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结构经济学视角下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研究

2019-07-08 05:33赵又萱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9年14期
关键词:县域经济产业结构

赵又萱

[提要] 在新结构经济学观点下,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应该由当地的要素禀赋决定。本文以河南省西峡县为例,通过对该县要素禀赋结构、产业结构的分析,针对其经济转型所面临的问题,探讨县域经济转型路径。提出要重视禀赋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对称关系,通过强化政府作用,以改善要素禀赋,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关键词:新结构经济;县域经济;要素禀赋;产业结构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9年4月9日

一、引言

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缩小区域经济差距,促进协调发展是当前面临的重要任务。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中具有综合性和区域性特征的基本单元,研究其要素禀赋,推动县域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对于从根本上消除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矛盾具有重要意义。

从新结构经济学看,县域经济的产业布局、产业结构的选择与调整升级以及特色经济的发展必须根据县域内相应的要素禀赋特点来进行决策。找准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的路径,必须分析该地区的要素禀赋结构,并着眼于要素禀赋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内在逻辑关联,发挥政府推动与支撑重要作用,扬长避短,助力县域经济发展。

河南省西峡县是近年来县域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其要素禀赋也具有较强的代表性。本文以西峡县为样本,通过对西峡县的禀赋结构分析,进一步探讨县域经济转型发展的新路径。

二、西峡县要素禀赋结构

(一)自然资源。西峡县位于河南省西南部。北部是海拔高、坡度大的中低山地,南部是谷地,两侧是起伏大的低山丘岭。境内500余条大小河流呈羽状分布于崇山峻岭之中。属于暖温带的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光照较为充足。复杂独特的地形、优越的水文特点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孕育了独特而丰富的自然资源。为第一产业尤其是特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一是“菌、果、药”特色优势,促进了农业GDP的连续增长。西峡县已成长为中国重要的香菇生产基地。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1/10,境内双龙镇香菇市场是全国最大的香菇市场和产品信息、价格形成中心,年交易额约10亿元。盛产的天然中药材有1,328种、279科,其中纳入药典目录的名贵中药材l50多种。山茱萸产量占全国的70%,获中国地理标志产品认证,是国家林业局命名的“中国名优特经济林——山茱萸之乡”。二是充足的矿产资源,促进了工业及建筑业稳步发展。该县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有开采价值的矿藏5类、38种,开发前景广阔。除优质金属矿产磁铁、铬铁、铜、铅、金、银等;也有非常丰富的非金属及耐火材料、建筑材料、化工原料、特种非金属工艺材料等。

(二)人力资源。该县较高的城镇化率和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高中以上教育普及率,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重要的人力禀赋。截至2018年年末,全县总人口为43.9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为20.54万人,城镇化率达到46.78%;乡村人口为23.37万人。该县对教育重视程度较高,每十万人口中小学平均在校生数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中学占比超过全国水平接近20%,而在小学阶段则显得格外突出,占比水平超过全国水平约30%,受教育程度较为广泛。

(三)资本资源。近年来,全县经济增长较快。GDP从2006年的65.5亿元人民币至2017年达到254.6亿元人民币。其中,2017年增长8.9%,分别比全省、全市和县定目标高1.1、2.4、0.4个百分点。人均GDP从 2013年至2015年增长近10,000元,增长速度较快。GDP的稳步增长为充分利用和改善禀赋结构提供了资本支撑和发展基础。

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也呈快速增长态势。从2013年的76.1亿元增长至2016年的120.8亿元,3年间增长速度接近一倍。同时,2007年以来县储蓄存款余额与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的差额呈波动变化趋势,2007~2009年、2012年、2016年以来差额均大于0,其他年份则小于,据此可以说明西峡县的金融资源还未得到充分利用。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是资本积累的一个重要来源。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不断增长,为产业结构的优化提供了动力。

三、产业结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近年来该县一二三产业结构不断得到优化,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占比有所回落,第三产业飞速上升。2018上半年,第一產业和第二产业占比分别达到7.70%和59.90%,第三产业占比达到32.40%。第二产业对带动西峡县经济增长仍具关键作用,同时,第三产业也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

1、“菌、果、药”特色产业稳步发展。以香菇为主导的食用菌产业发展迅速,是全国十大商品香菇基地县。以山茱萸、天麻为主导的中药材产业日益凸显。以猕猴桃为主导的林果产业举足轻重。“菌、果、药”三大产业发展已经成为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

