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静梅
摘 要 由于种种原因,石鼓镇的红色文化资源研究还较为粗浅,红色文化品牌基地建设也才刚刚起步,与干部教育的刚性需求相距甚远。按照课题的要求,调研组通过主体班现场教学体验、座谈、实地考察等方式,对教育基地的建设、管理和使用现状进行了集中调研。
关键词 石鼓镇;红军长征纪念馆;现场培训
地处万里长江第一湾的石鼓镇红军长征纪念馆干部教育现场培训基地,是一个集干部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民族精神培育、统战交流、游览观光于一体的综合性教育基地。2015年9月挂牌后,来基地开展“重走长征路”主题教育活动的单位和社会各界人士比比皆是,为丽江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增添了新亮点和有生力量。
1 石鼓镇红军长征纪念馆干部教育现场培训基地红色文化资源概况
红色文化作为共产党人理想信仰的土壤,其发展和传承都离不开红色教育。1936年,在红军的感召下,丽江全县有17名各族青年自愿参加了红军队伍,走上了革命的道路。这里还流传着一个又一个各族村民护送红军伤病员的感人故事,这些红色文化资源主要有两个方面:
1.1 物质类
主要包括石鼓镇红军长征纪念馆、贺龙在石鼓指挥渡江的老宅,以及分布在石鼓镇巨甸镇的五个渡口和纪念碑等。
石鼓镇距丽江古城仅53公里,历史上曾是“茶马古道”的要津和南下大理、北进藏区的交通枢纽,是“全国五百家小城镇建设试点单位”之一,也是丽江的一个红色文化旅游重镇和西部地区的经济商贸中心。这里不仅是风景如画的游览胜地,而且是历史上兵家必争要地。“石鼓”上刻着的“破雳歌”,石鼓镇的“营盘村”以及诸葛亮的“点将台”,都留下了石鼓作为战略要地的历史痕迹。石鼓的军事地位在1936年4月再次突出,中国工农红军二、六军团在贺龙、任弼时、肖克等人领导下,长征过云南、佯攻昆明、直插滇西,在石鼓一带强渡金沙江,顺利实现了北上抗日的主张,彻底打碎了国民党的围堵梦想。
红二、六军团强度金沙江的伟大壮举,使万里长江第一湾的石鼓有了红色的气质,如今,石鼓渡口已被纳入“云南省重点建设十大红色旅游风景区” 和“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并列入了国家规划重点建设范围。《云南省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结合石鼓的雄壮景观与纳西小镇风情,把石鼓渡口景区建设成为既体现红军战胜天险、军民互动,也有自然观光、民族文化与参与体验项目在内的红色旅游景区。
1.2 非物质类
石鼓镇红色文化资源较多,反映军民鱼水情谊的故事多,来石鼓参观红色遗址的游客多。当年红军所经之处,经过丽江所发生的故事都已成为宝贵的资源,为丽江留下了红色的精神财富。如何继承和发扬好红军精神,并把红色文化与大美丽江的建设紧密融合,做好弘扬红军精神、推进丽江新发展这篇大文章,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积极贡献,是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2 石鼓镇红军长征纪念馆干部教育现场培训基地建设现状
近年来,为提升干部培训质量,丽江在场馆建设、红色文化精神挖掘、资源开发、品牌打造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和周边红色文化干部教育成熟地区相比依然存在诸多差距。
2.1 红色品牌影响力初显,配套开发薄弱
丽江注重发挥红色资源的教育作用,通过免费开放红军长征过丽江纪念馆,让干部、学生、官兵、群众参观纪念馆,编写红军长征过丽江书籍等,宣傳党史军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爱国主义精神。据不完全统计,红色资源现已接待中外参观者、来纪念馆开展教育人员10多万人次,被誉为“丽江红色精神的摇篮”!但是,在红色资源的管理和作用发挥上,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
2.1.1 与丽江经济社会发展的契合度不高
丽江对如何做好红色资源与丽江发展融合这篇文章思考不深,与丽江旅游结合起来,让红色资源成为丽江旅游的独特亮丽名片,为丽江旅游发挥重要作用缺乏思路举措;发挥红色资源的教育作用不够,未把资源制作成各种可移动的宣传资料发放出去,发挥更大的教育作用。
