上四个错误句子,我们可以看出,例句(8)是留学生将“收到”和“受到”混用,(9)将“试验”和“实验”混用,(10)将“高高兴兴”和“高兴高兴”混用,(11)是将“再不”和“不再”混用,这是由于汉语字音、字形、语素构成的相似性带来的问题。

2.汉语词汇翻译成英语或其他语言时的不对等带来的问题

(12)我非常感谢他的才华。

(13)我自己做了一杯棕糖姜茶。

这两个错误例句,例句(12)“欣赏”“感谢”的英语对译词都是“appreciate”,因此选错了义项;(13)产生偏误的原因是“红糖”的英文对译词为“brown sugar”,这都是翻译不对等带来的问题。

第二语言教学常用的手段之一是偏误分析。按照表现形式的差别,汉语词汇的偏误类型能够分为多种类型,而每种类型还有其内在或外在的产生原因。在统计、整理和解析错误的基础之上,纠正或警告错误对提高留学生理解和使用词汇的准确性有很大帮助。

二、对外汉语教学同义词辨析对策

有些同义词的差异非常小,可以说是十分细微,这种词汇对留学生来说掌握起来就有困难。这时候,对外汉语教师一定要做到以下几点才能更好地教学授课:

(一)真诚对待,沉着处理

教师不要因为遇见陌生的问题就慌了手脚,更不能不经过查证和思考,就仅仅根据自己的主观想法去进行解释。课堂上解答不了的问题可以留到课下,认真分析学生的疑问到底由何而来,然后对症下药进行解答。

(二)通过查阅资料去找出答案

教师要首先查阅权威词典等工具书,当然也可以在互联网上搜索,查看是否有人已经做过相关的研究。在客观、全面地了解了词语的用法和意义以后,再去结合学生的具体问题进行分析,争取找出最合理且正确的答案。

(三)设计与词汇相关的例句,营造语境

恰当的例句和语境可以帮助學生尽快理解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因为学生汉语基础和理解能力水平有限,教师往往不能将所查到的词语解释直接原封不动地讲给学生,而是应该根据学生的汉语水平,设计恰当的语境或例句,引导学生自己去归纳词语的用法,找出答案。

(四)积累经验,总结成果

教师应养成记教学笔记的习惯,保证可以随时将学生的问题及自己的思考和解答记录下来,在课后要做到,多钻研,多累积,多揣摩,不断去完善词语辨析和词语教学的规律。长此以往,教师就可以从容不迫地面对汉语教学中的词语辨析问题了。

三、结语

帮助学习者选择正确恰当的表达方式是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之一,通常许多留学生感到非常疑惑的地方是,虽然自己的汉语水平相当于入门,但是当要真正表达某种语义概念的时候,语言表达形式太过单一、语法简单并且缺乏变化性,或者说当掌握了一定的语言表达方法之后,却又不知道怎样选择最恰当的表达或沟通方式。同义词辨析是对意义相近或相同的词进行分辨和分析,以便在不同的情况下更恰当地运用它们。赵金铭(2005)指出:“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重要任务不仅是让学习者拥有识词的能力,而且还要教给他们辨词的能力。”[3]进行词语辨析,对外汉语教师要先把问题弄清楚,做到自己心中有数。如果想要留学生有很大可能性地把这些词语用对、用好,教师只有讲得明白才能实现。总之,对外汉语教师要善于学习,善于思考,有意识地进行相关知识的储备,特别是要掌握词语辨析的角度和方法。

参考文献:

[1]陈万会.论第二语言词汇研究与教学地位的变迁[J].聊城大学学报,2006,5:115.

[2]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五版)上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232.

[3]赵金铭.对外汉语教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297.

猜你喜欢
辨析例句留学生
怎一个“乱”字了得!
——辨析“凌乱、混乱、胡乱、忙乱”
“论证说理”与“沟通说服”:高考论述类与实用类写作之异同辨析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留学生的“捡”生活
“征、伐、侵、袭、讨、攻”辨析
“assess”和“evaluate”辨析与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