2、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初步形成产业集群。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7.4亿元,增长11%,分别比全省、全市和县定目标高3个、5.2个、0.5个百分点。并形成了以“宛药、西保、龙成三大集团”为龙头的四大优势产业群体:中药制药产业群、炼钢及炼钢辅助材料产业群、农副产品加工产业群、汽车配件铸造产业群。产业集群间相互协调配合,延长产业链条的同时,提高产值数额,拓宽市场占有率,并将产品出口至其他国家和地区。

3、以特色乡村旅游业为带动,第三产业发展迅速。近年来,该县利用旅游资源,大力发展乡村特色旅游,以此带动服务业、文化产业发展。2017年,全县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80.7亿元,增长9%;第三产业增加值对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为28.8%,拉动生产总值增长2.6个百分点。全县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7.4亿元,同比增长7.7%。值得一提的是,该县太平镇特色小镇在发展支柱产业、小镇配套设施建设、培育文化教育、小镇服务功能、工作体制机制等五个方面成效显著。

(二)存在的问题

1、第一产业构成尚处于简单、发展不充分阶段。虽然自然资源有利于第一产业发展,但对比近几年的产业结构分布,西峡县第一产业仍处于较为劣势的地位。直到2018年上半年,第一产业占比仅有12%左右。一是粮食生产仍为劳动密集型,增中有忧。产量的大小与天气,降水量等自然因素密切相关。各类型作物产量增减不一,年份不同产量不稳。二是以禀赋优势发展的三大特色产业生产方式单一。“菌、果、药”发展模式仍为传统种植模式,有机种植和规模化、产业化不足。(图1)

图1 2010~2016 年西峡县粮食总产量统计图

2、工業转型升级亟须做强。中药制药产业虽与第一产业相辅相成,但其产品较为单一,并未形成全面发展的中药制药,且其中药产业链利润单薄,多为中医药材初级产品。

3、以旅游业为主导的第三产业亟须增效。由于西峡县是典型的工业主导型经济,导致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较低,西峡县工业形势较好,第二产业增速高于第三产业,更是对提升第三产业比重带来了不利影响。特色小镇及其他生态旅游服务的品牌度发展还存在较大的上升空间,品牌知名度不够响亮;特色小镇的旅游一体化服务还不完善,农家乐与生态旅游的融合还不紧密;旅游业的带动作用还不明显等。

四、分析与讨论

新结构经济学强调经济主体与经济客体的对称,二者的对称关系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寻求经济发展的转型升级,必须正确认识要素禀赋和产业结构的关系,依靠、改善禀赋结构,充分发挥政府的干预作用,促进经济结构优化,提升产业发展质量。

(一)分析

1、西峡县的经济转型发展得益于重视要素禀赋对产业结构的决定因素,并顺势而为,积极干预。该县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根本上是该县依托要素禀赋,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综合采用资金、政策、人员等手段进行积极干预的结果。第一产业上,充分利用资源禀赋优势,发展“菌、果、药”等绿色农业,实现了农业生产内部的结构调整;第二产业上,不断地进行产业升级,将工业化生产与特色农业相结合,促进其经济的发展,并为当地发展高效的农业提供资本支持,形成产销一体化规模,在延长产业链的同时拉高产业附加值,使得工业进入到低排放、高性能阶段;第三产业上,利用旅游资源特点,其特色旅游景区与特色小镇的结合,形成了西峡县旅游产业一大新型亮点。

2、当前其产业转型存在的结构性问题,主要还是对要素禀赋利用、完善的不充分、不平衡造成的。西峡县在要素禀赋上的劣势,要通过创新驱动来消除。目前,该县仍处于中等经济发展阶段,要想促进经济的转型发展及产业结构的优化,政府就必须要继续担起责任,在解决要素禀赋利用、完善短板上寻求突破。

(二)转型路径讨论。新结构经济学强调“产业结构的升级要求要素禀赋结构的升级和新技术的引进”,因此应当根据特定的禀赋结构所决定的比较优势发展产业,政府既不应违背禀赋特征所决定的经济比较优势,同时也不能“无为而治”、放任自流,而是应该看到要素禀赋和比较优势,在此基础上确定发展路径。

