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箱庭疗法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寝室关系的干预研究

2019-07-07 13:54贾志平吕冬娜
科技资讯 2019年11期

贾志平 吕冬娜

摘  要:该研究探讨团体箱庭疗法对大学生寝室关系的干预过程及效果。研究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筛选研究对象;运用团体箱庭治疗方法对所选取的寝室成员进行实验干预。实验结果表明:团体箱庭治疗方法对大学生寝室关系有良好的干预效果,团体箱庭疗法是一种较为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和尝试。

关键词:团体箱庭疗法  寝室关系  干预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04(b)-0174-03

近年来,大学生寝室关系不和谐成为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寝室是学校组织的一个基础单位,是学生主要的交际圈,寝室的人际关系出现问题,会对整个寝室成员产生诸多方面的影响,因此运用箱庭疗法探究高职大学生寝室关系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箱庭疗法,也称心理沙盘游戏,是指在心理咨询师的陪伴下,来访者按照一定的游戏顺序和规则从沙具架上自由挑选沙具,在装有细沙的沙箱里进行自由表现与创作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

目前,团体心理沙盘游戏疗法已广泛应用于高校心理辅导。学者们在大学生人际交往方面也展开了一系列的实践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成果。比如,孙小玉的研究表明,如果全体寝室成员每周能参与箱庭制作一次,那么寝室成员之间的人际关系就越来越和谐 。刘璇、刘娜等人的研究发现,团体心理沙盘游戏疗法在缓解大学生的社交焦虑和人际关系问题上能起到非常有效的缓解作用。陈宝佳、许爱华等人的研究发现,将团体心理沙盘游戏疗法与个体的认知引导相结合,会大大提高大学生寝室关系的和谐发展。

1  研究过程

1.1 研究对象及工具

被试为某高职院校一寝室4位大学生,平均年龄19岁,母语为漢语,未参加类似测验,不知此测验的目的。研究工具为沙箱、沙具、团体箱庭记录表、相机、团体箱庭讨论过程记录表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

1.2 干预过程

研究之前,运用症状自评量表对4名寝室成员进行前测,之后运用箱庭制作对被试进行寝室关系的干预,与被试约定每周参加1次团体箱庭制作,一共8次,每次制作6~7轮,明确团体箱庭制作规则。每次箱庭制作结束后,成员之间分享彼此摆放玩具的意图和感受,并进行讨论,最后共同为箱庭作品命名,研究者在旁边陪同并记录其讨论内容和过程。当8次箱庭制作结束后,间隔一个月对6名被试进行回访。

2  箱庭作品特征分析

2.1 “各自为政”、冲突阶段

这个阶段主要表现在初期前3次箱庭制作中,出现了两种比较明显的情况。一是寝室团体成员各占各的领地,相互之间没有交叉,虽然在同一个沙箱里进行摆放,但从箱庭作品中能够深深地感受到成员摆放沙具区域界限分明,每个人都在用心经营自己的小天地,这样的特点主要表现在第一次的作品中(见图1)。而且,讨论过程中有其中一名成员明确表示“不希望别人闯进自己家”,在他们的作品和交流中能明显地感受到彼此的距离与界限,自己不想干涉别人的世界,更不希望别人来打扰自己的世界。另一种情况是玩具多而杂乱,主题分散,成员们想用尽可能多的玩具来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第二次的作品中这样的特征比较明显(见图2),成员之一使用了沙箱中间的一大部分来摆放了大量的建筑和人物,并且是没有规则的摆放,她想表现的是一种浮躁的社会状态;成员之二在左上和中上部分摆放了很多世界著名的建筑物,这是她想要去的地方;成员之三在左下角部分制作出她古代的生活,摆放了很多的人物;成员之四更是用大量的植物来表现一个可以让自己放松身心的湖光山色。可以看出她们的主题是多么分散,甚至冲突,可以说彼此完全不相关。

