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1杯亏2杯”“18个月‘烧掉22亿元人民币”“平均每天亏损近400万元人民币”……瑞幸咖啡招股书上夸张的赤字再一次成为媒体舆论冷嘲热讽的焦点。从2018年1月1日试营业至今,瑞幸咖啡靠“烧钱”的“暴力美学”迅速崛起,一跃刷新了企业从成立到IPO的极限。
4月23日凌晨,瑞幸咖啡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了IPO(首次公開招股)申请文件。这份IPO招股书显示,瑞幸咖啡计划在纳斯达克全球精选市场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为“LK”,拟最多募资1亿美元。
结果,很多投资人及市场人士被瑞幸咖啡招股书中满目疮痍的赤字惊掉了下巴。
招股书显示:瑞幸咖啡2017年亏损5 620万元人民币;2018年净亏损16.19亿元人民币,而2019年第一季度,净亏损扩大至5.51亿元人民币。那么,瑞幸咖啡大规模建店、持续发放补贴的“烧钱”模式究竟还能持续多久?这只成立一年半估值便达到10亿元人民币的“独角兽”是否真的能跑出一个新商业故事?还是只是一个寻求“接盘”的资本游戏?想要知道答案请移步本期杂志的“专栏”栏目,阅读《瑞幸咖啡,如何谱写资本故事?》一文。
如今,随着新零售理念的引入,线下渠道成为了企业的“必争之地”。除了作为咖啡企业的瑞幸咖啡在线下渠道大规模建店,手机作为硬需求产品同样需要抢占阵地,自此线下渠道铺设成为众多手机品牌相继纳入发展规划的重头戏。
曾几何时,高额的利润驱使线下经销商把更多的资源集中在了OPPO和vivo身上。不过,在2015年提出线下“千县计划”后,华为系的线下版图不断扩大,已经深深触及到了OPPO和vivo的红线。事实上,不管是经销商还是手机厂商都很清楚,线下渠道已再次成为新“战场”,但这里红利不再,只有近身肉搏,一场恶战在所难免。至于这场战事的现状、未来走向和胜负结果,在本期杂志的“江湖”栏目中,题为《线下渠道,手机厂商的新“战场”》做出了详尽分析。
当然,无论是疯狂扩张的瑞幸咖啡,还是发力线下渠道的一众手机品牌,对于它们而言,最重要的是生产出好的产品和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这才是能否取胜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