旅游是丽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天造地设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以及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是一个极大的资源宝库。旅游的核心除了美丽的自然风光之外,还有灵魂深处对精神和文化的需求,而红色文化则是丽江旅游升级换代的核心竞争力。调研中,丽江东巴文化研究会副院长和东升说:“我们丽江的红色文旅游化目前还是一个盲点,造成红色文化旅游一片空白的客观原因,就是被良好的自然风光和民族文化抢占了风头”。而在江西、湖南、四川、贵州等地,早已将红色文化旅游发展的红红火火,成为旅游产业的主力军,干部培训的重要基地,并且产生了极大的经济效益。空白的丽江红色文化旅游与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极为不匹配。
2.1.2 政府对红色资源配套开发明显不足
石鼓红军长征纪念馆的规模、占地及其狭小,没有教室、报告厅等基础设施,与干部培训基地的要求不够匹配;在红二六军团强渡金沙江的沿岸渡口,缺乏相应的红色建筑标志或者景观建设,不能够突显红色印象;红二六军团渡江指挥部旧址建于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砖石或土木结构的旧居,因年代久远疏于管理,房屋破败,急需修缮。还有一些红色资源虽已列为保护对象,但由于资金短缺或政策处理不到位等原因,原房主依然居住在里面,日常生活都对这些红色资源造成较大破坏。对外宣传力度不够,人们不太了解这一历史;如观音峡、木家桥、帅园、红麦村等均未得到很好的宣传,与相邻的迪庆、大理、昭通扎西等红军经过地相比,差距不小。
2.2 红色文化资源挖掘,深度广度有限
近年来,丽江深入研究挖掘红色文化精神内涵,创作了一批富含红二六军团精神的书籍和电视纪录片,改进创新石鼓红军长征纪念馆宣讲、展陈方式,改善重点景区条件,每年组织开展较大规模的“重走红军路”品牌活动,让干部群众亲身体验当年红军将士的艰辛和气概,为丽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但总体来说,研究本地红色文化的人才数量较少且水平有限, 对红色文化精神挖掘的深度依然较为浅显。研究成果的展示多以出版书籍为主,缺乏现代化的推广方式;展陈的方式还比较单一,以单向的静态展示、参观为主,缺乏双向互动的体验形态;受众体验革命先烈精神的载体还显单薄,基本上是清明扫墓、党员宣誓等,缺少红色精神触及心灵的感悟方式。
2.3 认识问题是首要问题
建设石鼓镇红军长征纪念馆干部教育现场培训基地涉及精品党课、党史研究、旧址保护、旅游开发、红色文艺、老革命及其后代的联系等诸多方面,是一个浩大的工程。因此,要让鼓镇红军长征纪念馆干部教育现场培训基地助力干部教育事业,首先要解决“能不能搞红色文化基地”,“要不要搞红色文化基地”,“丽江搞红色文化基地有没有条件,有没有价值”等问题。只有认识问题解决了,认识到了位,才能确定工作方向,咬定工作目标。
3 石鼓镇红军长征纪念馆干部教育现场培训基地建设的几点构想
3.1 加大投入,重新规划,提升干部教育现场培训基地影响力
各级政府要站在全局的高度,打破市、县、镇、村各自为阵的的格局,勾勒长远的整体发展蓝图,对全市的干部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统一规划、全面提升、打包营销。
3.1.1 建设一座“红军营”
红军营是借助红军长征过丽江的历史事件,再现当年红军长征的壮举。将其打造成对干部、学生及青年一代进行革命傳统教育的强化集中训练场地。营地内设施以帐篷为主,增加“穿红军服、吃红军饭、走红军路”的体验式教学模式,体现红军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在木瓜寨渡口可以设计徒步、射击、野战等体验型项目。
3.1.2 抓好队伍建设
一是文艺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石鼓镇竹园村农民演出队、老干部红色文化演出队等民间文艺组织的建设,通过培训、排练使其承担起红色文化宣传的任务。依据红军长征过丽江的史诗,丽江红色文化研究会何维健先生已经创作出了十首组歌,红色文化表演队的老干部在北京试演成功,可以在石鼓江边进行实景演出。若能够在江湾对面的沙滩岛上建设实景演出舞台,应该最具震撼效果。二是教师队伍、研究队伍和导游队伍建设,实现以石鼓红色文化基地建设带动丽江红色旅游发展的目标。发挥党校在干部教育现场培训基地建设中的骨干作用,对石鼓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深度和广度挖掘。针对党校的主体班、各机关企事业单位、中小学生,打造一堂以红军长征过丽江为特色的红色文化精品党课。
