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志红
每当柳枝绽出嫩绿细叶的時候,我便经常想起父亲。恍惚中,父亲宽阔的前额在春阳下闪着光,眼里含着我无比熟悉的慈祥微笑。
多年之前的一个春天,父亲因心脏病去世。骨灰在火葬场存放了三年之后,按照父亲生前的遗愿,母亲提议将骨灰埋在公园的树下。我和妹妹通过了这个决议,因为父亲一生甘于奉献,生前不愿给别人带来负担,身后更不会愿意与活人争地。
于是,每年四月里的一天,我都会来到父亲最喜欢散步的树林,寻找那棵馒头柳,带去一瓶水浇在树下,表达深切的爱与追思――因为我知道,父亲的身体已经溶入了这棵正当青春的绿树。墓碑,上面刻录着死者的姓名,这便是“文明”人类最流行的安息之所。据说,由于需求巨大,墓地的价格已经超过民居的价格,令家人不堪重负。那些本该由草木和庄稼覆盖的土地却被一孔孔白色的水泥陵墓所代替。白花花的墓地,就这样吞噬了不知多少座绿色的山丘。这些被人类变成水泥和石碑的土地,从此不能再种植庄稼,甚至不能再长一棵草。
按照生态学的规律,组成生命的元素取之于大自然,又重返大自然。秋叶枯去,化做春泥;草虫亡去,化做土灰;循环往复,生生不息。人类也是自然之子,生存一天,便要向大自然索取一天,给生态系统增添沉重的负担。生命终结之后,人的躯体本该回归自然,融入草木,化做鸟虫,为新生命的繁荣奉献自己生命的所余。如今,人们故去之后仍要占据宝贵的生存空间,与后人争夺资源,这既不利人,也不利己。每年的祭祀活动,还要烧掉大量纸张,毁灭大片树木,产生数量惊人的二氧化碳,甚至带来山火灾难。生命科学早已阐明了新陈代谢的机制,为什么人类还是不能正视自己的身后事?
如果今后,人们都将自己故去的亲友葬在树林中、花园里,而不是让他们孤独地长眠在水泥墓基之下。每当春回大地的时候,在逝者埋骨之处,便有烂漫的鲜花盛开,有挺拔的绿树生长,有青青的果实孕育于枝头。前来探望的生者,不是为一个人的逝去而悲叹,而是为生命的永存而欣慰,这也许才是我们最美好、最自然的归宿。(来源:生命时报)
小编的话:
地球孕育了生命,而生命的宝贵之处在于有且仅有一次。让我们在有生之年善待地球,百年之后也能回归自然,安息。
每年的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这是一个专为世界环境保护而设立的节日,动员民众通过绿色低碳生活,改善地球的整体环境。
如今,“地球日”庆祝活动已发展至全球192个国家,每年有超过10亿人参与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