2.2 反思与磨合阶段

在经过前几次的尴尬之后,团体成员开始渐渐进行反思,箱庭制作时会变得特别谨慎,会考虑到自己的摆放与其他成员的是否相协调,与整体风格是否搭调,会思考自己的某些作业会不会影响他人;团体成员还会因为配合别人而摆放某些玩具,这些特征主要表现在第4~6次,第四次作品中(见图3),某一成员因为觉得自己的房子和整体内容不搭调,而想把房子拿走,但因为不能拿走已摆放的玩具,就只能把它拿远一些。第五次制作中有一成员因为觉得自己挖的河可能会挡了别人的道而调整了河流的方向(见图4)。在这个阶段中,团体成员在分享作品时会开诚布公地谈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偶尔她们之间还会有争论,但是在此过程中,成员们发现以前的很多冲突是由于彼此的误解和自己想当然的假设引起的。在这个阶段里,仍然还有成员经营着自己的“小天地”,但与此同时他们也在努力使大家联系在一起,有人会大胆地将自己的东西放到别人的“地盘”,还有的会用桥和公路将看似分割的部分连起来。总之,此时的成员在制作时是处于一种既想表现自己又想顾及到他人的挣扎、磨合的状态。

2.3 共感、整合阶段

经过前两个阶段的磨合与沟通,团体成员逐渐产生了默契,能够朝着一个共同的方向和主题摆放玩具,大家能够比较自然流畅地顺应着前面的人摆的玩具而继续,整个箱庭作品是和谐统一的。例如第七次的作品“江南水乡”中(见图5),各位成员就非常流畅地制作了一幅这样的场景:第一个人先摆放了一个小亭子,第二个人就随她摆放了一艘古船,第三个人看到既然有了亭子和船,索性就左右方向挖出一条大河,之后每个人的作业就基本都是配合着这条大河在进行,包括泛舟人、农田、小平房、小溪等。唯一一处有异议的地方是某位成员在河中放了3艘帆船,但最后一名成员在做调整的时候把它们移动到了河岸上,她认为河里不应该有帆船,可又不能把它们放回玩具架,就只能放在岸上当作是废弃的船。但最后从整体看,成员们表示对作品比较满意,感受性很好,比以前的作品感觉更舒服了。而最后一次的作品也就是第八次,团体成员制作起来则更加有默契,她们不约而同地都在制作同一个主题的内容,虽然是不同的故事,但他们彼此支持彼此补充,让整个作品融合为一体,最终呈现了一幅童话故事的世界。在此阶段里,团体箱庭作品主题明确、流畅整合,成员们形成了比较高的默契程度和配合程度,成员之间能够彼此理解、接纳、支持和包容,团体的融合达到“自然”的状态,作品也像出自一人之手。

3  结论与反思

箱庭疗法是一种心理游戏,对团体成员有着一定的吸引力,所以运用心理沙盘游戏疗法能够促使整个寝室成员消除戒备和阻抗心理,极大地提高了心理咨询效果。当大学生的寝室人际矛盾时,彼此不愿当面表达不满或愤怒的情绪,而团体箱庭疗法恰好让人处于前意识或潜意识状态,这种状态更有利于他们表达情感或情绪。在团体箱庭疗法中,团体成员都要对自己每一次所摆的沙具做出相应的解释,这就是团体成员内部之间的一种变相的沟通交流,从而增进和加深彼此之间的了解,增进情感的连接,可以消除很多在现实的生活中因沟通不良而产生的误会或隔膜,从而达到无为而治的目的。这就是团体箱庭疗法在大学生寝室关系问题中的适宜性。

该研究初步探索或尝试运用团体箱庭疗法对高职大学生寝室关系的进行干预研究。有以下几点反思:第一,选取被试方法缺乏有效的测量工具,并且被试样本较小,在以后的研究者应扩大样本范围进行进一步探索。第二,干预结果的评定方面缺乏更加合理有效的测量工具。第三,对箱庭作品的定量、定性分析仍需进一步科学化。第四,在团体箱庭疗法过程中是否对某些团体成员应结合个体咨询、如何在团体箱庭之后进行追踪调查等问题还需进一步研究讨论。

参考文献

[1] 陈宝佳,许爱华,刘志宏.团体箱庭疗法在解决大学生寝室问题中的应用[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0):885-888.

[2] 孙小玉.箱庭疗法对寝室人际关系的影响[J].时代教育,2013(7):1-3,221.

[3 张日昇.箱庭疗法[J].心理科学,1998(6):544-547.

[4] 刘璇,陈晓美.团体箱庭疗法对缓解大学新生社交焦虑的干预效果[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15(4):579-580.

①基金项目:本文为河北省教育厅课题《团体心理沙盘游戏疗法对高职大学生寝室关系的干预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SQ181046)。

作者简介:贾志平(1979,1—),女,汉族,河北崇礼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

吕冬娜(1981,3—),女,汉族,辽宁营口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