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苏轼对词境的开拓

2019-07-08 03:16杨梅
北方文学 2019年17期
关键词:开拓苏轼人生

杨梅

摘要:苏轼通过对词体全面的改革,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格局,不断开拓词的意境,使词像诗一样充分表现作者的性情怀抱和人格个性,表现对人生的思考,表现充满泥土芬芳的乡村生活,不断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使宋词与唐诗并驾齐驱,成为文学史上两颗璀璨的明珠。

关键词:苏轼;词境;开拓;人生

苏轼学识渊博,思想通达,他是北宋时期兼擅诗词散文的杰出作家,在词的创作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对词体进行了全面的改革,最终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格局,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使词从音乐的附属品转变为已具有独立审美特性的文学样式。他提出了“以诗为词”、“自是一家”的创作主张,进一步开拓了词的题材与意境,他使词像诗一样充分表现作者的性情怀抱和人格个性,表现对人生的思考,表现充满泥土芬芳的乡村生活。

一、用词展示自己的性情怀抱和人格个性

词展示一个人的政治抱负,以及对身世的感慨,抒发个人情怀。这类题材的词,在苏轼之前写的人不多。李煜、柳永的词善写感慨羁旅之愁,但其中哀伤没落之感往往令人窒息。苏轼的这类词,一般都是自然流泻,旷达豪放。我们传统的词,善于书写男女之间的相思爱恋,离愁别恨,流落出女性的柔情。而今苏轼把词扩展为表现男性化的豪情,使词像诗一样,充分表达作者的豪情壮志。宋杨湜《古今词话》即说苏轼“凡赋诗缀词必写其所怀”。

例如,他在宋神宗熙宁八年,任密州知州时写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开头“老夫卿发少年狂”突兀不凡。老夫同少年形成强烈对比,老夫犹发少年之狂。让人振奋不已。表现其杀敌报国的政治宏图。苏轼是一位具有远大理想的爱国主义作家。然而从二十二岁登第直至写作此间的十八年中,虽先后担任过一些官职,却一直未能伸展宏志,特别是王安石变法以后,他在政治上遭遇了重大挫折,不得不离开朝廷。而辽欲侵宋疆土,引起苏轼极大忧虑。表现其壮志未愁,欲为国尽力而又无可奈何的愤慨。

后四句写出猎的雄伟场面,表现猎者豪迈的气概。整篇活画出一幅出猎的壮伟场景。作者自认要像当年孙权射虎那样,一试身手,他以少年英主孙郎自比更突出了他此时的豪情。

下阕接着倾诉自己的雄心壮志。虽然已有白发,但这又怎能妨碍自己为国效力的一腔热情?充分表达作者盼望朝廷能派出像汉文帝时冯唐那样的使者,来推荐他担当重任,报效祖国。

这首词充分表达了作者为国效命的远大志向,以及报国无门的激愤。纵观全词,它已摆脱儿女情长的藩篱,拓展了词的题材范围,改变了词原有的柔软情调,使其充满进取精神,远大理想。

二、用词表现对人生的思考

苏轼自“乌台诗案”以后,仕途宦海的沉浮使他更深的体会到人生的艰难,命运的变幻。慨叹“人生如梦”,这里的人生如梦指人生的有限短暂和命运的虚幻易变,也指命运如梦般的难以自我把握。他对人生的思考已不是感性的体悟,而是进行了理性的思索,增强了词境的哲理意蕴。

例如,《定风波》上阕写遇雨,“穿林打雨声”形容雨很大,而后则“徐行”在暴风雨中,作者却悠闲行走,并没有因此急走,表现其泰然自若悠闲洒脱的心境,及超然的情怀。“竹杖芒鞋”竟感觉“轻胜马”再次流露出作者轻松、喜悦的心情。“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把词从自然之境延伸到人生之境。其言,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又有什么可怕的,带上蓑衣,不是依旧可以自如的行走吗?此处,让人豁然开朗,一种旷达的心境油然而生。

下阕写雨后,雨后春寒之风吹人酒醒,有點冷,山头上的夕阳让人感到有一丝暖意。在回过头来看“穿林打叶声”风住雨收,一切归于平静。“也无风雨也无晴”这是自然界的本来面目。既然自然界都是这样,人生又何谈荣辱之分。词人沉浸在顿悟的喜悦中。人一生有很多追求,无论是高高山顶立还是浅浅海底行。只不过是不同的生活方式罢了。每个人依旧在现实生活中忙忙碌碌。苏轼这种思想体现了老庄之学。老子宣扬“无为”实则“以无为而有为也”,是一种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既然自然界都无冷暖可言,人世间又何必计较个人的沉浮与忧乐。在这种思想中,作者坚持思想而又乐天,流露出一种旷达之情。其词的哲理意蕴浓郁。

