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艳
李承全,1944年生,2000年贵州省劳模。1969年响应党的支援三线建设的号召,25岁的李承全毅然从天津不远万里来到了贵州水城钢铁厂,从此开始了他长达35年的奋斗生涯。回想当年的峥嵘岁月,74岁的李承全那饱经风霜的脸上扬起了微笑,有些回忆虽然经历了岁月的洗礼,但真切的感受没有磨灭,那些难忘的时光还恍如昨日,重温之时百感交集,深情依旧。
脚踏荒山,身居油毡席棚,吃的是包谷杂粮,干的是重活、累活。加上气候恶劣,经常阴雨连绵,泥浆满地。在生活条件十分艰苦的情况下,为了争时间、抢速度,早日出铁,工人们发扬艰苦奋斗,连续作战的精神,工作不计时间,不讲条件,不辞劳苦,经常守山餐,伴山眠,人抬、户扛、手拉、身顶,战胜了重重困难,硬是在1970年建国21周年国庆的日子里,一号高炉建成投产,在贵州高原上流出了第一炉铁水。这是李承全那一代水钢建设者艰苦奋斗的真实写照。
“我是学技术出身的,当时我就想到生产一线去,用技术为国家做点贡献。三线建设是我最宝贵的岁月中最珍贵的记忆。”4月15日,记者在贵阳市宅吉小区首钢水钢离退休服务中心贵阳服务站见到了李承全,和他一起回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1969年,为响应党的支援三线建设的号召,天津市电力中等专科学校毕业,时任水电部列车电业局技术员25岁的李承全,怀着一颗为国效力的赤子之心只身来到贵州六盘水,青春的脸上洋溢着时代的激情。
“来之前已经预料到了条件的艰苦,但比起国家需要,眼前的这一点点苦又算得了什么?”李承全回忆道。
“守山餐,伴山眠,风梳头,汗洗脸。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没有澡堂,就在河沟里洗洗抹抹。没有星期天,没有加班费,没有工程界限,抬设备,卸车皮,什么都干。没一个叫苦退让,没一个计较埋怨。”在荒寂的山野里,工棚遍地,人潮如流,机器轰鸣,奏响了开发建设的畅想曲。
“支援三线要大干”“艰苦奋斗要产量”等口号振奋人心。李承全勤勤恳恳、干劲十足。“当时工作设备很落后,各种物资都十分匮乏,设备事故多发,为此工人们非常辛苦。”三更半夜搶修设备,两天两夜只吃馒头、喝水,这样的事已成常态。“工作环境恶劣,粉尘很大,经常造成鼓风机风道堵塞,送不了风,高炉无法生产,就什么也干不成。抢修设备时,汽轮鼓风机停了,汽轮机温度都还有400来度呢!”回想起那些年的艰苦岁月,李承全不禁感慨:“有时为解决一个技术问题,能够几天几夜吃住在机房,刻苦钻研,忘我工作。钢铁工业是高温,高危险的作业,经验,知识,技术都很重要。但这些对于技术工作者来说,既是压力也是动力,我们必须掌握过硬本领,更加精益求精,尽忠职守。”
脏活累活冲在前,各项工作走在前。李承全先后在水钢动力厂历任汽机车间技术员、机动科副科长、科长、抢修车间主任、副厂长、厂长。他总说,“共产党员就意味着奉献。”尽管时间都已过去几十年了,他对那段峥嵘岁月的记忆依然十分深刻。
水城钢铁厂,这颗云贵高原上的钢铁明珠,正是千千万万名像李承全一样默默奉献的水钢人用汗水和智慧所结成的。可以说,广大三线建设者在物资匮乏的特殊年代,创造了人间奇迹。
李承全,还有无数像他这样默默奉献的劳动者,正是奋斗贵州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