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彦婕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做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及项目配套融资工作的通知》,其中最受关注的点就是对重大项目资本金的调整,通知称允许将专项债券作为符合条件的重大项目资本金。在这一政策利好的刺激下,当日基建、水泥板块领涨两市,水泥股经过前期大幅回调,目前主要上市公司估值仅7倍左右,具有吸引力,投资者可重点关注。
需求端:基建投资增速有望加速提升
水泥总需求受房地产和基建开发的共同影响,基建端约占水泥总需求30%-40%、房地产端约占水泥需求25%-35%,因此从基建投资及房地产投资增速可以大致预期水泥需求的变化。
从去年四季度提出“基建补短板”政策以来(见图1),基建投资增速触底回升,今年一季度基建增速延续上涨趋势,但整体回升力度并不大,1-4月全口径基建投资为3.0%。联讯证券的分析师认为基建增速反弹较弱的原因有两点:一是在对地方政府债务终身追责的压力下,地方政府主动作为的动力不足;二是过往政策不允许债务资金作为资本金,地方政府在缺钱的背景下,缺乏资本金而无法启动项目。而从此次新政力度来看,政策直接作用于基建投融资环节的关键节点,显现出政策转向的急迫性。同时,助推地方政府加杠杆盘活存量专项债,或将提高地方政府建设基础设施的积极性,基建投资增速有望加速提升。
与此同时,房地产投资增速从去年开始稳中有升,年末投资增速为9.50%。在今年—季度房地产投资增速由平稳转向增长,1-2月份增速大至11.60%,3月份、4月份小幅提升到11.90%。房地产投资增速在此期间大幅超过基建增速,下游两块需求扩张促使一季度水泥需求旺盛,水泥企业营利双收。
但短期来看,南方区域进入梅雨季节,水泥需求将逐步转入淡季;北方地区在5月末至6月下旬农忙影响下,水泥需求也逐步放缓。对于长期而言,年内基建项目对水泥需求的贡献比例将会加大,行业需求大幅下跌可能性较小。
供给端:错峰生产为主要影响因素
从供给端来看(见图2和图3),水泥及熟料的新增产能在2010年达到顶峰,之后新增产能逐渐减少。同时,水泥熟料淘汰落后产能也在2012年达到顶峰,之后也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在2015年推出“供给侧改革”,严禁水泥新增产能,并加大了水泥企业减量置换力度,使新增产能及淘汰落后产能进一步加速下行。2016-2018年水泥熟料产能维持在18亿吨左右,现阶段已逐步进入平台期,水泥熟料产能增长率已经处于历史低位,正趋近于0。
随着新增和淘汰落后产能数量的不断减少,当前影响水泥供给的因素主要是错峰限产政策,即在水泥需求相较全年需求相对较弱的期间内,各地区的水泥企业暂停生产以维持供需平衡。2014年底首次出现错峰限产政策后,当前错峰生产的范围由冬季扩展到夏季,地区由北方扩大到南方。
根据天风证券整理的多地水泥淡季错峰生产计划,截止目前,计划或已执行夏季停窑的省市包括河南除郑州部分厂家,其余6月停产1个月;山东6月共计停窑20天;河北唐山则根据三年气象规律,进行期间为4月1日至9月30日错峰生产安排,在4、8、9月份,区域内所有水泥企业轮流停产,每家企业停产时间不少于45天;山西省夏季和秋季分别错峰生產20天,错峰停产范围涉及全省;辽宁省7月底停产1个月,冬季错峰欠账企业补停15天等等。之后还将推出错峰计划的区域有珠三角(6-8月预计停产10天)、重庆(预计将停窑限产30%-40%)、宁温台(预计停产10天)等地。
可以看到,尤其是河南、山东地区今年执行夏季错峰生产力度较大,而且结合周边地区停产发挥联动效应。水泥价高的区域停窑限产表现出供给不足,从而吸引价低区域水泥流入作为补充。这样一来,既满足价高区域需求,也改善价低区域产能过剩的状况,或将盘活山西、内蒙以及辽宁原本较差的市场,使得北方地区水泥企业盈利水平整体得以改善。
可关注的上市公司
近年来,水泥行业由于大型企业持续并购,集中度不断提升,水泥熟料产能前十大企业的市场份额由2015年的52%上升至2018年的64%。除港股上市的中国建材外,A股上市公司中海螺水泥(600585)的水泥产能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公司现有熟料产能2.52亿吨,水泥产能3.53亿吨,骨料产能3870万吨,商品混凝+60万立方米,在大部分地区熟料供应处于紧平衡的背景下,高产能发挥率的海螺水泥或存在较大的价格弹性。
6月1日雄安新区启动区详规和起步区控规进入公示,新区规划有望进入实质建设的阶段,在此带动下,华北水泥需求有望持续反弹,投资者可关注冀东水泥(000401)。历时三年金隅集团和冀东水泥资产重组实施完成,合并后金隅冀东熟料产能超过1.1亿吨,水泥产能达到1.7亿吨,京津冀产能占比高达60%。公司一季度华北地区水泥产量增长48.1%,增速居六大区第二位,核心区域市场京津冀地区增长34%,华北地区龙头地位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