苏轼在面对人生时,内心深处也充满了矛盾与苦闷。借词来表达个人的情感,进一步把词作的抒情人物形象与创作主体统一一起来。

例如,《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这首词描绘出夫妻离别已有十年。作者对妻子无限思念。“生死”表明二者处于两个世界,表达作者的沉痛。“不思量,自难忘”写作者对妻子深切的思念。虽说“不思量”,其实不然。可谓“此情无计可消除”(李清照《一剪梅》)。当时苏轼在密州,死者在千里之外。因此一个人在它乡,妻子在那里连说心里话的人也没有。可见其多么的沉痛,以及不能与妻相逢的遗恨。上阕充分表达作者在现实中,对妻子的深深地思念。

下阕,以梦境中的相逢,回忆往昔,窗下妻子正对镜梳妆。此情此景,使作者好似回到了故地,令今人也身临其境。虽然作者与妻子在梦中再次相逢,但他心知这一切确实是梦,又增其痛感。当作者回到现实,再次重视眼前的一草一木,更增强了作者对妻子的思念之情。

这首词,创作主体是作者,它抒发了作者对亡妻深深地思念。文中的抒情人物形象也是作者。上阕中的不思量,自难忘,它是作者亲身的感触与真情的流露。不是借他人来抒发自己的感情。“小轩窗,正梳妆”充裕着浓郁的生活真实感。这是二人往昔生活的写照。让人如睹其境。苏轼使创作主体与抒情人物形象紧密结合在一起。对作者而言,抒情则一泻千里,酣畅淋漓,对读者而言,易于作者共鸣,体会其词的深刻内涵。

在此之前,柳永的词《雨霖铃》抒发作者的离别之情。然而“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这里的泪眼是歌妓的泪眼,歌妓是抒情主人公,作者以歌妓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而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的抒情主人公是作者本人,抒发的是作者的真情实感,他使二者由分离走向了统一。

苏轼对人生的思考,从感性上升为理性,开拓了词的哲理意蕴。面对人生的痛苦与矛盾,他直抒胸臆,情至千里。所言之人正是抒情之人,把抒情人物形象与创作主体合二为一。

三、用词描写乡村的景色、生活

以前的词很少关注充满泥土芳香的乡村生活。苏轼却用词描写乡村的风格,田园的风光,农民的淳朴,丰收的场景……在词的内容上,又开拓了一个新的领域。

例如,《浣溪沙》五首,它是作者在徐门石潭谢雨,道上所做。五首词从不同角度反映农村景观。“照日深红暖见鱼,连村绿暗晚藏鸟”把人的视线引入了乡村初夏的美景之中;“牛衣古柳卖黄瓜”使人脑海中浮现出老叟在路边卖黄瓜的情景,真是历历在目;“谁家煮茧一村香”“隔篱娇语络丝娘”“村南村北响缲车”描绘了乡村采桑、养蚕、煮茧、繰丝的场景,反映了劳动人民的勤劳;“老幼扶携收麦社,乌鸢翔集赛神村”突出了农民丰收的喜悦;“捋青捣麨软饥肠,问言豆叶几时黄?”反映了民间的疾苦。整首词使人身临其境,乡土气息浓郁。

苏轼之前,也有词人描绘渔夫,采莲的姑娘等。但那些形象只不过是作者想象中的生活场景。苏轼则不然,他亲自去农村,而且住了一晚,有自己的亲身体验,因此他的词充满乡村原有的淳朴。用词表现普普通通的农村生活画面。对词境有了进一步的开拓。

苏轼用词抒发个人的政治抱负,表现其对人生的思考,把抒情人物形象与创作主体统一起来,阐述深刻的哲学意蕴,涉足淳朴的乡村生活,大大开拓了词境。使词与诗一样,具有充分表现社会生活和现实人生的功能。无事不可写,无意不可入,把词堂堂正正的引入文学的殿堂。

参考文献:

[1]袁行霈.中国文学史 第三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8.

[2]王思宇.苏轼词赏析集[M].四川:巴蜀书社,1996.8.

[3]邹建雄.论苏轼文艺创作的审美追求[J].文艺评论,2011.06.

猜你喜欢
开拓苏轼人生
从善如流
苏轼“吞并六菜”
苏轼吟诗赴宴
人生中的某一天
浅谈小学数学应用题的解答
苏轼发奋识遍天下字
试论苏轼在文学史上的成就
斜倚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