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学习真正发生

2019-07-08 03:48陆丽娜
小学教学研究 2019年5期
关键词:状态内容策略

陆丽娜

【摘要】任何形式的学习都包含三个基本要素——状态、策略和内容。语文教学必须关注学生的“学”,教学流程应该成为语文学习活动充分展开的过程:基于学生原点,启动“状态”;基于学生困境,运用“策略”;基于学生远点,建构“内容”,学生就能集中精力学习,真正的学习就会发生。

【关键词】学习发生 状态 策略 内容

《学习的革命》指出,学习之“门”必须打开,否则真正的学习无法发生。詹森提出“任何形式的学习,都包含三个基本要素——状态、策略和内容”。“状态”,就是要创造出学习的适当的精神状态,即对自己的学习内容有着强烈的热情与渴望,要保持一种近似疯狂的执着去学习,只有这样才会发掘出潜存于自身的巨大能量;“策略”,代表授课风格和方式;“内容”,就是主题,在每个好的课程中,必须拥有这三者。要让语文学习发生,我们就必须关注学生学习的“状态”“策略”和“内容”。

一、基于学生原点,启动“状态”

语文课程标准立足于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为他们提供学习的内容、学习的方法等。翻阅一到六年级的语文教材,入选课文内容丰富,有英雄人物故事,励志、感人;有山川自然风光,秀美、奇丽;有童话寓言故事,生动、有趣……这些课文在不同的年级,所采用的语言是逐渐成熟、理性和深奥的。为了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就要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饱含不同的情感,或生动、或悲伤、或诙谐,入情入境地导入与描述,或是创设一定的情境激发学生求知的渴望,引发学生情感的共鸣,使整个课堂充满和谐。以六年级的《麋鹿》为例:

【教学片段1】

1.同学们,现在请大家快速浏览文章第2~4自然段,看看作者是怎样描绘麋鹿的外形的。边读边想象麋鹿的样子。要注意不动笔墨不读书,在书上画一画关键句,圈一圈关键词。

2.读了课文,你觉得麋鹿的外形怎么样?文中有个词(奇特)。

3.老师这儿有一头鹿,你们看,这是麋鹿吗?先别急着下定论,好好看看这头鹿,再好好读读课文,从文中找理由来证明你的判断是对的。待会儿陈述理由的时候要求语言简洁,叙述清晰、有条理。(回答要求:图片上的鹿……麋鹿……所以……)

……

小結:同学们,作者抓住了麋鹿最具特点的部位准确、有序地来介绍,让我们一下子就了解了麋鹿奇特的外形。下面,我们就来看看真正的麋鹿(出示图片)。

解说:中华神兽麋鹿正向我们款款走来,麋鹿最吸引人的就是它的角。角型独特,角尖朝向后方,雄鹿有角,雌鹿没有。麋鹿的角生长很慢,雄鹿两岁开始长角,6岁才发育完全。所以麋鹿的角特别珍贵。当然,麋鹿独特的地方还远不止这些。

《麋鹿》是一篇说明文,介绍了我国珍稀动物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和传奇经历,体现了国家对保护野生动物的高度重视。这样的课文,如果一味地由教师讲授,将会枯燥无味,只有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学生才会真正走进课文,感受说明方法。基于这种学习发生的原点,教师采用与一张鹿的图片对比的方式,仿佛把学生带入了一起来找碴的游戏,立马点燃了学生学习的情绪。学生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就迅速进入文本,认真阅读课文,因此交流的时候能找到关键句子,把握住麋鹿的外形特点。“状态”一旦启动,真正的学习就发生了。

临近课堂尾声,“状态”依然存在,教师创设情境,当一回导游介绍麋鹿,激发了学生的职业模仿兴趣,带着这种热情,学生再一次利用课文语句介绍,深刻理解了课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个需要被点燃的火把。”这就意味着教师在教学时要基于学生原点,创设情境,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激发求知欲,从而脱离硬性灌输。

二、基于学生困境,运用“策略”

“学校应该教什么,最重要的应当是两个‘科目:学习怎样学习和学习怎样思考。”这就意味着,我们的教学关键是要授人以渔,要重视学生的困境在哪里,然后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最终目标是学生能够自己通过实现学习方法的转化来解决未知问题,也就是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比如:语文这门课程,朗读是阅读的起点,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技能,也是传递情感的方式。学生朗读能力提升的关键是对朗读技巧和朗读策略的精准掌握。以六年级的课文《安塞腰鼓》为例:

抓“易读”,领会“动静结合”的构思之妙

1.相信大家都读过了课文。你觉得你读好了吗?打开课文,浏览一下,哪些地方最容易读好?哪些地方难读?

