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鸽
摘要:唯美主义作为一种文学思潮形成于十九世纪末的西欧[1],和彼时发生在法国的象征主义和颓废主义运动同属一脉,具有后浪漫主义的特征。本文通过《名优之死》中的主人公刘振声入手,简要介绍田汉的唯美主义倾向。
关键词:唯美主义;田汉;名优之死
唯美主义者强调“艺术至上”,推崇超然于生活的纯粹的美,同时带有颓废主义和悲观色彩。他们认为美是艺术的本质,艺术的使命在于为人类提供单纯的美感上的愉悦,并不具有功利性。
田汉唯美主义思想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随处可见的艺术家的形象,在他的作品中艺术高于生命,具有无上的尊贵性,他在作品中大力地展现艺术、爱、大众、美。《名优之死》在一定程度上体现艺术至上的思想。首先,剧本的题目不是《刘凤仙的堕落》,不是《杨大爷的无赖》,不是《艺术发展的艰难》,而是《名优之死》,这个题目就带有了很大程度上的悲剧意义与颓废色彩。“名优”是著名的、优良的喜剧演员,优秀之人的死亡,这种强烈的对比格外使人惋惜,并且为整部作品奠定了阴暗沉重的基调。死是一个很特殊、很极端的话题,却在某个时期被广泛的运用,用这种极端的方式来诉说,来对抗,便具有了更强烈的冲击力。此外,田汉把死亡作为剧作的题目,也是在表现他最想表达的东西,他将主题定位在刘振声上,定位在刘振声在艺术被践踏的窘况中仍坚守岗位,宁可牺牲性命也绝不出卖艺术的悲剧上。
显然,刘振声是具有“艺术至上”思想的,在谈论到艺术时,他常常会说“命中注定”,“与玩意儿相伴到死”,他一生对艺术忠心耿耿,倾尽心血培养弟子,但最后却因为弟子的背叛和黑暗势力联合夹击而气倒在了舞台。[2]形势的艰难不一定是他崩溃的最大的原因,最让他难过应该是弟子的背叛。他最信任的人,他付出了很多心血从小教导的人,他以为和自己有着一样“艺术至上”想法的人背叛了他。自己信奉的东西被推翻了,他很有可能对自己的判断产生怀疑,这种怀疑并不是今天我的演出是否受大家欢迎,也不是自身能力是否下降,而是一種对信仰的怀疑。艺术对他而言不仅仅是一种技能,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更是他生命里最重要的东西,他像一个虔诚的教徒一样信仰着他的艺术。然而有一天有人告诉他不是这样的,艺术并不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不用吊嗓子,每天睡到自然醒,锦衣玉食,这样的生活多舒服啊,这才是享受生命啊,学习艺术也并非为了艺术本身而学,有一天发现可以借此攀上高枝,何乐而不为。刘凤仙终于做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刘振声是真善美的,他认为的美便是追求艺术的精神,可是有一天他看到了社会的假恶丑并受到了攻击,他发现没有几个人会懂得欣赏真正的艺术[3],他们只不过把艺术、戏子当成有钱人的玩物。刘振声的悲剧就是源于这种理想与现实的冲突,这是艺术的悲剧,也是美的悲剧。《名优之死》表现了戏剧的社会性与艺术性之间的冲突,刘振声的死是一种不愿向社会、像政治低头的表现,但从结果上看,实质上依旧是向政治低头让位了。在伟大的艺术世界里,死不足以威胁真正的艺术家,不足以构成“美”的对立面,而对艺术的亵渎才是艺术真正的大敌。
由此我想,田汉的唯美主义或许并非是纯粹的唯美主义,《名优之死》显然是依托社会产生的,刘振声的原型来自生活中真实存在的人,作品也很大程度上描写了社会环境,描写社会对人的影响与改变。《名优之死》反映了一定的价值观念,比如对刘振声的崇敬与痛心,对刘凤仙的失望与惋惜,对杨大爷的憎恨与厌恶……显然,这里也是有一种道德观念灌注其中的,这就同一般意义上“艺术要脱离道德、脱离社会”的唯美主义大有不同了。
我不知道田汉最初在创作时是否有考虑到艺术与社会二者的关系,或许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心系社会,反映二者的矛盾冲突是他的本意,又或许他是在创作的过程中发现无法脱离时代、脱离社会去展现纯粹的艺术。生活在动荡年代,他的“艺术至上主义”在他内心和外界的压力下受到夹击,因此摇摇欲坠。他始终不忘对于民生和家国的关注,不忘艰难的现实适应和责任担当。田汉的唯美主义始终蒙着一层“美化人生”、“拯救人生与社会”的功利色彩,而并非彻底的唯美主义。
此外,田汉还有许多作品体现了唯美主义的倾向。《梵峨璘与蔷薇》剧作从标题到内容都具有强烈的象征和隐喻意味,这也是唯美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为实现艺术的梦想,主人公秦信芳舍弃政治,不惜与封建家庭决裂,隐姓埋名流浪他方,柳翠为了实现秦信芳的音乐梦想,宁愿放弃自己的爱情。《苏州夜话》中,躲在象牙塔里追求艺术的刘叔康十分强调作为一名艺术家的博大旷远的胸怀和境界,强调穷尽一生为艺术而奋斗。然而经过战争和家破人亡颠沛流离,他也意识到艺术不能超越现实,不能一味躲在象牙塔里作画,自己的“象牙宫殿全给烧光了”。艺术只有热切关注现实,扎根生活,才有绵绵不尽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赵家文.东西文化的交融——论田汉的话剧世界[J].北方文学旬刊,2013(3):23-23.
[2]杨宗蓉.田汉戏剧的唯美倾向研究[D].吉林大学,2010.
[3]郭素.田汉对王尔德唯美主义的接受及其演变[D].华中科技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