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与有创中心动脉压一致性研究

2019-07-06 03:04:34熊艳霞段敏朱初鳞程彦玲孙兴华尚广配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19年3期
关键词:监测仪收缩压导管

熊艳霞 段敏 朱初鳞 程彦玲 孙兴华 尚广配

中心动脉压一般指升主动脉根部的收缩压,正常生理状态下肱动脉的收缩压和脉压高于中心动脉压;但是,由于肱动脉压还受其他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并不能准确反映中心动脉压[1]。由于,中心动脉压升高的幅度与心、脑、肾等重要脏器损害的程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仅凭治疗后肱动脉收缩压下降幅度,有可能高估或低估了具有重要意义的中心动脉压下降程度。中心动脉压在降压治疗中并未引起足够重视,原因之一是中心动脉压多为有创方法测得,属于有创性检查,费用高、创伤大、不易操作,不能作为常规检查;而无创中心动脉压是无创动态血压仪通过肱动脉压转换测得,方法简单、易操作,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了可靠的诊断依据。为了验证经转换的无创中心动脉压是否与有创中心动脉压一致,我们做了以下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3年6月至2017年3月在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冠脉造影的患者66例(男49例、女17例),年龄37~78(60.54±10.32)岁,其中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53例,年龄37~78(62.89±20.55)岁;单纯冠心病13例,年龄46~72(58.63±13.95)岁。排除近期发生心肌梗死、严重心衰、严重心律失常等的患者,以及不能或不愿配合本研究的患者。

1.2 方法

1.2.1 导管法有创中心动脉压在心导管室进行测量,患者取仰卧位,采用 Seldinger’s法行右桡动脉穿刺,将导管插至升主动脉根部,导管末端经换能器外接电脑化多导生理记录仪( EP-Workmate,美国)记录压力曲线。测量前检查各管道是否连接紧密,有无漏液、漏气现象,并且严格校零。

1.2.2 无创检测法与导管法同步测量无创中心动脉压。选择美国DP5000A动态血压监测仪,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前将血压袖带紧密贴缚在被测者的左上臂,袖带的下缘应在肘弯以上2.5 cm,设置动态血压放气速度,先测试一次,直至能读出中心动脉收缩压(CSBP)、中心动脉舒张压(CDBP)、中心动脉平均动脉压(CMAP)数据为止。

1.2.3 两组测定方法同步进行当测得有创压力曲线平稳后1 min,记录中心动脉压CSBP、CDBP、CMAP,在读数的即刻暂时冻结心电生理数据记录,间隔5 min后再次测量,两次测量CSBP波动在5 mmHg以内、心率波动在10次/min以内;每次均同步启动动态血压监测仪测量中心动脉收缩压(CSBP)、中心动脉舒张压(CDBP)、中心动脉平均动脉压(CMAP)。

2结果

组内配对t检验结果表明,无创中心动脉压与有创中心动脉压的收缩压、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一致,两组间CSBP、CDBP、CMAP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无创中心动脉压与有创中心动脉压对照mmHg

CSBP:中心动脉收缩压;CDBP:中心动脉舒张压;CMAP:中心动脉平均动脉压;NCSP:无创中心动脉压;CSP:有创中心动脉压

3 结论

高血压是目前世界上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使心脑血管疾病的并发症及死亡率明显升高。如果能及早发现高血压并及时干预治疗可以延缓病情进展,并可较大程度改善预后[2],所以动脉血压的测量方法及准确性至关重要。中心动脉压能够直接反映心脏和大血管的功能[3],而目前由于测量方法不够方便,多采用肱动脉压来替代中心动脉压,但肱动脉压受性别、年龄及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因素影响,并非与中心动脉压一致,不能用于高血压疗效评价。

Wilkinson等[4]研究表明,临床上将中心动脉压作为预防和治疗心血管事件的评价标准。美国STRONG心脏研究[5]表明:中心动脉压在评价降压的疗效、预测心血管事件发生及指导临床用药等方面均优于外周血管动脉压。倪慧等[6]研究也指出中心动脉压确实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处血管内超声的指标具有很好的相关性。然而,中心动脉压多为有创方法测得,费用高、不易操作,不能作为常规检查;无创法是无创动态血压仪通过肱动脉压转换测得,方法简单、易操作。如果无创法测得的中心动脉压与有创中心动脉压一致,将会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

本研究表明,

美国DP5000A动态血压监测仪

所测得的无创中心动脉压与有创中心动脉压有高度的一致性,两组间CSBP、CDBP、C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为临床治疗高血压提供了很好的评价标准,值得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监测仪收缩压导管
清醒时不同时间血压水平预测夜间高血压的价值
新型浅水浮托导管架的应用介绍
云南化工(2021年10期)2021-12-21 07:33:40
老年人群收缩压与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预后的关系
基于STM32F207的便携式气井出砂监测仪设计
电子制作(2018年9期)2018-08-04 03:31:16
一种基于数据可视化技术的便携式物联网环境监测仪
电子制作(2018年12期)2018-08-01 00:47:46
健康年轻人收缩压高会增加动脉硬化风险
PM2.5环境监测仪设计
电子制作(2016年23期)2016-05-17 03:53:31
介绍1种PICC导管带管沐浴的方法
基于手机短信的智能交互式环境监测仪的设计与实现
改良的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评分与老年人短时收缩压变异性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