3.1.3 要对红军过丽江遗址进行建设和修缮
安排人员对红军过丽江遗址定期进行维护,特别是对重要的红军长征过丽江纪念馆、红麦村红军墓等已建好的场所等要进一步完善,对古城贺龙指挥所(古城区公房,现出租给老板经营酒店)进行回收建设,对红军进城时的丽江各族群众欢迎地遗址--木家桥恢复重建。要精选有代表性或者具有重大意义的红色文化纳入到丽江市、各县(区)博物馆珍藏陈列内容。要把红军长征过丽江路线整理出来,开辟出来,在路线上建好相关的宣传和保障设施,以便于人们重走“红军长征路”。
3.1.4 每年四月组织开展“红色文化”宣传月活动
通过党课下农村、红歌演唱会、革命诗词朗诵、征文比赛、观看红色电影、重走红军长征路等形式,广泛进行红色文化宣传,做到红色资源家喻户晓。在石鼓沿线建设一批红军塑像,配红旗火把,形成一道亮丽的红色文化风景线。
3.2 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基地影响是保障
石鼓的红色资源不可多得、极为宝贵,保护好是政治责任,发挥好教育作用也是政治责任。能让石鼓红军长征纪念馆干部教育现场培训基地,为丽江的乡村振兴发挥积极作用更是一种政治责任。首先对基地宣传品的品种、规格、风格进行规范制作,使之成为丽江城市形象设计的一个部分。同时对石鼓干部教育基地历史、地理位置、民族文化、影响、意义等做大范围的宣传,可以做宣传单,纪念册,整理编辑书籍等。
3.3 加强对基地红色资源保护开发的组织领导
红军长征过丽江这段历史,把石鼓这块偏远的边疆土地染成了红色,成为了丽江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政府要担负起挖掘和保护红色资源的政治责任,把保护红色资源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来对待,纳入文化兴市的又一内容,把红色资源如何发挥作用作为重要任务部署,整理出完善的系统资料。要加大对基地建设的投入力度,保证有人管、有部门落实。注重在品牌规模效应上谋划红色资源的建设保护,防止零敲碎打,随心所欲不成体系。
3.4 做好基地建设与丽江发展的融合文章
红色资源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不可多得。它具有史料性教育性,特别是中外游人对长征充满好奇,都想深入的了解。石鼓山水秀丽风光旖旎,是一个集自然、人文、历史景观于一体的红色景区。可将石鼓的精品生态旅游资源与红色资源实现完美融合,打造“绿色休闲,红色教育”的红绿结合体验线路,让游客、参训学员充分领略石鼓人文与自然的双重魅力。提升石鼓的品牌质量,实现经济与政治融合双赢。
3.5 打造红色文化品牌精品
红色文化资源是丽江政治、经济建设的富矿,从事红色文化资源开发管理的相关人员,应具备一定的政治素养和研究能力。石鼓镇红军长征纪念馆干部教育现场培训基地,现有管理人员、讲解员共3 人,三人的学习能力、专业能力都偏低,这种状况需要花大力气加以改善。首先要培养专业管理人才。可以搭建各种继续教育平台,让现有管理人员、讲解员通过培训、交流等不断提高专业技术管理水平。其次要培养高水平的讲解人才。除对现有讲解员定期培训、考核外,可以把演讲比赛选拨出来的优胜者充实到红色文化基地的讲解员队伍中。还有,要注重培养一批科学研究和营销策划人才,在进一步拓展石鼓红色文化研究广度和深度的同时,以市场化的手段宣传推广红色文化,不断提升石鼓红色文化品牌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4 小结
石鼓红军长征纪念馆干部教育现场培训基地,不仅有极大的生命力,还有自然风光和其他文化不可替代,也不可比拟的优越性。红色文化是对人民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良好途径。进入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在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目标引领下,极力倡导红色文化,传播正能量,红色已经成了中华民族积极向上的文化标志。石鼓红军长征纪念馆干部教育现场培训基地的建设顺民心合党意,必将助力丽江的跨越发展。