1、要充分认识要素禀赋的优势。(1)从第一产业转型看,西峡县南部为谷地,可耕地面积广袤,利于发展大规模的现代化农业;而且劳动力充足,传统农业种植经验丰富,且其在气候、降水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具备向以科技创新为主导的专业化农业生产条件;同时,金融服务行业运行态势较为平稳,具有发展资本密集型农业的先决条件。(2)从第二产业转型看。首先,西峡县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为第二产业的深加工及科技创新提供重要战略支持,为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最根本的支撑。在中药制药方面,西峡县中药材产量巨大,与中药制药产业相辅相成;其次,西峡县固定投资规模呈稳步上升态势。截至2017年,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已达321.6亿元,为第二产业的转型升级、科研创新提供资金支持。最后,西峡县交通较为发达,为西峡县的产品输出及厂区建设等提供极大的便利。(3)从第三产业转型看,在特色小镇旅游极具优势。西峡县特色小镇旅游虽起步晚,但禀赋资源极其丰富,充分利用禀赋资源以持续推进西峡县的第三产业发展。同时,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较快,已成为区域重要交通枢纽,为其建设现代化的物流运输体系带来极大便利;金融机构存贷业务持续扩大,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同样呈平稳上涨趋势,也为第三产业提供资本支持。

2、政府在强化要素禀赋优势的作用。首先,要进一步提升“药、果、菌”特色农业。通过“互联网+”,推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应用,提升预测和抗风险能力。制定品牌战略规划,形成特色品牌与独特产业链融合发展。加大对休闲农业的扶持力度,发展创意农业。其次,立足“工业强县”战略。以三大龙头企业为主形成的四大产业集群区为抓手,深入开展各区域密切协同合作,将工业生产所需资源发挥到极致。最后,提升全域旅游水平。在完善全域旅游发展基础设施基础之上,发展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业,努力营造搭建适合特色农产品、旅游线路、旅游景点的电商发展平台,实现“景区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

3、以创新驱动削减禀赋劣势。大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壮大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新兴产业,培育新动力、打造新引擎,实现工业转型升级、健康发展。以集群化、循环化、外向化为方向,推动工业由内向型向外向型、产品型向产业型、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加快推进交通便利化向纵深发展,完善快速通道网,提升交通便捷程度。加大招商引资,发展商贸物流业。强化调控作用,着力改善消费环境,完善促进消费政策来发展服务行业与特色文化产业。

五、结论

在新结构经济学视角下,一个经济体的禀赋,即自然资源、劳动力、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的相对丰裕程度,随发展水平不同而不同,该经济体的最优产业结构也会随发展水平不同而不同。因此,每个特定的产业结构都要求与之相适应的禀赋结构配合来推动经济发展。

要主动认识县域经济中要素禀赋对经济结构转型的影响。摸清自身的禀赋结构,通过优劣势分析,寻找符合自身县域情况的发展方向。基于要素禀赋确立比较优势,基于比较优势确立产业结构和发展战略。

政府在县域经济转型发展中要发挥关键作用。要在顺应要素禀赋比较优势的基础上,突出特色产业并有效地激励符合比较优势的产业,同时通过创新驱动,规避削减禀赋结构中居于劣势地位的要素。

主要参考文献:

[1]数据来源于西峡县政府网[EB/OL].http://www.xixia.gov.cn.

[2]余永定.发展经济学的重构——评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J].经济学(季刊),2013(3).

[3]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重构发展经济学的框架[J].经济学(季刊),2010(1).

[4]新常态下政府如何推动转型升级——从新结构经济学视角看[N].人民日报,2015.5(7).

[5]贺鹏飞,杜锦,邱小亮.西峡县产业集聚区主导产业选择与空间布局研究[J].山西建筑,2016.42(2).

[6]李强.用改革创新精神推进特色小镇建设[J].今日浙江,2015(13).

[7]吕风勇,邹琳华.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报告(2016)[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16.

猜你喜欢
县域经济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变迁影响因素的统计考察
基于产业结构对接的人力资源培养实践与思考——以湖南省为例
新常态下县域经济发展问题与对策
建筑业产业结构研究综述
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变动、技术进步与碳排放
中国解决产业结构问题从淘汰落后产能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