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 超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沙井镇畜牧兽医站,734000)
猪传染性胃肠炎具有发病较急,病情变化速度与传播速度较快的特征, 患病猪多具有呕吐、腹泻及脱水等症状,日龄低于10d 则具有较高的死亡率[1]。 为了深入了解猪传染性胃肠炎的中医治疗价值, 文章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40 例猪传染性胃肠炎资料,结合其整体治疗的效果展开讨论,详细资料如下。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40 例猪传染性胃肠炎资料,根据其治疗方法纳入西医组与中医组(n=20)。 两组组公牛与母牛数量占比均为10:10, 确诊为传染性胃肠炎。 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西医组肌肉注射20mg/kg 氟苯尼考,1-2mg/kg 硫酸庆大霉素,2 次/d,连续治疗5d。中医组应用乌梅散加减治疗法: 黄连、 板蓝根、乌梅、甘草各30g,熟艾15g,六神曲12g,诃子、土茯苓各10g。 烘干后加水50mL 浸泡30min。 武火煮沸文火煎煮,取汁30mL 灌服,1 剂/d,连用5d。
1.3 评价标准 在分别实施中医与西医治疗之后,比较患病猪的症状改善率。 治愈代表症状消失,饮食及运动恢复正常,停药半个月未见复发症状;好转代表症状改善,各项指标趋向于正常,停药半个月内存在复发征象;无效表示未满足上述标准(症状改善率=治愈率+好转率)[2]。
1.4 统计学处理 将spss20.0 作为数据统计软件,x2值对比计数材料之间差异,p<0.05 则包含统计学意义。
西医组症状改善率为75%,中医组症状改善率为95%,差异比较包含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西医组与中医组患病猪的症状改善率对比
猪传染性胃肠炎 (transmissible gastroenteritis of swine) 为病毒感染所造成的消化系统疾病,患病猪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呕吐、腹泻症状[3]。 常规应用广谱抗菌药物能够控制细菌,但是难以达到根治的效果。 中医治疗法则能够结合患病猪机体状态实施治疗, 以乌梅散加减汤实施症状控制,就有清热燥湿、涩肠止泻的功效。
本次数据调查结果显示,西医组症状改善率为75%,中医组症状改善率为95%。 在中医治疗的方式下,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治疗效果更加理想,能够有效改善患病猪症状,避免其症状的进一步发展。
综合上述内容,中医治疗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效果较好,能够显著改善其症状,适合于治疗猪传染性胃肠炎,建议推广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