2.咱们先从最容易读的开始。

(1)第18~20自然段,为什么?(出示)

这里讲的是击鼓后,鼓声停下来了。作者用了3个自然段的文字让其舒缓下来。我们欢迎他读一读。

他读得怎样?相机指导,示范、齐读。

(2)第1~4自然段(出示)

还有哪些段落也写的静?写的是什么?(击鼓前)你是不是也能读好?指名读。

3.你发现作者的构思了吗?(静—动—静)

抓“难读”,体会“反复”的表达功效

1.哪些地方你觉得最难读呢?交流。为什么?

2.文中有句话:“好一个安塞腰鼓!”你能读好吗?谁来试试?你觉得该怎么读?齐读。我们在朗读中体会到作者的感情是越来越强烈,这四个“好一个”把文章一层一层推向高潮。这四个“好一个”是一种什么修辞手法?(板书:反复)有什么作用?看来真正要读好,要探究作者为什么反复写这一句。

3.这句话是在赞叹安塞腰鼓,赞叹的内容一样吗?快速浏览课文的第6~16自然段,说一说每一次“好一个安塞腰鼓”都在赞叹什么。

相机板书:舞蹈场面 隆隆鼓声 黄土后生  变幻舞姿

4.逐个读这四个层面,感受每次的赞叹有什么不同?(视觉—听觉—内心 物—人—神的不断推进)

《安塞腰鼓》是一篇比较难理解的散文,地域原因,学生无法体会安塞腰鼓的艺术震撼。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教师在本课的教学中,尤其注意向学生传授朗读策略,以读促悟。比较巧妙的是,教师先让学生找出本课容易读的段落,体会文章构思,再联系课文反复读难理解的句子,尤其是对贯穿全文主线的——“好一个安塞腰鼓”进行一次又一次的朗读,一次又一次拥抱文本语言,体会腰鼓的壮阔雄浑,体会陕北人民的粗犷豪迈,体会作者的感情愈发强烈,同时还了解了写作手法。学生朗读一次比一次入情入境,读完,配合评价,促进了学生朗读能力的提升。課后甚至还有学生说“我都读出一身汗来了”,再次证明,教师的朗读策略有效、指导充分,学生完全走进了作者的情感世界,更好地理解了课文内容。

三、基于学生原点,建构“内容”

学习离不开学习内容,在学生没有学习方向、只会死记硬背、孤立理解的时候,教师应该指明方向。这个方向是学生将会获得系统、整体的知识,会有自己的发现,会归纳整理,从而建构、组合自己的知识体系。思维的深度如果能逐渐展开深入,学生的思维能力也会逐步得到提升。以《给家乡孩子的信》为例:

1.首先请学生们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说一说对“羡慕”这个词语的理解。

2.在文中找一找“羡慕”一词,读文中含“羡慕”的语句。

3.巴金先生羡慕孩子们什么?在文中勾画,先动笔后汇报(巴金先生对孩子们的喜爱,希望自己也能够像孩子们一样。因为巴金先生的时间不多了,已经坐在了轮椅上,才更加渴望孩子们能够拥有的宝贵时间与美好事物。)

4.其实这种“羡慕”是巴金爷爷最真实的情感,他一生都珍惜时间,热爱着生活。你从文中哪些地方感受到这一点呢?(学生自主阅读全文,整体把握)

《给家乡孩子的信》是作家巴金写给家乡孩子的信,这封信感情真挚,表达了作家巴金对家乡孩子的关心和喜爱。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巴金的这份感情,教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对“羡慕”的理解,这是第一个台阶;从文中找“羡慕”,想想“羡慕”在文中的含义是第二个台阶;而巴金“羡慕”孩子们什么是第三个台阶;最后理解“羡慕”是内心,更是行动,这是第四个台阶。这样一个逐步递进的过程,将对词语的理解深化为对巴金情感的体会,最后带着这种理解,通过朗读表达出来。这样让学生一步步思考,词语就不仅仅停留在其意思层面,词语与文章融会贯通,一旦学习从原点出发,就便于学生建构整合学习“内容”。

学生真正的学习发生首先要重视学生状态,其次是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学策略,最后是学生需要学什么,老师教什么。一旦准确把握这三点,学生就能集中精力学习,真正的学习就会发生。

猜你喜欢
状态内容策略
智珠二则
Passage Four
“牛顿第一定律”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